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

小编: :admin

原文: 标题:爱莲说 作者或出处: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或注释: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 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武陵春》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渔家傲》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出师表》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隆中对》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翻译:《如梦令》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陈涉世家》 初二语文教案《爱莲说》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 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 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 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 初一文言文翻译:《狼》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三峡》 初一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童趣》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为学》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 高二语文暑假文言文翻译:赤壁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七年级) 初一文言文翻译:《山市》 文言文翻译 初一文言文翻译:《童趣》 初二语文上册常考句子翻译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泊秦淮》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初三上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月夜》 初二上册《爱莲说》公开课教案 初一语文文言文翻译:《伤仲永》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 《马说》课文翻译 《马说》课文翻译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浣溪沙》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夜雨寄北》 初一文言文翻译:《木兰诗》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南园》 初一文言文翻译:《论语》十则 初一语文文言文翻译:《观沧海》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观刈麦》 初三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句子翻译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课文翻译:《越巫》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课文文翻译合集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乐羊子妻》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过故人庄》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湖心亭看雪》 新学期初二语文辅导:爱莲说 初中语文《爱莲说》优质课教案 初一语文课文翻译:《望岳》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新版《论语》十则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答谢中书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商山早行》 初一文言文翻译:《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