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所见 教案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所见

一、画面导入

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画面(放录像)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把自己所看见的情景,也就是同学们刚才所看见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叫《所见》——请同学们把题目齐读一遍。

二、释题:

好,见是什么意思?(看见)为什么是看见的意思?

見(见字原来是这样写的),儿指人,目指望人的眼睛,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干什么?(看)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什么?(诗人),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三、自读诗歌,质疑问难

下面,我们先来把诗歌读一读,第一遍,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之前,老师先提醒一下大家,这是一句五言绝句,朗读时一般要怎样?(二、三分)好,开始

第二遍,请大家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有哪个字、词你读不懂?请用笔在下面加点,划一划。(想说就说)

呆会儿,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好,请同学们流利、整齐地把诗歌齐读一遍。

四、逐句讲析:

(一)学习第一、二诗句

好,下面我们逐句来学习,请个同学来读第一行。

我们说儿童指的是小孩,童就是小孩的意思,那牧童是干什么的小孩?(放牛的小孩)牧就是——放牛的意思。它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可有学问呢!先观察“牧”字,左边是个“牛”字,右边是个“攵”旁,为什么“牧”字要由“牛”字和“攵”组成呢?我们来看这幅图:这是一头?牛,旁边站着个小孩,手里正举着鞭子在赶牛呢!

也就是说这是个小孩在——放牛。

古时候的人把这个意思写成字:

()这样写太难写了,把笔划拉直,简化成“牧”。“()”写成“牛”字,“()”写成四笔反文,同学们见到四笔反文的字,懂得太多跟什么有关?(手)一个表示手的四笔反文加上一个牛字,合起来就是“牧”字,它的意思就是牧人指放牛的人,那牧童就是放牛的小孩。

从这里告诉我们,理解一个字,可能根据字形来理解字义。

这个牧童看什么呀?(黄牛)骑牛的“骑”用什么旁?想想,古时候人们骑得最多的是什么呢?(马)因此,骑牛、骑骆驼的“骑”都用“马”字旁。

(二)好,这一行连起来怎么说?(自己在下面说说它的意思)

1、牧童一边骑着黄牛还一边怎么样?(唱着歌)

(1)齐读第二行。

(2)牧童在哪放牛?(树林里)也就是哪个词?(林樾)

林樾指的是茂密的树林,牧童在茂密的树林里唱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响亮)可以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振)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谁来把第二行诗的意思说一说?(指名)

好!那么这一整句诗的意思连起来怎么说呢?为了使两个诗句的意思连贯一些,我们要适当加上自己的一些语句,先请同学们之间互相说。开始!

请个同学来说一说(自由起立说)。

(三)创设情境,领悟诗境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听了音乐和老师的描述,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好像听到了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用四素句来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说得越具体越好,说明你的想像力很丰富。谁来试试?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也像看到了这样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牧童,感受到了他快乐的心情。好!让我们带着牧童愉快的心情来读这一句诗,注意“骑、振”读重,拉长。

指名——齐读

(四)小结学习方法

同学们学得很好,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来学懂这句诗的呢?

开始,老师让你们怎样?

懂字词

接着,老师又让你们怎样?

解诗意

最后,老师还让大家一边听,一边想

想意境

这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齐读一遍。

五、自学古诗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自己学懂下面的诗句,第一步,弄懂单个字词的意思;第二步,释解整句的意思(这两步要求全班同学都达到);第三步,有点难度,能够(困难的同学就去学懂它,做不了的呆会儿跟老师一起去领会。

好!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再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解决。

同学们刚才学得很热烈,请一些同学来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我们先看这一句——意欲捕鸣蝉。

——自由起来汇报

1、你懂得了哪个字词?捕、蝉、欲

重点讲:意,上下结构,心指心里,音指声音。心里的声音即心里的想法。欲,也是想的意思,意欲就是心里很想很想。鸣,是只一只鸟,鸟张大嘴在干什么?叫。鸣,就是鸟叫的意思,后来也不单指鸟叫了,比如,汽车喇叭响叫鸣喇叭,放炮叫鸣炮。

这一行诗的意思是?(指名)

2、接着下一句(三四句齐读)

(1)指名说

(2)重点讲:闭,这是一扇门,现在这门是怎样的?(关着的),古时候的门靠什么来关?(门栅)。我们可以这样:门表示这扇门,一门栅,亅门缝,让门匣关得更结实,用一根木棍去顶着,闭就是关门。

在诗中不是关门的意思?(闭嘴)

门口立就是——闭上嘴巴站在那儿。

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3)谁来把一整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指名)

六、想意境

1、为什么小牧童要突然闭上嘴停止歌唱呢?原来是蝉声吸引住了他。

大家想不想也听听这美妙的蝉声呢?(放录音)多美的蝉声呀!小牧童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听得入迷呀!请看——插图。

你瞧:小牧童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小牧童走着走着……

此情此景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番呢?

多么美的一幅牧童捕蝉图呀!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呀?注意朗读时可不要只盯这只蝉哟。

指名读——

七、总结全诗,领会全诗意境

1、这首诗到这,我们逐句就学完了,那同学们要能把这首诗的内容从头到尾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好,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得好的举起右手让他打满分。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整首诗齐读一遍。

这首诗写得这么美,同学们能背下来吗?

3、这首诗就像一幅美妙的图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夏天的树林里,看见一个小牧童在骑牛、唱歌、捕蝉,最后请个同学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给大家描绘一番。

4、的确非常的美,因此,有位作曲家给这首诗还谱了曲儿,我们来唱一唱好吗?

    相关推荐

    所见教案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 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案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1 《所见》教学设计一 《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所见 二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 教案教学设计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一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二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三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所见 二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所见》 《所见》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 《所见》 所见 所 见 所 见 所见 《舟夜书所见》教案 《所见》教学实录 所见教学反思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二精彩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三精彩 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一精彩 本《所见》 所见 教案示例一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教案教学设计 1《所见》 人教三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课堂设计之三 《所见》课堂设计之一 《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之《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课堂设计之二 《所见》诗文 夜书所见 《所见》教材理解 改写《所见》 《所见》赏析 《所见》教材理解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教案案例反思教学 人教三上《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四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四 《所见》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所见》设计 舟夜书所见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 教案教学设计 赏析:夜书所见案例反思教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所见》教学设计 西师版《所见》教学反思 课 文 19 所见 课 文 19 所见 《舟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所见》教学片断及反思 《夜书所见》教材理解 《所见》优秀教案(一年级下册) 是谁在唱歌?——《所见》教学谈 《所见》作者简介 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古诗二首: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教案教学设计 赏析:所见精彩 《所见》听课反思 夜书所见的意思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精品教案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导学案 所见教学实录及反思精彩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反思案例 我所见的叶圣陶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 我所见的叶圣陶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所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