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积累·运用六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 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2.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

它iL我们懂得了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

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 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读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很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看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

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

l. 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3.建议每周读一本好书,并摘录好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认真写不限题栽的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齐读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1.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自由写。

2. 可写景,写事,写入,写心里话,写想象作文……

3.动笔前要先认真思考,把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出来。

4.作文要具体、清楚。

5.不写错别字。

6.自己定题目。

7.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写前谈话,拓展思路。

1. 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快乐和伤心的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把这件事讲清楚.要让别人听得懂。

2.每人忍考三分钟,发言三一五分钟。同桌可互相提醒、补充。

3.师听取后可邀请

一、二个口齿较清楚,发言较流利的同学上来试说说,全班帮他补充。

4.试着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再把刚才所说的事补充修改一下。

四、动手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可以边写边修改,也可以写好后读一读,边读边改。

五、作业。

继续写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师就批改情况简要回顾一下本单元写作情况。

二、欣赏好文。 (

一、三篇)

1. 投影佳作。

2 .指名读。

3.说说该习作好在哪(字词、句、布局谋篇、内容)。

4.指名读读自己习作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三、修改病文。

1.出示病文(投影)。

2.自由读病文,指出病文毛病所在。

3.说说如何修改。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修改符号,如:

改错字:在字的四周画“ ”,同时在错字上面写上正确的。

删除字:在余字的周围画“ ”。

添加字:在需要添加文字处画“—— ”,引到空白处画一个方框,框中写上要添加的字。

换顺序:用“XX XX”划过来。

4.再话修改后的习作,比较。

5.动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抄正。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资料提供者:

    相关推荐

    四下、积累.运用六 四下、积累·运用四 四下、积累·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二 四下、积累.运用八 积累运用六 积累 运用 六 积累.运用六 六年级教案: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五 四下、积累.运用七 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 四下、积累·运用一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六 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 运用 六 教案教学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八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四下、积累.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 四下、积累·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3 积累·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运用 六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之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1)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3.4)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2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六年级教案:积累·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4)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 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运用四(2) 积累运用六3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2)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2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之一 积累运用四(1)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