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对话与反思:《项链》教材设计及试教

小编: :admin

 (说明:以下设计部分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试编本)《项链》一课的初稿。其余部分为试教情况介绍,以及试教者与教材编撰者的对话与反思。)

【准备与预习】

1.通读课文,作5—10则旁批,并注意体会小说的巧妙构思。

2.有条件的话,找到《项链》的多种中文译本,并快速浏览一遍。

【整合与建构】

一、以玛蒂尔德为重心,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小说。结合你自己的态度,说说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季:在试教中,我先让一列学生(大概六七人)把自己觉得最得意的旁批读一读,与大家交流一下:一为检查预习情况,不使旁批作业落空;二为调节课堂气氛,顺利导入新课。从试教情况来看,效果不错,也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倪:这个步骤加得好,做到了预习与课堂的自然衔接。

季:另外,这篇小说在英语教材中已学过,学生比较熟悉,因此我就把默读去掉了。让学生直接谈对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认识,学生有话可说。

倪:的确,因为有了交流旁批这一步骤,课堂已经热了,不该再冷却,去掉默读,好!而我当时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要打开“快速默读”这样一些着眼于技术层面的阅读方式的“灯”。

2.从下列表述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描述你对玛蒂尔德形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

贪慕虚荣 不甘平庸 自尊心强 死要面子 敢作敢当 自作自受

3.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选择。

季:选择是自由的。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贪慕虚荣”、“死要面子”、“自作自受”等有贬义倾向的评价。当然也有选择其他三个的,这样正符合设计意图,后面的多义性解读也才显得有价值。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试教中很多学生恰恰就在第3自然段里找依据,这使下一环节的展开非常自然。

倪:太好了!这是本课的教材设计之关键所在,否则不堪设想。如果更多地试验下来都差不多是同样结果,在对学生的揣摩和想象方面,我们对这个教材以及自己的追求就更有信心了。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同学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

二、关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感受统一水平的提升

1.请尽量多地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

季:这个步骤放在这里让我很奇怪。后来,我把这句话放入第一部分的第4点,作为讨论活动的要求。不知可否?

倪:你的调整也是很不错的,这样,“二”这个环节更清楚,一开头就比较集中。

但我还是说说设计时的“如意算盘”吧。我期望这堂课能够上出来的最好效果是,整堂课由“一、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同学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的设计直接顺流而下,形成一个整体:不是有代表汇报本组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吗?这个代表应该会说谁怎么选、他的依据是什么,谁又选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他们几个就争论起来了,等等;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说,既然如此,还是让谁自己来发言吧,另外谁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请自己来说。

而且这里,“尽量多”也是个关键。一,有利于课堂上把课文又疏通一遍;二,正因为是要“尽量多”,所以,下面的“多义性”问题才一定会出现,我们的设计就能够“顺”下去了。

最后,我还要麻烦你估量一下,依据你试教的情况,我那“如意算盘”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操作的难度是否太高?因为这关系到,我是按照你的试教实际情况来修订呢,还是保留我的设计。

季:我并不觉得这两者有太大的冲突: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操作难度也不大。在让学生选择并要求用具体语句来落实时,我也就鼓励其发表个人意见。我把“请尽量多……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理解为上述讨论的一项要求,而不是一次单列的活动。事实上,如果它与选择讨论这一环节是不同的另一次活动,那我还觉得这个活动的指令不明晰呢。所以,我坚持把“请尽量多……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这一点归入上一环节,作为选择讨论的要求。

2.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文本的多义性。

(1)朗读小说第3段,并想一想: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贪慕虚荣”、“不甘平庸”以及“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是为什么?

季:我估计你意在引导学生认知同一文本、同一句子也可能有多义理解。但是我以为,这个问题的设计不足以体现这种意图。所以我改成了: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贪慕虚荣”的证据,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不甘平庸”的证据,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是为什么?———你看这样是否明确一些?

倪:你的估计是对的,改动也清楚多了。当然我的本意是,表达有歧义,而这可能也是我所需要的:最简单的,就是你现在改到的意思;还有呢,有的学生很厉害,他能把小说里的某一句话作多元解读———既是“贪慕虚荣”,又是“不甘平庸”,同时也还是“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样,我更是为了防止紧接着的“(2)努力从更多元的立场出发理解下面这段话”顺下不去,这里先启发一下。

我又想请教了:是否需要考虑为了防止(2)之不能顺利地下去,而只改掉原有的歧义,却又基本保留我的设计?

季:段落由句子构成,并非每个句子都能达成多元解读。试教的情况是:在课文的这个语段当中,以“狂乱的梦想”为界,前半段句子,学生能读出三者并存的理解;而后半段的几个梦想,在“自尊心强”上就不那么突显了。因此,以我的方式发问,也能达成这个目的。

我在想,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我们的分歧到底何在呢?在“发现文本的多义性”这个目标下,是需要对问题的多元解读还是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同个一句子可以作为三种不同的证据。而我的改动表面上好像把三种证据割裂开了,但事实上由于对象的同一性,它并没有破坏多元解读的可能,相反,倒更能激发学生对同一句子有不同理解的争论。

(2)努力从更多元的立场出发理解下面这段话: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季:学生有多义理解出现。

倪:妙啊妙啊!

(3)找出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进一步提升自己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水平。

季:考虑到这类句子在课文中并不多,就删掉了这一环节。

倪:会吗?容我再读读课文。

季: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这次试教安排了两节课。按现有进度,刚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倪:你说得对,课时是该首先打开的“灯”!看来,我的注重一、二环节和你的注重后面的环节,要兼美也非易事啊。所以,我还是需要请教,我们的教材设计应如何改进?我以为这里的取舍标准应该是:本单元的基本目标———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否则课是好课,却未必好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觉得,这也是眼下许多优秀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课例,看一个,的确很精彩,但是看多了,或许就总是一个样:教的东西差不多,教的方法也差不多,课堂的形态更是差不多。这样,最可怕的隐患在于,不能做到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与平衡,用我以前的一个比方来说,就是无法教出个完整健康的“人”来,有的“左手”特别长,有的“右脚”特别长,也有的,只一个“人头”。所以,有研究者提出要动态地听课观课来考察教师,是很有道理的。

季:你其实已经看出来了,我在试教中,并没有突出“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个目标。

因为我面临两个障碍:一,我上的毕竟是一堂没有单元背景的试教课,并没有机会按照你们教材设计的整个单元来试教,因此,本课对“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的教学铺垫不充分;二是,我好像也很难把“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一课程内容解释给学生听。所以,虽然带上了这一理念,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虚,心里很没底。总之一句话,我清楚自己没有奔着你所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去。

事实上,现在的语文课程是混乱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课程的系统意识。像我自己的整个教学就也还很混乱,总觉得无法整理出一套有说服力的课程知识构架来。

所以,看到你们这些教材样章,我好像看到了希望:语文教学太需要这样一个教材了。这绝不是吹捧。

倪:谢谢你的鼓舞,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你还能写出其他词语评价玛蒂尔德吗?与同学相互交流,注意同样要言之有据。

季:我也删掉了,理由同上。

倪:这个?我觉得不能删吧。教材设计时我们试过,还是可以有更多语词的。而且这样,可以“复奏”一下,就能够重新回到小组讨论的课堂状态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他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反应而非有别的看法不可,我们怎么可以埋没他的独立思考呢!况且这课、这单元最要教的,就是这类着眼于主体的阅读图式,所以,更不容我们有闪失,哪怕是万一。

所以,课堂上,必要的开放乃至重复是一定要的。

当然,这确实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课堂上没有上述情况,那么,就给教师增加了麻烦,多了一个必须处理掉的多余环节。

季:我备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可能会想到更多的语词,但我觉得支持这些语词的依据可能是一致的,无非是换个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而已;而如果一致,这种“复奏”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我就删掉了。现在看来,我当时考虑得简单了:其实这种开放性的复奏是非常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巩固与拓展的。

4.圈出课文中的点题之句。结合小说的具体细节,探讨作者对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

季:考虑到与下面比较不同翻译的衔接,我就把这步骤移到第四环节了。

倪:在我原先的设计里,前面几个你删除的步骤是要花不少工夫的,因此,到这里,课时也基本上用完了,而就这一课的选文(鱼)的学习来说,也确实到了“收官”阶段;下面的环节,印出来看有许多行,但在我的构想里,需要花费的课堂时间并不是很多,它主要做的是“反思”工作。

———当然,费时不多,绝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事实上,这个反思的环节太重要了,因为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那个“着眼于主体的阅读图式”(渔)。

另外,这里特别提出“作者”是有考虑的,因为我们反复阅读的结论是,作者的情感态度本来就有“多义性”。也因此,这才有了下一个环节:对不同翻译的“评估”。

———这个,你关注了没有?学生明白了没有?

当然在你的试教里,依据你的情况,你加重了后面的环节,而且还把后面的内容一分而二,也是非常精彩的!甚至比我预想的还要精彩,这大概也是因为你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相当好。

季:作者的情感态度,我注意到了,尤其是在这个主题句当中。学生在此讨论了很多,也明白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因此,后面针对钱理群先生的观点进行讨论时,他们一方面能理解造化弄人的无奈与对主人公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提出不能由此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倪:太好了!

我们果然不能低估现在的高中生的理解力。记得当初我之所以要评估相关研究,目标之一,就是要让最好的学生认识到,那些研究结论在“合理性”方面还是存在瑕疵的。固然另一方面,“深刻性”特别是“阅读的开放性”的考量,又制衡着这一观点。

 

    相关推荐

    文摘:试析《项链》中的几处对话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析教学反思 试与教材对话,激活人物形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及反思 谈教学对话的透视与反思 五年级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托起一串项链——《项链》的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范文 项 链 项链 项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精编 我教《项链》 项链 项链 项链 项链 项 链 项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五教学反思 《项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项链 项链 读后感: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三教学反思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四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二教学反思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一教学反思 解读教材:让习作在对话中生成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爱心项链教案设计 《爱心项链》教学设计 《爱心项链》教学设计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练习一教学反思 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练习二教学反思 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项链教学教案 国与国要对话 人与自然也要对话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让对话深刻些──《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及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 《项链》优秀教案 对新课程语文对话教学的反思和构建 《项链》简案 人教版一年级新编教材《项链》精品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反义词对比记忆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后的思考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后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教学反思 营造对话互动的课堂──《阳光》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项链公开课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设计与反思 《隆中对》教学实录及反思 在自主对话中感悟──《长相思》教学反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项链》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心思想 诗人与山的对话 偶然与必然——《项链》教学片段实录 《爱之链》教学反思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