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小编: :admin

我国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末。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掀起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语文教学思想大讨论”。1999年我国开始研制语文课程标准,2000年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陆续进行修订。2001年7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次的《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新课标”的热潮。解读“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方式观、媒介观、资源观、评价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发展。

一、 语文教学的目的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础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这两句话一句阐述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一句阐述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样解释“语文素养”。他认为语文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语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感是核心,是指语文直觉,即对语言、文学的直接感知能力;语文思维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和思考;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音、语汇、语法)、言语知识(言语主体、语体、语境等)和语文文化知识(文学、典籍、成语、音韵、书法等);语文技能是指语文动作技能(如识字、书写等)和语文心智技能(如记忆、注意、联想等)①。这样理解简洁而有见地,很有利于语文教学目的的定位。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理解则是这样的。他指出:“语文素养首先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②这是对语文素养分层次、构成系统要素的分解和理解,显得全面而且深刻。

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素养”呢?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质和修养。就其内涵来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课程涉及的百科知识),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像力),语文情意(思想、情感、道德、品行、个性、人格等)和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等)等五个方面。

如果把“语文素养”用“新课标”的目标来表述,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从总的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一条横线,使语文素养成为一个整体。既重视了结果又看到了过程,既重视了知、能又顾及到了情意,完整全面;从分的看,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一条纵线,使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

二、 语文教学的过程观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知”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要加强实践性和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从以上引文可以判断,“新课标”反对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主张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由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我们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③杜威曾指责传统的学校是“静听的学校”,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他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④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影响着整个20世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深得他的真传,他是我国提倡“活动教学”的奠基人。

目前我国“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过去“课外活动”“活动课”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新型实践性课程。国家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彼此紧密联系的要素。这四个要素又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维度来组织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们的出现为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综合化”铺平了道路,为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堂化”奠定了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反映了“新课标”明确而清晰的新型实践观和活动观。

温立三指出:“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⑤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⑥是啊,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社会时时学语文、用语文。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生活观的基本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开设,极大地拉近了语文与生活关系。另外,“新课标” 将听、说综合为“口语交际”,强调口头言语在生活情境背景下的学习,也大大促进了生活与语文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说:“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等等都非常清楚地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语文教育与个人生活具有天然的本质的联系。语文是个体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和生存方式。通过生活进行语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走近自然、走入社会、走向生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我们反对语文教学纯粹“学科化”、绝对“课堂化”,我们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活动化”。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语文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检测卷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语文主观题要有客观标准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一)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二)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依据《课程标准》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_语文论文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三)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找回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究竟要发展什么思维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观下的目标解读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学教育》教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对人教版小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观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上)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紧扣课程标准 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 试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凸显课程标准理念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