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探究能力培养初探

小编: :admin

教材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凭借,以人教版的课标实验教材为例,我们注意到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搭建了专题探究和阅读鉴赏两个平台。理论上说,这种框架应当是合适而有效的。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老师认为高考大纲的要求指向是阅读鉴赏,因而轻视了教材里梳理探究的专题探究。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求老师不考虑高考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但是什么事情都只考虑高考也将是一种认识的误区。首先,在梳理探究里的这一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专题,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①我想,更重要的是教材的专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身为高中生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实践基础,因而更容易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探究成功率也就更高;而这种成功的经历所带来的喜悦往往正是培养和提高他们探究能力的良好开端。如果学生对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在阅读鉴赏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还会为难么?同时我们所关注的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水到渠成么?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对于专题探究,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由于教材在这一些专题中已经设计了实践环节,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路径,老师们要做的只是提前布置探究专题和过程督查的工作。当然,当他们完成这一些探究专题时,教师应当对他们的发现和结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生迸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个结题会。同学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得到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感到更为困难的还是在阅读鉴赏中如何实施探究能力的培养。鉴于新高考大纲与课标在阅读鉴赏上对探究要求的一致性,我以为,有效的策略当是着眼课标的精神,凭借教材,切合学生实际,以课内为主,落实探究目标。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材只是一种凭借,关键的还是教师。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探究意识,把探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第一,探究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探究的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智力潜能。

探究的问题应来自教材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因而《教师教学用书》设计了若干探究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以及高考大纲的理解从中再设计几个;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以及与教师的对话,甚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除《教师教学周书》设计的探究问题外,还有《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告别的是什么?仅仅是康桥吗? 《大堰河一一一我的保姆》中,诗人身处监狱,看到雪,为什么想到的是大堪河,而不是自己的父母?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问题。但它们是不是都要布置给学生去探究呢?我以为不是。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这些问题不一定都适合学生。因此,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教学过程行进中的情况灵活安排。

什么样的问题最值得探究呢?首先是学生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又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解、改造一一或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或转换角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之适合于学生思考。比如《大堪河一一我的保姆》,大堰河对我的爱,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母亲情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杀人是法制观念淡薄吗? 这一类问题紧扣文本,切入口不大,又具有开放性。通过探究,让学生在一个不太陌生的情境之中从自己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意蕴,既有自己的解读,又不苛求前人。其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课文已经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或者学生想一想就可以获得解答,那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了;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不等于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获得结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思路或者需要课文以外的信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结论,这种探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更大。阅读鉴赏中的探究是学生在知识背景的支撑下,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寻求文本的某个具体疑问或者与文本相关的问题的解答,信息不一定庞杂,但思维却不可能是短平快,它必然有一个深入挖掘和通过想象与联想,集合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过程。因而问题的设计除了考虑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必须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这一过程预估在内。 第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实际上,与阅读鉴赏同时产生的就是个性化的审美,每一个读者(包括青年学生)都拥有自己解释文本的权利,因而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解释,获得自己的结论。问题本身如果不具有开放性,是否值得探究倒是一个问题了。

此外,学生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所发现的问题有时还特别有价值,值得我们注意。一次听课中,老师讲郑愁予的《错误》,在讨论本诗的错误 (对本诗进行鉴赏)时,有学生提出,诗人的到来是个美丽的错误。显然,这是一个很能体现个性化鉴赏的回答,却不符合《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也出乎教师意料。但是,它可以成为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可以立即追问:这里的我是诗人吗?同学们同意这个看法吗?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也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作出自己的回答,而且不管回答是诗人或者不是诗人,都能体现学生的鉴赏水平。

 

    相关推荐

    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初探 中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_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浅探 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设主动探究情景,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探微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探微 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探索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08高考语文备考策略:提高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初探 在学习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人文性” 浅谈作文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人文性” 点燃创新火花,培养创新能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小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_语文论文 高中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铺设自学程序,培养自能识字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文的初探 浅谈语文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听说能力的一种新课型 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实用能力培养”实验总结_语文论文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古诗新教 培养自学能力 开放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作文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倾听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新旧语文教材对比初探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谈高中生语文阅读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阅读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开展探究学习初探 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蔡元培语文素养观探析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点滴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进学案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口语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文的教学初探 古诗新教培养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在拓展中培养元认知能力 高考生语文文言文自学能力培养秘笈 中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及其培养 感悟能力培养浅议 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生角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浅谈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初探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初探 《加强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激励创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随时教学”初探 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阅读能力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