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小编: :admin

我曾经问过一些不同地区的高三学生大家已经学过了《秋水》《庖丁解牛》《逍遥游》,那么,你们知道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吗?他们大多先是一愣,继而回答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等。但是,这些答案是准确的吗?当然不是!那么,答案从哪里来的呢?一一老师的讲解,课堂的板书,教参的总结……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惰于释放个人的智慧!

应该承认,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几乎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因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退化了学生的灵性,麻木了学生的情感,遑论发展学生的个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不断丰富。我们不能只把静止的、确定的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类型,我们还必须重视那种不能在老师的传授过程中学会的智慧型的知识。那些知识的获得,需要回到生活,需要在做事中探究,需要丰富的感受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目前,探究已经成为2007年新课标语文高考的能力考查层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探究性学习?看了陈成龙老师执教《最后一课》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为中学探究性阅读教学找到以下参照。

一、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学生必须熟悉文本

陈老师在文章开头部分就强调,首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想见,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熟悉文本,理解内容,启发学生,既要遵从文本本身的规律,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接近作者。

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做基础,下面的教学环节,如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回归文本、做出评价、更新画面、交流结果等,是不可能顺利推进的。

因此,预习是重要的,而在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效果很难保证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必须拿出课堂教学时间,实现这个前提,也就是说,熟悉文本,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对探究性学习的偏颇理解,如课堂上追求热热闹闹,发言可以“漫无边际”,老师都一律赞以“好”“太好了”“连我都没想重到”云云,致使探究性学习迷了路。这与忽略了熟悉文本这个前提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本质一一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闭幕式上致辞说:“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有句古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我们应以平等作为交融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创造性的对话,共同创造和谐多彩的人类文化”。温总理讲话中所引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正揭示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

明确了文本的性质,熟悉理解了文本内容,就保证了学生与作者之间交流的平等与和谐,然后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对话。陈老师这节课,对话的基础是学生与都德《最后一课》的对话,然后延伸到与两位插图作者,与老师,与同学,甚至与课本编辑的对话。这里表现出和而不同的原则。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新的设计,这能训练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训练了创新思维,肯定了创新的成果。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必须有序一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层次

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

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探究既然是多层面的活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需要的不同层次。

陈老师的课,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探究活动定位在观察一比较一想象—再现这四个环节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照方抓药,在讲高中教材《祝福》时,也遵从这样四步,从两幅,甚或多幅插图的观察比较入手,进而想象再造一幅插图,教学设计仅止于此,就流于肤浅,就忽略了高中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忽略了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的积累,那就不完全符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正所谓同则不继了。

另外,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把握研究的方向,保证了和而鼓励不同,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必须的,然而提问的层次却不能是一样的。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比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序性,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合作研究。此外,在写作、口语表达、课外活动中都会有探究性学习,那么,有多少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

——赶快做吧!

    相关推荐

    让学生和作业一起“活”起来 让学生“活”起来──《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让学生“读”起来,让文言“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飞”起来 让教材鲜活起来 让人物鲜活起来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如何使语文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比尾巴》教学案例与评析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让后进生站起来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如何让课堂更活跃 让口语交际课堂活起来 让你的观后感生动起来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让口语交际教学鲜活起来 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春》的教学案例 识字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比尾巴》教学思路谈 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_语文论文 让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反思“活”起来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小学生作文课堂“动起来 让日记动起来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秦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让“哭”的孩子笑起来 语文课上,也要让学生动起来 让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 六结合,让低年级阅读教学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吧-----识字的点滴体会 语文课,让学生体味思维的快乐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指导课 让自己轻松地使学生动起来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评价,让课堂活起来──听《难忘的一课》有感 让说明文生动起来_语文论文 思辩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探究美丽的《丑小鸭》有感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要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让作文快乐起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菩萨兵》案例与反思 让孩子们的小手动起来 语文论文:如何让高年级作文“活”起来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让课堂活跃 让学生主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让学生的作文回归生活 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过秦论》说起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习成绩发生突破性的飞跃 让写作教学快乐起来 让喻体站起来───《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汉语拼音·复习一》教学片断与反思 《可爱的草塘》让自己轻松地使学生动起来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素质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让语文复习的面孔靓起来 活动案例: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对子活动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的探索 自主,让孩子活起来!──《东方之珠》教学案例分析 自主,让孩子活起来!──《东方之珠》教学案例分析 激活思维 体悟生命──《生命 生命》一文的教学案例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_语文论文 《i u ü》让拼音教学“动”起来 扬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童年的发现》教学片断及反思 爱,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教案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评价,让课堂活起来──听贺诚老师《难忘的一课》有感 让想像飞起来_语文论文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读书声真正动听起来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别让“生活”搅了“学科”的局 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活化思维之我见 [小学语文]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别让“生活”搅了“学科”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