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

小编: :admin

一、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大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同时希望我就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儿”等问题发表一点“高论”。

四五百人的会场,我不能冷场,只能在稍作思考后,给了一个“面子”上的回答。

面子暂且不论,这个“问题”却触到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一个“情结”,一直“追随”我到今天。教了20余年高中语文的我,连这样一个语文课堂教学最最基本的问题都未能比较好地思索过,更不要说给圈外人以一个满意或基本满意的答案了。我除了内愧便是惶恐。 当然,伴着“问题”的,还有我所点评的那一节课的某些片断。

二、从两位老师教学《金岳霖先生》说起

教学课文是汪曾祺先生所著《金岳霖先生》。

对课文中下列两处描写,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处是: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和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老师:请同学们自读本段文字,也可以互相讨论,谈谈对金先生其人的看法。

同学:(讨论、交流时,更多地停留在中心句意思的阐释和发挥上,少有新意,尤其缺乏细致、有理有据的分析)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有些感悟还很准确。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作者细腻的描写,抓住某些代表性的细节,认真体味,应当可以发现先生“自得其乐”之外的一些东西。

同学一(思考少许时间后):我觉得“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跟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一句很有点咬嚼,特别是其中“到处”和“大梨、大石榴”的“大”这两个词语,除了表现先生的纯真、质朴的顽童心态和“自得其乐”的心境,还表现出先生亲近、关爱儿童的挚诚和善心。

(这是大而化之的所谓感悟难以发现的)

另一处是: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老师:请同学们十分注意本段中描述林徽因的细节有几个关节,一是老朋友收到“请客”的“通知”,大家为什么会“纳闷”?

同学一:可能是金先生一向小气,不请客。

同学二:我觉得不一定是小气,倒极有可能是作为一个大家、高人总有其怪癖,一向不善于应酬或者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无聊的应酬上。

老师:不管怎样理解,这些描写都说明了什么呢?

同学:显然表明了这一次请客的非同寻常。

老师:不知大家留心没有,先生请客的地点是选在哪里的呢?

同学:北京饭店。

老师:有谁知道当年北京饭店的地位吗?

同学:这是当时名流出入特别是中央接待国宾的首选饭店,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中央接待国宾的“指定宾馆”。

老师:假如我们把前后联系起来思考、分析,你会发现什么呢?

同学:觉得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纪念很庄重,友情特别深厚。

老师:说得很好。可是假如我们不对这里的描写做这样的细节和语言的分析,会有这样的发现吗?

同学:应该比较困难吧。

老师:所以,请大家注意,阅读文章,特别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我们从精致的描写入手,从细节入手,从语言甚至从词句入手,这应该就是古人之所谓披文而知理入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本课中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但让我感触和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处。

为什么对此会有如此感触和印象?

是因为此前一周之内,非常巧合的,我在另一地区调研时听过同一教学内容的一节课。那也是对外公开教学的课,也就是说集体研讨、个人精心准备的色彩很浓,给我的印象也很深,但那是另一种“深”意。

老师确定的学习目标是两点: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老师在引领同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解了作家作品之后,主要“研习”了如下问题: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5.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6.本文的当代阅读价值何在?

课堂临结束,老师还“别具匠心”地搞了一个“生活链接”: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当堂讲讲。

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看,并没有什么科学性的错误。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的先天缺陷和课堂实际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东西让人极不踏实。一是“牵”的痕迹非常明显。你看,无论是“找”“文眼”,还是“找”金先生的“有趣”和“重情”的一面,同学们都是在老师的“主题先行”的“诱导”下进行和实施的。也就是说,教学者基本上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目标”和“目的地”,这当然是老师或者是教学参考书里认真严肃地阐说清楚了的。可以说,这样一种教学的路径、程式和方法,基本与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无关,实际上,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也几乎没有什么关联。

二是大而化之,空洞无物,几乎很少实实在在的有效的思维性活动。比如讨论第二、三两个问题,仅仅是让学生极为浮光掠影地找出描写金先生“有趣”和“重情”的部分,不再提出涉及其细节和语言的揣摩、品味等方面的要求。其讨论之简,速度之快,层次之浅,近乎小学低年级的阅读状态。真个是“一课看尽长安花”,很难说教学过后,同学对这节课、对这篇文章乃至对金岳霖先生会有多少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

三是几乎没有一个环节让听课者感觉到“语文”和“滋味”,更不用说什么“韵味”了。肤浅、干瘪、枯燥,游离、随便、轻率,似乎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基本特色。问学生第一段中体现文眼的句子是什么,终于有学生偶然答对了,便很开心地急忙跳过去。

三、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是这样获得的

研究过这两个案例,似乎可以让我们稍稍逼近一些“语文味”,似乎可以让我们稍稍清晰一点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学习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语文味”是怎么形成的。“味”及其“味”之获得,重要的是过程。“体味”“耐人寻味”更表明这一过程的不易和复杂。抽象意义的语文味就更是朦胧、丰富而厚重,品味并清楚地表达出来,肯定是非常不轻松。也正因如此,语文才显得有意义和价值,学习语文才令人乐此不疲,语文课才令人心驰神往。这也就比较好解释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不大受学生普遍欢迎的现象。好有一比,现代化的设施———高架的扶梯(电梯)设置在崇山峻岭之间,让攀登者免受了炎阳曝晒、风雨侵袭和意外伤害之苦,但数分钟的升降却让我们再也无法享受到数小时攀登中沐浴自然、欣赏风光和感受艰苦之后的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游赏还叫游赏吗?整个的一个“忽悠”!整个的一个“索然寡味”!

把目标和方向定位在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层面,把重点落在思想内容的粗疏概括、情感倾向的大略认定方面,把教学活动简单化为非常直接的问答和结果的获得,这虽然也可以说与语文有关,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但这绝对算不得是语文教学特别是真正意义上具备着“语文味儿”的语文教学。

我以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充分体现“语文味”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需要有语文味的文本支撑。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看,语文教学改革,尤为重要的是教材的改革。公认的一句经典表述是“教本,教本,教学之根本”,此言真的不虚。因为教材直接联结教师和学生,教材的选文和教材体系特别是学习体系设计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方向,直接关联着教学的效益和效果。那么,最具“语文味”的选文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语文味”主要体现在语言味、文学味和文化味诸方面。三“味”一体,其特点,关键又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极富美感以及富于美感的语言所表达内容的含蓄。对照这一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一方面依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较之先前已经有莫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仍感到其中还有明显的不足,与我国古代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仅就语言的角度看,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表现即时性主流思想、正统观念又并无多少微言大义的政治性文字,表现西方文化和政治进步的翻译文本特别是翻译水平不高的文本等,占据的份额仍然偏大,它们或流于平白、浅显,或流于别扭、滞涩。这给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给富有“语文味”的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由此,我感到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其经典性。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百诵不厌的散文、摄人心魄的政论,应该成为我们选者和教者的至爱。我想,只要有“米”,即使不太“巧”甚至不“巧”之“妇”也是可以或者基本可以成“炊”的。这当然需要我们语文教材编者和教者的共同努力。

第二、学习者必须更多地直接面对和接触文本特别是其语言。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教学语文,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面对”并直接“接触”语言文字本身,是基础的基础。

游离文本,游离语言本身,热衷于语言和文章之外的“体外循环”,可以说是现行语文教学特别是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出的一个怪病也是通病。这被著名的老语文教育专家吴心田先生称之为“浮躁”病。对教材文本蜻蜓点水,对旁征博引来的文字走马观花,乍一看,课堂内容相当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也十分热闹。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几乎使这样一种教学发展到相当高级的阶段,而且逐渐成为不少年轻教师争相“趋之”的价值追求,也是据说已成为不少公开教学的专门家致胜的不二法门。近期语文刊物中正在热炒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其立论的和立意的前提就非常荒唐,因为讨论的主体根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学科的问题,而是其他问题;你可以利用边缘,整合出一门新兴的学科,但你无论如何不能再拿语文开涮。而且,推波助澜的还有一些专家和评论家,认为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拓展和有机的延伸,符合理想中的“大语文”教育观。

这些做法和说法都不能说一无是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这些所谓的拓展和延伸之前,是不是该有一个对教材文本的从语文本身开始的扎实的“学习”过程。

没有基点处根基的积淀稳固,没有原材料的硬实和厚重,没有基于语文味教学的这样一座“船坞”的稳如泰山,什么样的船舶和货物能平稳靠岸和上岸?由此及彼的拓展又“拓”向何处,“展”往何方?“延伸”又能走得多远?这样的语文教学,如果言“大”的话,则越“大”越“空虚”,越“大”越荒芜!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中的“而”字辨析 张中行:言之有物 中学语文教改不能顾此失彼 联想,使你的语言有滋有味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设计 是“此/是君家果”还是“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教学有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赤壁》真意辨析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天鹅的故事》:品之有味 读之有情 富有思辨性 此“睥睨”非彼“埤堄”也──初中语文教材《山市》注解辨 “而”字词语辨析_语文论文 于漪:岂能食而不化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语文论文 一“醉”方显真知味 中考文言文真题解析 品味《登上地球之巅》的语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能辨颜色的手习题设计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之锡饧不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语文常谈》第1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劳动最有滋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残缺中的美——《祝福》中没有说出的韵味 让语文变得有滋有味 《人生寓言》词义辨析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此”什么意思? 7.劳动最有滋味 《土地的誓言》词义辨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案教学设计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读中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 流真情方能出好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如此月球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 7.劳动最有滋味 《劝学》中的“而” 《藤野先生》语言品味 为什么说真爱像如此平淡无奇的茉莉? 《听听辨辨说说》教学设计之一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学案2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早晨近而冷、中午远而热的原因何在? 写作《有感而发》教案8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诗经》中含有的语言特点 以境衬情 情境交融──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顺序辨 【有此一说】“俄罗斯”译名源自蒙古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辨析并修改病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2010年中考语文拿分的16字真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能言善辩赛推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鲁教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鄂教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言感悟 体悟人生真谛,张扬思辨个性 《大自然的语言》词义辨析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之二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之一 中考语文:辨析字音字形的五种有效方法 写作《有感而发》导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