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课堂形式的“新”与语文个性的“失”

小编: :admin

我是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曾暗地窃喜:教改会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全新的舞台。对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我有几点建议。

一、“自主、合作、探究”要导

有的教师为了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讨论,老师尽量少说,形成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这种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却受到表扬说有创新,这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另外老师说得少,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因此现在就有大举课改大旗的老师,学生成绩却往往让人心酸。细想也是,虽然从形式上适应了教改的形势,由以前的“满堂灌”过渡到了“自主、合作、探究”上,但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却是一个变了味的教学形式,学生漫无目的、海阔天空的神侃,教师不置可否的神态,不用亲临现场也会知道不会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的。

是的,在新课标下是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提倡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见解。但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向不能偏,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见解、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成熟、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导向”作用就该发挥了。教师在肯定其正确性的同时,应该指出其不妥之处,以便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如果不指正,学生还误以为自己那不成熟的看法和见解是正确的,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会离正确的轨道越偏越远。在课堂上,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随意地乱说,让他们“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么就会“离题万里”。这种“离题万里”的讨论,意义又何在呢?

二、“拓展延伸”要巧

有的教师为了将语文课堂很好地延伸,只要是与文本有一点点相粘连就把它作为导语或结题的迁移拓展。例如上朱自清的《春》,就把《春天的故事》作为背景音乐导入课文,但这二者的意境可谓大相径庭。如果说有相同之处那就在“春”字上,这种毫无联系的粘贴,真让人哭笑不得。记得有位教师在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课时用了一堂课的时间大谈特谈“二战”,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说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由欧洲战场谈到亚洲战场,整个一堂课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气氛凝重整个一堂课变成了一堂地地道道的历史课,而对《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内容却全然没有涉及。当然上这一课适当地介绍“二战”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铭记历史,正式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责任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对于一篇课外自读课文,花一节课时间介绍二战情况,实属本末倒置。

还有的老师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一律把拓展延伸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于文本的理解、分析、掌握,却只花十来分钟。试想对课文内容都一知半解,又能拓展延伸到哪里呢?当然我并不否定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学生能对社会、人生产生富有个性的新的思考。

还有的语文教师从教材中引出一个话题(也不管这一话题到底与课文有多大关联),然后就抛开文本,把语文课上成可专题课。

这几种现象,是那些语文教师的误解,他们只抓住了课改精神的新“形式”,而没有领会教改的实质,因此他们所理解的拓展延伸,只考虑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现象,实则是教学中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是对文本的一种误解,往往会造成一种误导。当然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叫“学科渗透”,是的,学科渗透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教育部制定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但不能仅凭这一理念,就将语文课上成“四不象”。部分教师的这种拓展延伸其实是没有真正领悟学科渗透的真实涵义,而是扭曲了它的灵魂,这样错误的领会能将语文课演绎得好吗?当然适当的联系,确实能够起到渲染气氛,与学生形成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我在上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就借助音乐这种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胡里花哨”要少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语文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使出浑身解数,会唱歌的老师在班级引吭高歌,会跳舞的老师在学生群中翩翩起舞,会画画的教师在讲台上尽情泼墨,试想如果是会武术的老师难不成拿十八般兵器在班级逐一亮相,知情者知道是上语文课,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在搞武术表演呢?有位语文教师在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拿了一个腰鼓在班上载歌载舞地敲了起来。且不说那滑稽像令全班“喷饭”,那蹩脚的打鼓技巧岂能与安塞的腰鼓相提并论。这种敲打不仅不能将学生带进课文中那种磅礴、热烈的氛围中,而且还会大煞风景。试想这样热闹沸腾的场面,一旦戛然而止,学生会进入到语文的世界里去吗?我想更多的人仍沉浸在当时的疯狂之中吧!

这种做法的教师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将“主导”变成了“主体”,一个人在讲台上“包打锣包唱戏”,尽情展示个人的才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考虑到这是一堂“语文”课,把语文这一学科的个性抛在了九霄云外了。

当然平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从事一些绘画、唱歌方面的活动,如画一些说明文中的知识图,唱一些与课文意境一致的歌曲等。但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将他们领入语文学习的意境之中,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整合学科间力量,提高教学的整体综合效益,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舞蹈能力、绘画能力,更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个人才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育确切地说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而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

所以语文课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一定要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文本中的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实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偏废这一本体。而以上我所罗列的几种现象,很显然违背了这一宗旨,课改教师切不可为迎合新潮而丢掉了语文的“个性”。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更应该是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人。一个心中有积极追求并不断重塑自我、热爱生活、勤奋与有独特感悟、与时俱进的语文老师,才能使教改深入下去,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相关推荐

    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_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堂:“语文味”的失落与回归 小学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 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 让个性教育走进课堂——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个性教育 让语文课堂绽放个性 探寻语文课堂新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与形式 略谈语文课结尾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形式 对联的形式 论语文才情个性优化与创新的有效努力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个不等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范围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 呈现个性课堂,展示原汁原味的语文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农村小学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几种形式 《写出人物的个性》课堂实录 高考作文的形式美 语文课:美的流失与回归 论语文才情个性优化与创新的有效努力_语文论文 ★低年级口语训练的策略与形式 创新日记的类型及训练形式 个性化解读的课堂呈现方式──以颜峻老师的《斑羚飞渡》课堂教学为例 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 探索新形势下的家长会模式改革_语文论文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别让"创新"流于形式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声调的形成方式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十个特性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射门集锦式课堂的精彩与不足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点击优质课中的形式主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课堂导语的七性艺术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 研究性学习与作文整合思路的雏形(上) 研究性学习与作文整合思路的雏形(下) 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让孩子的失误与破坏拐个弯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对联的形式 对新语文课堂的反思 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新的学习方式 活的语文课堂──《葡萄沟》教学案例分析 自主探究学习,发展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培训模式与课堂观察 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形式 语文课堂的主体性教学策略 文字与画的课堂 略谈作文腹稿的三种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悟性培养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浅探新型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画“语文知识树”的得与失 家庭是最富人性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从容应对中考新形式语文要这么学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略谈作文腹稿的三种形式_语文论文 品德形成的滞后性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国画形式 语文阅读的恒定性与创造性的探究 语文课堂的节奏与调控 新的尝试 新的课堂 新的学生 语文教师,张扬你的个性 说为形成新技能而设置的语文课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_语文论文 国画形式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谨防语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教学实录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下) “点染”形式刍议_语文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