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小编: :admin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之所以“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主要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没有给予文学教育应有的地位,即使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文学的特质。于是,如何在实用文体教学和大学中文系文学教育之间给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找到合适的定位,怎样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完成课程标准的审美教育要求,就都成为问题了。但是另一方面,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又并不是从零起步的,无论是古代的文学教育经验,还是20世纪以来曾断续出现过的文学教育实践,都是可以给我们借鉴的。因此,我们必须具体的分析当前应该面对的问题,才能够使文学教育切实的得到落实、推进。

一、文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文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学鉴赏,它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层次,决定了它的内容、逻辑和方法。就像古代传统的文学教育,有功利主义倾向的,有唯美主义倾向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两种倾向组合的样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逐一来考察它们,也会发现,因追求的层次不同,它们本身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因此,给文学教育的定位,设定合理的目标,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选择,即:分科还是综合、形成技能还是发展人格。

1. 分科与综合:

所谓分科还是综合,意为是将文学课独立出来,还是持续的将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面上综合成一门语文课?

如果选择分科教学,就意味着文学教育具有了相对独立性,那么,文学作品的教学将要完全的按照文学的规律和审美的取向展开。如果选择综合化的模式,则要将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其他内容统合,那么,对文学教育规律的把握,须以考虑整体目标为前提。

从20世纪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来看,综合是主旋律,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相对独立出来只有两次,一次是由“壬寅学制”、“癸卯学制”设定“中国文学”科,一次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就前者而言,虽然在概念上此时的“文学”还带有明显的传统观念的印记,不是现代意义上作为语言艺术的、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样式的文学,但是在目标上,已经表现出对受教育者母语水平发展进行科学考察的意向,因为当时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文字”,二者在课程设置上是“中国文字”放在初小,“中国文学”放在高小和中学。由此可见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认定中国文学是母语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较高层次的范畴。1956——1958的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是在学习苏联的背景下,基于文学与语言性质不同的观念展开的,推行不久即由于外部的原因而中止了。尽管如此,直至今日它仍持续的提供着可发掘、反思的经验,表明文学教育相对独立的效能是很大的。

2. 训练技能与发展人格:

与分科还是综合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文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哪里——是以训练母语技能为主,还是以通过审美熏陶发展学习主体人格为主?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有关这个问题的研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即:20世纪前期、50-60年代、新课程改革时期。

20世纪前期涉足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在言文统一思想的主导下,比较多的从二者相联系的一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认为应该以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母语交际能力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将文学教育看作语文教育的高级阶段,因此主张逐步的发展学习者的审美和鉴赏力。例如孙本文在1919年曾说:“中学教育,一则竟普通教育之功,养成社会上应用之知能;一则植人材教育之基,指导研究专科学问之途径。由前言之,中学国文宜注重社会上普通之文,涵养通解应用文字,及发表思想之能力;由后言之,中学国文宜兼重文学之文,培成研索文学之始基。”(《……》)孙俍工在《……》中提出:“鉴赏则不必一定是专门家,也不必有特别的才能,(学生)都应该有这种鉴赏文艺的兴趣了。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自孩童时候即知道从父亲母亲或是兄姊或是旁人处学得一个歌,或者听得一个故事,便孜孜自喜唱个不休,或津津地对同辈述说着。这种兴趣实在不是从人家学习的来的呀!在中学时代的学生,对于文艺,虽说不到专门的研究,说不到天才的创作——有这两种兴趣的原也不妨——但鉴赏的兴趣培养实在有十二分的必要呢。”

50-60年代,语文教育界叶、吕、张三老对待文学教育问题的态度各自不同。叶圣陶四十年代明确提出国文教学应该包括语文学和文学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到解放后基本不再专门涉及文学鉴赏和文学教育。吕叔湘明确的将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并且认为应该以语言为主,文学次之。张志公则认为凡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文学作品来教:“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应该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张志公(1984)《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

本次课程改革前后,文学教育的问题得到再一次的探讨,逐渐形成两种倾向,或认为:“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文学教育。但是,‘语文’不等同于‘文学’,文学活动不能承担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倘真将‘文学’作为语文课的‘主体’,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可能全面实现的。”(薛川东《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文学教学也不让位于语言学、文章学教学。它应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不应妨碍语文课其他目标的实施。它与语文其他读写项目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通有无的关系……”(刘真福《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或主张:“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做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方智范《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对于文学教育来说,要在明确它的宗旨和目的在于人化人的情感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文学如何传达感情,从而有效地通过文学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反对仅仅传授知识技巧的漠视情感体验的文学教育。(王尚文《体验: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我们说,文学对于任何民族而言,都是母语的高级表现形式,因此,文学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母语教育中不可或缺。如分科教学,不同课程也需要相配合的展开;若综合教学,也必须尊重不同教学内容的规律。就文学教育而言,一方面,尚处于识字阶段的儿童,不能让他们去攻读繁难的大部头作品;另一方面,文学教育多方面的育人和审美功能决定了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作用。若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合理安排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关键是认清文学教育与语言及非文学的文章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同阶段二者结合的方式,以及文学教育自身的序列。

    相关推荐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人文教育——基础教育之本 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德育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 从中小学校园文化看中国基础教育的前景 小学阶段常用语文基础知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 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需要唤醒 认清语文教育研究的两个基本命题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言文教学:需要转变的几个基本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语文教育批评的元基础与语文建设 语文素质教育基本规律探讨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以读为本 问题解决 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_语文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教师仍需夯实基本功 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基础:——谈班级管理中生本位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当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 德育论文:教师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小学语文论文 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基础阶段复习规划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评介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6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师爱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5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6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1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7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5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1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7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朗读的基本要求 解析: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问题 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及需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单元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 单元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实施的思路 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奥秘的基本手段5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师爱 教育成功的基石小学语文论文 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余应源:古代语文教育的三个阶段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母亲》两篇——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版第二册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基础教育的使命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情感为纽带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日本、韩国、台湾非义务教育阶段私立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爱解决不了的问题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一基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课前教育 诗词对仗的基本要求 八年级语文《台阶》:《台阶》字词句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