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小编: :admin

在进入“名作”的阅读之前,请年轻的朋友们先读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株“大树”与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时也是“人(人类)”的“文学”与“人(人类)”的“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

还要请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位世纪老人写给你们的小妹妹(或许还有你们自己)的这段话: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说得多么好啊!

我们要说的话——名作(经典)的意义,读文学名作(经典)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维方式……

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实教育、出版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学、艺术、教育、出版……都统一起来了——这几乎是常识,却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忘却的。

读文学作品惟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名作(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作(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关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广西教育出版社此一举,无论从“教育”方面,还是从“出版”方面,都是抓住了要害,做了一件大事: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以及人类)的后代的精神质量与生命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教育工程。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改善教学物质条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贻害子孙万代。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和驾御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作(经典)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如本书点评者——他们大都是大学里的文学硕士与博士,算是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作的导读),无论怎样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相关推荐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外语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们要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经典汉语正在遭遇什么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2 为什么陶渊明要隐居 神话,我们教什么?——以《女娲造人》为例 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分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好课,我们关注什么 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何而生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我们要学习斯帕拉捷的什么精神?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素读”经典 质疑:我们要什么样的素质课文拓展 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问题?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上) “圣经”二字为什么不加书名号? “圣经”二字为什么不加书名号?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为什么要让儿童学画画?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中)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下)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什么? 大雁为什么总要南来北往 萧红为什么要写这个园子? 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大雁为什么总要南来北往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为“什么”而写 为什么要建议撤掉课文《登山》 《我是什么》文本细读 《我是什么》文本细读 取经究竟取什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4 《我是什么》课文导读 《早》这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荷塘月色》,我们应该“教什么” 阅读,读什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我为什么不喜欢《荷塘月色》?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设计 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些什么 《谈礼貌》一文告诉我们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何为会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杰恩•帕里尼:诗歌为什么重要? 我为什么而活着 高二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2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3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曾皙要当什么 ? 阅读经典片段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阅读教学要给与学生什么 “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为什么? 壶盖为什么会动 我们在家教中该注意些什么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什么称为金色大厅? 什么是略读?有什么好处? 法国媒体:我们为何要为中国喝彩 《学会合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刺猬为什么有刺 李零:说经典阅读 《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30《我是什么》 袋鼠为什么善跳 王彬彬:我们是否配谈读经 19 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