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及主体性(二)

小编: :admin

二、 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

什么是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那就是语文任课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来解读文本和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语文教师不能无视文本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不能脱离开文本的具体内容对作者的写作进行刻意的挑剔和不切实际的批判,但每一个读者都有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权利,一个文本是无法脱离开读者的接受而独立存在的,它激发读者的想像,产生各种可能的联想,从而和读者本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发生直接的关系,起到感染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情的作用。语文教师也是这样一个读者,并且理应是一个对课文有着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细致的感受的读者。他怎样具体地感受和体验这个文本,是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只有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尊重语文教师教学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权利。现在,我们常常说要解放学生,但我认为,要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假若连教师也没有以自己独立的、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又从哪里来?教师怎么会允许学生有真实地、独立地感受和理解文本的自由?我们必须意识到,不论教学参考书对文本的讲解多么准确和具体,不论专家和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多么细致和深入,教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个无法逾越的中介才能具体地进入教学过程。

离开这个中介,要求语文教师照本宣科地把结论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死记住这些结论,都是对语文教师主体性的漠视和侵犯,也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戕害和摧残。在这时,文本的语言实际还是一些死的文字,还不是一个活的语言的肌体。这对于学生,也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学生要学习,要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一个文本,首要的条件就是他要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愿意切实地感受和理解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次就是要尊重任课教师的主体性,愿意感受和了解语文教师对这个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深化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绝对不是主要通过对文本以及文本的作者、对教师以及教师的讲解的批判进行的,而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从而使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中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和不健康的语言习惯具有批判的意识和批判的能力。为了这种批判意识的建立和批判能力的提高,对文本以及文本作者、教师以及教师的讲解则要有感受和理解的强烈愿望。只要有了感受和理解的强烈愿望,学生就不会盲从书本、盲从教师,而是敢于提出问题,寻求更深入的感受和更切实的理解。这同事先就带着批判意识面对课文、面对教师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

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还表现在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上。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广大的社会事业,社会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夹越具体,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被创造出来,各种课堂教学的经验被介绍出来,这对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教师本人的接受和理解,都不能代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如上所述,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是在自己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他们都尊重莎士比亚的创作主体性,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他们之进入莎士比亚戏剧世界的途径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企望一个中国的教师和一个英国的教师会以相同的形式进入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也不能企望他们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感受和理解会是完全相同的。

这样,如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教师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感受和理解,其途径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与此同时,不同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特长,积累起的教学经验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他们不能照搬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的领导,都要尊重语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自由性,不能用任何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别人的教学经验将语文教师的手脚捆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要重视整体效果,不能只重外部的形式。

要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也把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学生的特长,不能一刀切。条条大路通罗马,课堂教学是不能千篇—律的,是不能把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绝对化的。否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好像是在背一篇自己没有背熟的文章,惟恐自己忘了什么,惟恐自己出了差错,没有一点自由的感觉,他的教学语言活泼不起来,生动不起来,学生怎能感到趣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能得到发挥?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语文教师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在教师统一的组织下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要为教师提供组织课堂教学的更大的自由度,而不能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设置更多的障碍,更不能鼓励学生过多地干预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我们既不能鼓励教师压学生,也不能鼓励学生压教师。

教学活动,特别是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最自由的活动,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活动。最真实的语言,最美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在自由的心境中从人的真实的感觉、感受和认识中流露出来的。教师有压力,就讲不好课;学生有压力,就听不好课。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性,首先要使教师感到教学的趣味性。

在课堂上,趣味感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一方趣味感的丧失,都会同时破坏双方的趣味感。所以,尊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推荐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上)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三) 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课堂的主体性教学策略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语文论文 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_语文论文 “个性化阅读”的体会 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课型例说 自主阅读与主体性发展研究──在自主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作文命题应重视学生主体性 阅读教学中主体式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主体 激发主动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索_语文论文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阅读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现“自主”的阅读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例 突出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揠苗助长》教学片段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自主阅读 整体感悟——《小珊迪》案例分析 体现“自主”的阅读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例 关注学生主体引导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阅读·识字·主动性论文精品 关注学生主体 引导自主学习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关注学生主体加强自主实践 开放性的实践 主体性的探究──《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例谈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文言文整体阅读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初中语文阅读主体创新型探究方式的构建(教师中心稿) 尊重主体 平等对话 班主任心得和体会 尊重主体 平等对话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体验情感 渗透主题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完美体现 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策略 主体回归 语境重构 心灵体验 互动发展_语文论文 《王二小》整体阅读感知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篇 着眼学生主体活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开展课堂开放型教学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主体意识与宿命抗争 在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壁虎借尾巴》论文精品 “三感”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做好中学班主任的几点体会 《检阅》 整体阅读感知 “三感”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 作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_语文论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中主题的体现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六年级教案:自主阅读 整体感悟——《小珊迪》案例分析 让小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说明文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简介 谈文章的体裁本性 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的整体性思考_语文论文 荒寒:柳宗元永州山水文学主体风格解读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浅谈自主性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用语文教学本身的美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验之思--阅读教学的灵魂 课程实施的核心是主体参与 《桥》整体阅读感知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培训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 抓住主线 化繁为简──“诊治浅性阅读,提高阅读实效”之二 《鲸》的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