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教育:站在智慧的高地上

小编: :admin

新课程改革第一次把“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了课程目标体系,这对语文教育改革无疑是一次有力的推动。但在实践中,我们离这种“目中有人”的语文教育观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仍旧把学生、把课堂当成被“加工”、被“设计”的对象,甚至有时仅仅当成一种教学的“道具”。认真审视目前的语文教育,我们感到语文教育还远未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这是语文教育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的根本原因。

“智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的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具有本原性,就是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能,都有在某个方面超越一般人的地方;智慧同时又具有动态性,是此时此地的产物,需要不断的激活。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智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融入文本;第二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超越文本;第三个层次的智慧是“我”独立于文本之外,自由自在的创造性地“生活”。

一、无法回避:中学语文教育中“智慧”的缺失

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有些很独特也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春秋战国时尽管民不聊生,但诸子百家的争鸣不仅带来了哲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学的繁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使得那个年代的星空倍加璀璨,可以说这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一个黄金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一是得益于学术界的宽容的氛围,另一方面得益于教育中的“对话”功能的效应,“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都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这一点从《两小儿辩日》仍能够流传至今就可以得到证明。文学史上另一个黄金时代在于唐宋,诗文名家无数,其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极少有人能望其项背。唐属于鼎盛时期较长的王朝,宋却基本上属于乱世,迥然不同的时代却能在文学在教育上有着殊途同归之处,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唐宋文人的“游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因为眼界的开阔,唐宋文人的笔下卷起的不仅是个人思想情感的波澜,而且有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不仅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万丈,而且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苍凉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婉约,也婉约得诗情画意,婉约得“衣带渐宽终不悔”。单从教育的层面看,这两个时代也是语文(文学、哲学)教育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们“诗意地栖息”、“智慧地生活”着的时代。

从我国建国以后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看,语文教学的“智慧元素”始终不占主要地位,而且有日趋削弱的趋势。重视知识传授的满堂灌,从来都是把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当成容器,容不得也不太可能有智慧火花的迸现。启发式教学为激活人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那种简单的甚至是弱智的一问一答只会加快人思维衰老和智慧萎缩的进程。在倡导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的今天,“对话”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理论文本和人们的口头语言中,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真实的内涵。“对话”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用自己的智慧去相互碰撞,而不是两个个体生命形式上的简单的“位移”。

反观目前热闹的语文教改现场,不难发现四大怪:一是所谓的“对话”其实只是启发式甚至是满堂灌的一种新包装,换汤不换药;二是很多孩子有时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的“智慧”丧失在少部分甚至是个别孩子的话语霸权上,看似一呼百应,其实是众口一词;三是所谓的“对话”丧失在无原则的迁就上,对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都来个所谓正面积极评价,对对对,是是是,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争辩论辩。四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取代了孩子丰富复杂的思维过程,动不动就是画面或结论的所谓时时呈现,这是时髦的“乌云”遮蔽了孩子本身智慧的灵性的“阳光”。

如果不能站在智慧的高地上来研究语文、从事语文教学,我们所做的努力就只能是南辕北辙!

二、超越模式:思辩能力是智慧语文的核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治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学”是继承,“思”则是消化吸收,是创造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继承也是空话,充其量只是“复制”而已。传说李白在黄鹤楼前慨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并曾两次想模仿崔灏的这首诗,姑且不论传说真假,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李白确实读“懂”了崔灏的诗,品味到其精妙之处;二是他试图突破某种藩篱,超越崔灏。李白可谓把握到了智慧语文的神髓:“学”与“思”水乳交融。

思辩能力是智慧语文的核心,而要求得这种能力,关键有两点:一是沉思;二是反思。

沉思是一种静态,也是一种动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一种沉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也是一种沉思。只不过后者是李白平时的思想积淀后的一次喷发。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是所谓的公开课动不动就掌声雷动,笑声阵阵,表面上学生虽然参与了,师生互动了,但是却没有了沉思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还有一种情况,课堂上师生问答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却都是浮于水面,并没有真正潜入“脑”底,去探求丰富多彩的“脑”底世界。当问题“漫天飞”,答案“唾手可得”时恰恰是需要清醒和警惕的。有一座雕塑《思想者》,其凝神苦思之态倒颇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当学生沉浸于思考时,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又何必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而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呢?

反思是教师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现代教育需要的是新型的实践反思型的教师,他不应该是抱残守缺的书呆子,更不应该是满口新名词的空头理论家,而应该是能将新的课程理念化为自己的思想,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一点论述者甚多,但我个人认为重要的一点,不在于他比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他比学生多了人生的经验,多了洞察人生社会的智慧,懂得“吾一日三省吾身”,惟其如此,他才可称之为“师”,也才能“传道”“解惑”。仍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孔子难道连一点狡辩的能力都没有吗?即使没有,他也大可以像现在某些教师一样,摆出“圣人”的架子,教训一下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孩子。可是他偏不!也许惟其如此,他才能不断求精求深,做出了大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值得我们每个现代教师铭刻于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学《木兰辞》时为了一个学生提出的是否裹脚的细节花了一番考证的工夫,应该说既是一种为学生负责的使命感,也是她个人基本素质的自然流露。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于我心有戚戚焉。

课堂教学能否具备反思的氛围十分重要。教学中预先备课、预设教学情景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亦步亦趋,僵化保守,非要求个个环节俱到,而置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于不顾,那就是非智慧的课堂,非智慧的教学行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与工业生产不同,你设计好了某个流程,可是,学生的思维旁逸斜出了,这时候你可能收获到的是一颗智慧的果实,而不是一个工业化的废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预先设计是否科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科学,反思自己的同伴的思考是否科学,如此以思辩去播种,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课堂,人也才能用头脑去碰撞头脑,用心灵去感应心灵,进而超越模式,从“小语文”中跳出来,学会创造,收获智慧。

三、从头再来:语文课程要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己任

语文课程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我看关键是如何认识“课”和“程”这两个字。

传统的语文课程不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地方,但因为是太把“课”当成“课”了,所以课堂中就没有智慧细胞的流动,而只见知识“积木”的拼拼搭搭。课程的基础是什么?是“真”生活!是建筑在此基础上的“真”情感,“真”交流!我比较欣赏“课堂生活”这个概念,不为其它,是因为它终于让我感觉到课堂中真正是以“人”为本了,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也交给了老师,在生活中才会有碰撞,才会有苦思,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小智慧,有大智慧!你可以试想一下,提问权仅仅应该老师才有吗?评议权应该老师才有吗?生活中本来应该是人人都有的权利,一到课堂上就成了老师的专利,这显然是不对的。2003年第9期《语文教学通讯》中王军老师在他的《语文的解放和解放的语文》中举了他教《归去来兮》的例子,学生提出“为什么陶渊明辞官不干就显得情操高尚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课堂中以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讨论,循循善诱,同时巧妙联系,比照生活,让学生终于有所悟,有所得。粗看上去,这节课原先的设计都没用上,课堂似乎不完整了,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又好像与教参中传统的观点相左,但这节课又真正让学生懂得了社会,走进了陶渊明的内心,收获了人生的智慧:辨析判断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是“人—人”的关系,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老师也从学生的开窍中激发了“教之为教”的智慧,两者互学共进,共享知识,互赠智慧,共同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语文教学成效的体现不仅在结果,更重要的在“过程”。我们因为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所以时刻小心翼翼,“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考得不好。不是吗,有人就曾经把他的学生考得不好归咎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归咎于新课程,这其实是自己只是如同本文开头列举的那些现象,仍旧是仅得之于皮毛而已。师生互动合作,平等对话沟通是人的智慧产生的基质性也是原初性的要素。思维快乐的过程是首先由思维的阻塞诱发的,是由挖掘疏通的艰难过程诱发的,是疏导后的流动、第二次的创造性的流动,这种酣畅淋漓的体验智慧生活的体验,只有自己亲身感受,不可言传。因此,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每一个“阻塞点”,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疏导。要教会学生去沉思,去反思,去激活自己的感觉和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去述说,认真倾听是人的一种德性,也是一种能力,只有倾听了,才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远望,只有去述说,才能激起思想的浪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交流的过程,就是激发灵感的过程,是激活智慧细胞的过程。如果从教师自身来讲,他也需要这个过程,以阅读为例,以备课论,如果他先看了教参,那他就等于用他人的智慧束缚了自己的智慧,而如果他先独立研读文本,找到自己思维的“阻塞点”,这时再去和教参对接碰撞,那就会有新的收获,如果在课堂上和若干学生的思维碰撞,那么,对文本的解读还会肤浅吗?学生如果也有这样的过程,还会惧怕考试吗?因为考试毕竟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考察的是解决问题的智慧。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语文教学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任,自当自觉地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会当凌绝顶”,站在智慧的高地上,语文的天地宽广,语文学习快乐,学习语文的生活精彩!

    相关推荐

    智慧地教育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发挥课文的智慧因素,培育学生的人生智慧 校长发展重在形成教育智慧 寻找地外智慧生命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智慧的美丽 儿童的智慧 母狼的智慧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诗意的语文 智慧的课堂 教学智慧奖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 《学问和智慧》的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学问和智慧 语文智慧课堂的诗意畅想 《母狼的智慧》说课稿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智慧之门的钥匙 语文教学: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 语文版初二上册懒惰的智慧家庭作业 语文版初二上册语文懒惰的智慧课后练习 走出课堂智慧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学问和智慧》教案 情感与智慧共舞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案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高考作文满分揭秘及智慧美文精选 寓言的智慧是多元的 和谐智慧圆融 牛人的智慧火花:高考语文复习30条经验分享 “简单”是一种智慧 智慧之花教学设计 聆听智慧宣言——《晚上的“太阳”》教学记 《我站在铁索桥上》课文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学后记 孔庆东:鲁迅的生活智慧. 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教师专业化的新境界 四年级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 拼音教学中的多元智慧理论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资料 站在单元起点(上)(本站论坛稿) 希腊智慧──伊索寓言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让每一朵智慧之花都能自由地绽放 敬畏生命 是智慧的开始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 《将心比心》美文欣赏 智慧的美丽 让学生站在讲台上 一种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教学方法_语文论文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精品教案 超越知识 走向智慧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智慧果之趣味知识堡 用名师智慧武装我们 《小故事 大智慧》教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 教学随笔:关爱的硕果 智慧的结晶 《木兰诗》:古代妇女潜在智慧与卓越才能的赞歌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高中语文:《断章、风雨、错误、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教学案例 滋润情感幼芽点燃智慧火花_语文论文 中国传统智慧:从“道”说起 小学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说课稿 2017初三苏教版语文学问和智慧家庭作业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观察力——智慧的首要来源 《月光启蒙》中孩子的智慧火花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学问和智慧》练习及答案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自相矛盾》教学谈 古人智慧:管仲的立德立功与立言 依托文本特点 培养做人智慧 24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13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对《半截蜡烛》一文智慧教学的校本研讨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练习题 以美育智,陶冶情操_语文论文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人生智慧:十大重要观念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设计 运用多元智慧理论指导汉语拼音教学_语文论文 智慧与力量:对教师博客的点滴思考 张之路:《非法智慧》到《极限幻觉》 智慧对沧桑的哼唱──读纪伯伦《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