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标的理念与新教材的教学

小编: :admin

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几套高中语文课本己经陆续进入实验阶段,在使用新教材时,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教材编写后最重要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这就确定了高中教育的性质——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这个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排除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培养作家、培养专业精英等不切实际的提法,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任务;规定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应当是促进学生发展,具体说,就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改革目标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它针对语文课单纯传授知识的片面性,提出要摆对知识和能力的位置和彼此的关系,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的;它针对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的错位现象,提倡要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它启发我们认识高中语文既不是单纯的文学鉴赏,也不是生硬的语言规律灌输,而要在辨别、体悟、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三点,应当全面贯穿在新教材的实际教学中。

语文课要不要传授知识?当然要。基础教育面对的是未成年的青少年,他们处在进入社会和独立生活的前夕,教育的功能之一是用前人经过多次实践和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经验去充实他们,便他们学会思考人生、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把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得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忽略甚至轻视知识更是错误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获得知识。人的能力的大小与知识的多少在初期可能是成正比的,但是经过一个阶段,知识的重复并不见得与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多次获得同样的知识不如获得汲取知识的习惯和方法,提倡探究式的学习,就是要以少量的典型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从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去体悟人生,体悟不是猜测,理解也不靠说教。教师要给学生的不是一个个结论,而是那个通过把握言语获得形象和思想的过程。这种探究性学习追求的不是知识的绝对值,而是通过探究与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鉴赏能力和体悟生活的锐敏性——这是语文课的特殊方法。

提高语文能力之所以能与提高综合素质相关,是因为人的三种能力——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由第三种能力决定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指准确自我评估的能力,也就是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潜力的能力;改造自身的能力,指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调节自身心理的能力、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克服缺点、发扬优长、发掘潜力、完善道德和增强自己前两种能力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原动力是心能(思维能力)与体能(健康体魄)。越是在现代社会里,心能的重要性越突出。心能是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语文课凭借的是言语作品,言语作品里蕴藏着的是他人体悟的人生,对中学生来说,它属于间接经验,但这种间接经验是可以激活直接经验的,它应当能够把从直接经验中产生的不成熟的、缺乏深度的境界提升到蕴藏在间接经验中的深思熟虑的、深刻的境界。这个提升的过程,就是利用语言的感悟能力理解并受到作品感染的过程。教材的任务是为师生选择典型的、深刻的课文,并提供与深入思考相关的材料。教师则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走完上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的,是同步实现的。

课标的精神要在语文课的全过程中体现,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但它的第一步,仍然要面对课文。

语文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其实没有定则;语文教材的课文不管有多少类型、多少篇章,有一点必须遵循,那就是要从语言事实中分析出思想、形象和情感。这里举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史习江、张万彬主编)第一册的两篇课文为例:

鲁迅的《铸剑》表现了正义的复仇精神,一般人只注意黑衣人的形象,却忘记了鲁迅笔下着力描写的眉间尺。这个涉世不深的青年,经历了由优柔到果断的心理历程,接受了爱与恨的精神洗礼,为反对暴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的身上,鲁迅讴歌了献身的精神,呼喊坚强与果毅。这些绝不是空洞的概念,更不是玄虚的猜测。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一开始描写眉间尺对付老鼠的忽擒忽纵的犹豫不决的态度,注意文中三次提及眉间尺克服犹豫的性情和三次提及眉间尺担心背上的剑误伤无辜的情节,然后对比他后来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剑和自己的头的果断。眉间尺性格的成长就蕴藏在这些话语之中,将这些语言提取出来,就可明了。在作品的话语中,完全可以体悟到,鲁迅在冰冷的复仇情绪中,也用滚烫的热情,呼唤着、期待着中国人的坚强与果敢。一旦体悟到了这一点,学习者便在通过鲁迅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思想情感的同时,也通过鲁迅的言语作品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司马迁在《鸿门宴》一文中,写出了刘邦与项羽两个人物完全不同的性格。在文章里,他处处强调刘、项性格的对比。这里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也体现了他对项羽人格的肯定和对刘邦以权术谋取权力的憎恶。这一点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而是作品的话语表现出来的。仅就文中三次提到曹无伤,就可以看到这一点。《鸿门宴》每次提到曹无伤,只有一句话,但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对事件发展、人物性格描写和主题的深化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一开始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这一句是鸿门宴的导火线,也是后面两次提到曹无伤的起因。此后,在宴会中,刘邦虚伪地向项羽解释自己的行为。项羽觉得冤枉了刘邦,心中感到愧疚,于是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句话有两个字值得注意,一是言,古代汉语中的言是主动说话,项羽把曹无伤主动向他通报刘邦险恶用心的好意辜负了,反而把这一情况透给了刘邦。二是此,此指自己的作为,项羽把自己的确曾对刘邦不满,与刘邦有隙的秘密,也在无意之中承认了。这充分看出项羽心无城府、十分轻信、口风不严,这是他人格的可爱之处,却也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最后,刘邦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这句话的要害在立字,立是马上,刘邦听者有意,一到家就下手除去隐患,这就在对比中显出了他的善权术和心狠手辣,这也是他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性格原因。人格优劣与事业成败的不统一,是司马迁《史记》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关于曹无伤的三句话显现了这个思想。《鸿门宴》显示刘、项区别的语言远不止这三句话,这里只是举例。人格与成败是人生的大主题,应当是本课探究的起点:司马迁如何一句说教都没有,把这样一个巨大的主题融会在叙述与描写的语言里?人生的体悟与语言的艺术应该是同时得到的。至于用什么过程引导学生得到这一切,不是绝对的,是可以选择的。

    相关推荐

    新教材 新亮点 新理念 新教材 新亮点 新理念 新教材 新亮点 新理念 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摭谈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概念 新课标,新理论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新课标理念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新理念 新内容 新教法 小学语文教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第9课我的信念教案(新课标) 新理念,新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简介 树立新理念 推进新课改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认知新课标更新新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学好新课程理念 搞好新教学设计 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 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 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 摭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能力 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 第6课理想教案(新课标)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用新课程理念观照课堂教学 《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教案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教案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概略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_语文论文 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新课标) 新课堂数学教学设计需要确立的理念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我的信念》教材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 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新理念为我导航 用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学生 与语文新课标握手 初中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 新教材 新课堂 新策略 与语文新课标握手 新课标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诗意的阅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结构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 新课标教案 新课标下的综合实践课引发的理性思考 《秋天的怀念》教材理解 《秋天的怀念》教材解读 《秋天的怀念》教材理解 《秋天的怀念》教材解读 《秋天的怀念》教材理解 《秋天的怀念》教材解读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试题的创新设计(教师中心稿) 我谈新课程下的新概念作业的布置 《秋天的图画》|新课标 《秋天的图画》 新课标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授鱼 授渔 创渔——课程新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寄宿制小学生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超大班额的语文教学的途径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教案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大自然的语言》课标理念教学详案 高一新课标教材《滕王阁序》学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在山的那边》新课标教案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课文 17 酸的和甜的|新课标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反思策略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秋天的怀念 > 秋天的怀念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