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小编: :admin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由教育部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公布,究其实质而言,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该课程标准既秉承了20年代叶圣陶先生等拟就的《国语课程纲要》中民主和开放的精神,更闪烁着新纪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亮丽色彩。

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课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分,作为人文学科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师生双方互被课程所工具化和功利化。而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指向。这样,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推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写作则要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至于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

这就必然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

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二: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指令性课程范式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教师则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这样,因排斥语文课程动态中的非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对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能量的完全抑止。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新课标从上述理念出发,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众所周知,还应包括文本与作者在内的多边对话,其实是一种不断衍生新意、突破既定框格的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尤其是当确认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教学“合法性”后,语文课程中的对话将会激发师生双方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根本不可能设想的灵性思维和超常想像力,并以这种对课程的深度参与而获得对语文教学的高峰体验——而这正是现代语文课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这种课程境界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潜智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则以生命体验的高度融入而激活语文课程和知识结构,并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因此,实施中的动态语文课程由于接受师生各自文化心理结构的“过滤”,必然不完全等同于预定的静态的语文课程内容。或者说,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要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使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

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三: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所在。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知识居于主宰地位,语文课程被视作语修逻文和字词句篇这种知识系列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语文课程标准在准确把握语文教育根本特点的基础上,确立了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样,就广度而言,“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长度而言,“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语文新课程就将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就超越了从语文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型的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相关推荐

    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创新方法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两种价值取向的语文生活化教学 《大瀑布的葬礼》的朗读指导与价值取向 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 关于《青蛙看海》的价值取向的思考 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分析》 对比感悟 提升文本价值取向 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 《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 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逻辑关联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课程范式转型与教学走向解放 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逻辑关联(二) 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逻辑关联(四) 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 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的创新设计 源于文本,超越文本──阅读教学价值取向引导的文本策略 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论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语文培养创新精神的研究 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狐假虎威》教材解读:也说“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 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四)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二)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五)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一)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以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推动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生的价值 价值的真谛 生命的价值 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刍议 对比感悟 提升文本价值取向──《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对比感悟 提升文本价值取向──《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人生的价值 落实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改革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竹子的价值 对比感悟 提升文本价值取向──《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创新型教师与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 创新型教师与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 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训范式转换 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策略_语文论文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在和谐中生成,在和谐中飞扬──阅读教学价值取向引导的师生互动策略 解读新课程下的“大语文教育” 幸与不幸──《祝福》的人生价值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蝉的药用价值 西游记的价值 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试题的创新设计(教师中心稿) 从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发现教学的价值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飞向太空的航程》词语解释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3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飞向太空的航程》词语解释 语文课的创造思维训练 王鼎均散文的情感模式与精神历程 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 石榴的科学价值 石榴的科学价值 鲁迅的当代价值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试论语文素养的背景意义与现实价值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试从修辞的创新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语文论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评价误区_语文论文 创造美的天地 放飞个性之梦 中学语文教学中美的挖掘与创造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