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

小编: :admin

摘要: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传统课程观和现代课程观之间具有四方面的差异。课程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产生重要影响。实现课程观的转型,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不同的课程概念往往隐含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并导致不同的课程存在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如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的思考和解答。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对历史上两种根本不同的课程观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就它们对新课改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课程观的转型及其比较

在各式各样的课程定义中,有两类看法最为流行、最为典型。一类是把“课程”定义为“有组织的教学内容”“书面的学习计划”或“预期的学习结果”。例如,在斯宾塞(H.Spencer)的眼里,所谓“课程(curriculum)”,即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在塞勒(J.G.Saylor)看来,课程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系列学习机会的计划。[1](12)在北美国家,课程还被广泛地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另一类是把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历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与体验。这一类看法源于杜威对教育的定义(如“教育是经验持续不断的改组与改造”“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并为其他学者所继承。例如,美国学者卡斯威尔(H.L.Caswell)、坎贝尔(D.S.Campbell)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谢泼德(Shepherd)和雷根(Ragan)以为,“课程由儿童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不间断的经验所组成”。[1](12)日本学者佐藤学也持类似的看法,“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2](98)其他的课程定义大都介于上述两类看法之间。至于我国的情形,绝大多数有关教育的辞书、工具书、教材对“课程”的定义大同小异、趋近一致,基本上都是把课程界定为“教学的科目”及“功课的进程”(这里所讲的“进程”主要指教学科目或内容的学习次序与时间分配)。由于第一类课程观符合常识,易于理解和接受,加之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愿意接受这种课程观念,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种看法还是根深蒂固,占据着主流地位。鉴于这种情形,笔者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将第一类课程观称之为传统课程观,将第二类课程观称之为现代课程观。

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两种课程观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作为名词使用的课程与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

无论是把课程界定为“教学的科目”“内容”,还是“学习计划”或“预期的学习结果”,事实上都是把课程当作名词来使用,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经验”,则明显地倾向于把课程当作动词来使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英文中,“experience”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其典型的含义是“经验”“体验”“经历”或“阅历”,这可算是一个证据。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杜威对“经验”的解释。在杜威看来,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同时包含主动的因素和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和“行动”;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行动带来的)结果”,两者的联结构成经验。[3](153)杜威进一步指出,经验不同于单纯的活动,它还包含着思维或反思。“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3](158)根据上述两点理解,杜威进一步指出,“经验即实验”。[3](289)因为“实验”同样包含着“尝试”,包含着对实验结果的“承受”,而要识别实验尝试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同样需要“反思”。在这里,无论是“尝试”“实验”还是“反思”,都是动词,不是名词。可见,在杜威那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动词。

(二)知识本位课程与经验本位课程

把课程理解为教学的科目与内容,和把课程理解为学习的历程与经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前者强调学科知识(间接的、逻辑化的经验)的价值,后者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这里无意就间接经验(学科知识)与直接经验的价值进行对比,只想对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进行对比。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就这两个概念作一个限定。这里所讲的“知识”,主要指那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认识、信念或行之有效的做法;这里所讲的“经验”意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认识与心理体验。根据这种界定,笔者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区分为以下几点。1.知识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经验(或体验)则不仅仅是个认识的问题,它常常渗透着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2.尽管从终极的意义上讲,知识源于经验,是对个体经验的抽象与概括,但个体原始经验一旦被概括化、符号化,上升为“逻辑化的经验”后,它的性质就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即从原来具体、鲜活、有生气的东西,转变成为某种抽象、概括而理性的东西。3.一般来讲,能够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最好能够加以普遍化和形式化,而经验则通常是主观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4.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知识是公共的、可直接传递的,而经验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类似于英国学者M·波兰尼所讲的“默会认识”),很难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从一个人直接传递给另一个人。

(三)预成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

所谓预成性课程,即是把“课程”看作是在教学之前业已规定好、计划好、编制好的某种现成的东西,如“课程计划”或“教材”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预定的“结果”或“产品”的形式而存在,这种课程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生成性课程”则不然,它把“课程”看作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建构起来的某种东西,如学习的“经验”或“体验”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活动”或“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因此,这种课程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

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课程不是在课堂之外先于实践就规定好的,而是师生在从事创造性的课堂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一说法感到茫然不解,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就生成性课程的性质与内涵再作一解释与说明。

在笔者看来,要把握“生成性课程”的性质与内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必须把“课程”当作动词使用,看作“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与体验)的总体,才能理解课程的生成性。若把“课程”当作名词使用,理解为“教材知识体系”,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生成的课程。2.生成性课程并不排斥“教材”的使用,只不过它对“教材”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在预成性课程中,“教材”就是课程本身,而对生成性课程来说,教材只是供学生建构、创造学习经验的一种媒介、素材或工具。同样,生成性课程也并不排斥教学“计划”“方案”的使用。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或“方案”,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有”中生“有”。这里所讲的“有”不仅仅包括“教材”“教学活动方案”,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的了解,对学生行为意义的敏感与理解,对普遍性、长期性教学目标的宏观把握等,这些都是生成课程的基础。3.仅有“预设”,不见得就有良好的“生成”,课程的动态生成(也即有价值的学习经验的获得)是有条件的。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既不取决于教材上写了些什么,也不取决于教师教了些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取决于学生是如何与教材、教师、同伴及周围的环境交往互动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具有充分的交往互动(特别是对话与交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学习;学习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时候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的创造。4.对于课程的生成与创造而言,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取决于“教学设计”或“教学预案”的质量,但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预案”有多么完备、教师对教学的准备有多么充分,都取代不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所谓“教学机智”的运用即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在教学中,存在许多模糊的、不确定的灰色地带,影响学生学习的许多变量是教师控制不了的。这看起来是个弱点,其实是个优点,因为它为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自主创造留下了空间。

(四)教的课程与学的课程

把“课程”定义为教学的“科目”“内容”或“计划”,这显然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课程,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学”的课程。在这里,“教”的课程与“学”的课程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1.教的课程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教定学”,教师支配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现实的课堂生活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现象的普遍流行,即是这种状况的反映。在这里,学习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而学的课程则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爱好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学定教”,主张学习者支配自己的学习,也即教的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教的法子应根据学生学的法子。2.教的课程往往是预设的、计划的课程,它侧重于考虑教师应当教什么,而学的课程是学生实际经历、领悟和体验到的课程(包括正式的、计划的课程和非正式、非计划的课程),它侧重于考虑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教的课程”往往混淆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以为教师教的东西就是学生要学的东西或能学会的东西,其实二者常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学生实际上学到什么,不仅仅取决于教材,还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准备状态。3.教的课程是以预定知识(也即制度化知识)的掌握为核心的制度化课程,它往往表现为课程计划、各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谓制度化知识,也就是被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的、具有明确结论的、可以明白无误地传递给儿童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的习得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所以,有的学者又把这种课程称之为“传递中心课程”。与此相对照的是,学的课程是以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的获取为核心的课程,由于学习经验的获得不可能靠教师的单向传递与灌输,只能诉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因此,这种课程是一种“对话中心课程”。[4](22-29)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影响_语文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 简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对语文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谈知识观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论课程范式转型与教学走向解放 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应转变的四个观念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试论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件的审美效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 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海燕》说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梦对身心活动的影响 正确认识“语文新课标”的影响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二) 新课改下阅读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一) 话题的结构对作文的影响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新课改口语考试的思考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新课改呼唤新作业观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走向精彩--新课改论文_语文论文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_语文论文 梁启超对儿女的教育与影响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教学设计对课堂效果的直接影响──《落花生》一课的案例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新型电影 面对新课程改革,高段教师应做些什么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课程改革的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九:学生真的“两极分化”了吗?_语文论文 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对新课程语文对话教学的反思和构建 片断训练的类型及其教学_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程高考与我们的对策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对新课程语文高考的初步设想 浅谈对课改的认识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激活美术新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浅谈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 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和教师角色转换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论文精品 张掖铁路学校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教案《海燕》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陶渊明的影响 《荷塘月色》的教学对高中新课程的启示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 多媒体技术在学校的应用及影响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