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拒绝遗忘:科学总结20世纪中国经验的第一步

小编: :admin

(一)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中国与世界都是不平常的。20世纪的世界,经历了空前的历史大动荡,大变革。三大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韩战、越南战争,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世界殖民帝国的瓦解,民族独立国家(所谓“第三世界”)的兴起;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危机,瓦解与变革,都极大地震动与改变了世界。而中国,在这三大事件中,都处于历史旋涡的中心地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以阿冲突除外),整个国家、民族、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在内),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中国经验”。这个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的后发达国家,如何对内反抗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经验;另一是以探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心的所谓“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试验。可以看出,这两个方面的经验与试验,都是以西方作为参照的:既包含了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反抗,也包括对西方经验的引入与借鉴,批判与摆脱。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同一时期其他东方国家(日本,印度,韩国,等等)的参照:由于有着相似的处境与任务,相互间的影响与借鉴是更为显著的,但其差异也是鲜明的。因而我们可以说,20世纪的中国经验,既与20世纪西方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确实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另一种”经验,是中国人民一个世纪“走自己的路”的努力的结果,其特殊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在创造自己的经验过程中,产生了真正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中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孙中山,鲁迅与毛泽东;可以说,20世纪的中国经验,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思想与著作中,不管人们对之作出怎样的评价,他们都是研究与了解20世纪中国不可忽略,绕不过去的“世纪遗产”。

但作为一个经历了这段历史的中国人,在对20世纪作历史总结算时,却不能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尽管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开始了经济的发展;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收获与付出的代价绝对不成比例。面对一个世纪以来流血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无数仁人志士,中国的有着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并由此引起深刻的历史反省。这就是说,所谓20世纪中国经验,对于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是包含了惨重的历史教训在内的,不仅有光荣、美好的记忆,更有充满屈辱与痛苦的记忆,其中就有“反右派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些不堪回首的带血的记忆。历史的正面与负面难解难分地纠缠为一体,人们不能不以十分复杂的态度与心情面对它,甚至会有不知所措之感。因此,尽管人们并不否认总结20世纪的中国经验的重要性,但却像一个“烫山芋”一样,谁也(不愿?不敢?)去碰它。

这样,近二十年来,尽管中国的思想、学术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这样的世纪中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却始终是少有人进入的领域,甚至是一个禁区。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思想学术界的最大失职,这是一个必须偿还的历史欠账。

而且我们要追问:这历史的“遗忘”是怎样产生的?

……

面对强制遗忘,应该说中国的学术界还是作了极其艰苦的努力,在夹缝中寻求生存,这些年陆续出版了关于反右运动、关于文革等的回忆录,以及少量的研究文章和专著,算是恢复历史记忆的一种挣扎吧。但关于20世纪中国经验的研究始终未能更有力地推行,恐怕也有知识分子自身的原因。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是中国的一些学者至今还没有摆脱“非此即彼,不是全盘肯定,就是全盘否定”的二元对立的模式,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处理如此复杂的20世纪中国经验时,就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或者更为重要的是,最近二十年,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或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却恰恰忽略了“现代”(20世纪)与“中国”,即使讨论现代中国学术与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

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全民族的遗忘。它意味着历史的教训没有被吸取,导致历史错误的观念与体制的弊端没有得到认真的反省和清理,历史的悲剧就完全有在人们无法预料的时刻,以人们同样无法预料的形式重演的可能;而真正有价值的中国经验,也会在这样的集体遗忘中被忽略,从而导致思想与精神传统的硬性切断,人们不能在前人思考已经达到的高度上继续推进,而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从头开始,这应该是中国现当代思想始终在一个低水平上不断重复的重要原因。这背后隐藏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至整个民族发展的危机,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感到忧虑的。

于是,就有了“拒绝遗忘”的呼唤。

这应该是科学总结20世纪中国经验的第一步。

    相关推荐

    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 20世纪的伟大发明 20世纪中国为何缺少学术思想大师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 刘姥姥五进贾府的经验总结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高分经验:2017中考语文高分5大方法总结 学会拒绝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第八单元《车的世界》教学总结 2018年春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经验 从小就要爱科学——《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教案) 《车的世界》课堂总结 纪念曾经 为了不忘却 第一次系统的总结 语文课改经验总结——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课改经验总结————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冰心:十世纪中国文坛一盏不灭的灯 “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实验总结 《体育世界》教学总结 《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 《学会拒绝》说课稿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 20世纪中国大陆特大地震 生动活泼扎实高效——周巷镇识字教学经验总结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呼风唤雨的世纪》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总结课 好课拒绝 “ 彩排 ” 中华世纪坛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世界遗产在中国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中国结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中心及结构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总结 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 应对水危机──中国城市的跨世纪之战 新课程拒绝洗脑 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吃水不忘挖井人》课后总结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借鉴国外经验改进我国语文教学 《小燕子进步了》教学总结 “悲愤欲绝”中“绝”、“与世长辞”中“辞”的意思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中国篇)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中国篇) 中国结的教学教案 借签国外经验改进我国语文教学 《中国结》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同步练习 高中文学常识总结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被人们遗忘的乞丐──于勒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反思体验 三年级教案: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21世纪高中教育的理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结构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下世纪中国准备先登月球后登火星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 《难忘的一课》课文结构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一年纪上册第六单元测验卷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 教科版《奇特的遗嘱》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结》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说课稿 《中国结》教学设计 “拒绝零食,杜绝垃圾”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结》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心思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一练 《中国结》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实用能力培养”实验总结_语文论文 吴嘉纪:绝句 《中国结》教学设计 《中国结》教学设计 巴老和一个世纪 《学画》经验交流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_语文论文 畅想二十一世纪 《白鹅》一课教学总结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