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

小编: :admin

2、我们用什么来创造

2.1“无中生有”和“有上生新”

明确了创造性阅读主要是“创造”新的“阅读素养”,那么我再来讨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用什么来创造。先从陈老师使用的两个概念说起。请允许我再一次引用陈老师的论述:“关于‘创造性阅读’。创造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中生有’,包括一些较‘离谱’的活动,二是‘有上生新’,即在原基础上作修改补充,变成一样充满个性色彩的东西。创造性阅读也如此,学生既可以原文为基础生发出一些新见解和感受,也可以从原文中得到启发,给原文中的人物形象创设一个全新的结局。”(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4期)这里的关键,是关于“无”的解释。从陈老师的阐释来看,这里所谓“无”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零”,而是对原文的一种态度。如果“以原文为基础”,这样的创造不属于“无中生有”而属于“有上生新”;如果“从原文中得到启发”,这样的“创造”就算是“无中生有”。

于是问题集中到“以原文为基础”和“从原文中得到启发”这两个表述上了。不排除这里有表述不清的情况。但我们揣摩作者的意思,似乎可以把“以原文为基础”理解为是“从原文出发”。如果这种理解没有违背作者的原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换一句话说:如果“原文”是直接参与了“创造”,就属于“有上生新”;而“从原文中得到启发”,则似乎可理解为“从原文中找一些踪迹”。如果这种理解没有违背作者的原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换另一句话说:如果“原文”只是提供一些“由头”,那么就属于“无中生有”。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陈老师要讲的其实不是“无”和“有”,而是“有多少”、“有什么”。“有上生新”的创造,原文有更多的参与;原文参与进来的,是原文“基础”的东西。“无中生有”的创造,原文只有更少的参与;原文参与进来的,可能只是一些次要的、“踪迹”性的东西。

2.2用文本中的什么来创造

应该指出,陈老师并没有对文本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陈老师坚守了“阅读”的底线:她并没有抛开文本、不要文本来创造。这与当前最激进的所谓“另类阅读”(孔乙己是因为偷光盘而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特意把她绊倒等等)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换一句话说,陈老师是承认文本在创造中有某种作用的。她的观点是:在原文“基础性”内容上生发出来是“创造性阅读”,从原文“非基础性”内容上生发出来也是“创造性阅读”,并且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我承认作为“一般性社会阅读”,撇开文本的基础性要素、而只是利用文本中的一些次要的东西“创造”出与原文没有本质联系甚至没有任何联系的新东西,也是有意义的。比如有一个人从“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中读出了“人穷但要诚信否则连酒都没的喝”的道理,这当然可以(这是一种新的人格修养);有人读了《孔乙己》然后用“孔乙己”为自己设计的“长衫”注册商标,则只要工商局同意也无可无不可(这是对《孔乙己》的新的知识价值的发掘)。但是,这里所讲的“有意义”,和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读了《孔乙己》后明白“人穷但要讲诚信否则连酒都没的喝”的道理,也不是为了让学生读了《孔乙己》后设计“孔乙己”商标的长衫的。

我与陈老师的分歧是:第一,我认为,创造性阅读教学应该创造新的“阅读素养”;第二,创造性阅读应该在原文“基础性”内容上生发出来的。陈老师的“孔乙己告状”,第一,它创造的不是“阅读素养”,有“忘本”“失魂”之嫌;第二,它不是用文本中“基础性”的内容创造出来的,有“微言大义”“牵强附会”之错。

2.3所谓“基础性内容”指的是什么

2.3.1到这里我总结一下我的思路:一方面,我把阅读分为“一般性社会阅读”和“教学性阅读”;另一方面,我把阅读中的“创造”分为从文本“基础性”内容出生发出来的创造和从文本“非基础性”内容生发出来的创造。我的观点是:“一般性社会阅读”也许可以从文本的“非基础性”内容出发,创造与文本没有什么本质联系甚至毫无联系的东西;但“教学性阅读”,则必须从文本的“基础性”内容的内在逻辑出发,读出由文本的基础性内容内在逻辑所规定的可能性中的东西。我们还是以《孔乙己》为例,另一位老师的课例提供了正面的例子,他的学生读了《孔乙己》后创造出来的三个“新作品”分别是从孔乙己的精神来源(四书)、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孔乙己的根本出路这三个方面展开他们的创造(参见俞建科《咬定文本不放松》,《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2期),这三个方面都涉及到《孔乙己》这篇作品的“基础性内容”,因而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创造性阅读”。

2.3.2我之所以对“一般性社会阅读”和“教学性阅读”作出这样的区分,理由是:“一般性社会阅读”与“教学性阅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行为。“一般性社会阅读”的出发点,直接就是提高人的一般文化素养,这也几乎是唯一目的。只要提高了自己的一般文化素养,包括增加自然和社会知识、丰富人生体验和提高人格修养,创造过程也就完成了,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文本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或者竟只是一个“由头”。一方面,创造了,文本也就可以“用过即扔”;另一方面,这个创造,也不管它是从文本中的哪一点作为引子或“由头”,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是不是由文本而来,不决定“一般性社会阅读”的质量,因为它的目的本来就不在文本,无关文本,它的标准只在阅读后创造的“结果”本身的好坏深浅上。但是“教学性阅读”既是“创造的阅读”,更是“阅读的创造”,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性阅读创造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当然与人的一般文化素养有关,但“阅读素养”之所以是“阅读素养”,它的核心、关键,是人的一般文化素养如何向文本敞开,以及它如何有效地接纳和介入到文本的内在结构之中。总之,“阅读素养”是“关涉到文本”的素养,是做好“与文本结合”这件事的素养。因此,阅读素养的高低,决定于也表现于它与文本的哪一层面“结合”“关涉”,决定于也表现于他从哪一层面上有效接纳和介入文本的结构。与文本更深层面、更基础层面的“结合”和“关涉”,则能创造出更深厚、更丰富的“阅读素养”。

2.3.3当然,我们需要对“基础性内容”作一种更明确的概括。我在这里以《背影》为例试着归纳以下三点:一是环境(背景),二是结构,三是逻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不是写到了父亲爬过铁轨的“事件”呢?是写到了;但有的学生“创造性”读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则完全脱离了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因为规则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制定的,此时此地的“违反”可能彼时或彼地却“不违反”。第二是看结构,看“父亲爬铁轨”这一事件要素在《背影》中与其他事件要素处在一种什么关系之中,它们是构成一种“亲情结构”呢还是构成“违规结构”。比方“买桔子”与“爬铁轨,如果写父亲买桔子时趁卖主不注意偷偷地往自己的口袋里塞了两个,然后再描写”爬铁轨,它们之间可能构成一种对父亲的否定性结构关系,由此我们读出“爬铁轨”是“不讲文明礼貌”、“违反交通规则”也许是有可能的。第三是逻辑,如果我们把“父亲爬铁轨”当作“违反交通规则”来理解,那么与文本中所描写到的其他情节有没有逻辑冲突呢,与作者的创作动机有没有逻辑冲突呢?艾柯曾对诠释学提过三条原则,分别是:“简洁经济;指向某一单个的原因而不是诸多互不相干的杂乱的原因;与别的证据相吻合。”这三点,都是从逻辑这个角度来讲的。

2.3.4创造性阅读,是以承认文本的可变性、未定性为前提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文本的背景、结构和逻辑,则是客观的、确定的。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思想感情、社会知识来补充、改造、创新那些可变性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引导、鼓励学生理解、读懂文本中那些确定性因素,并且在二者固有的张力中达到一种既以我为主、又开放接纳,既思接万载,又内外补充,既情感激荡又思维慎密的阅读境界。这样的创造性阅读,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本前提,避免了绝对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沼,也避免了教学实践中的任意性倾向。

    相关推荐

    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1 创造性阅读的底线 语文阅读的恒定性与创造性的探究 浅谈创造性阅读 落实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创造性阅读模式及运用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_语文论文 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践和思考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创造性 浅谈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培养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创造性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培养悟性 展示灵性 显现创造性——《荷花》课题实录片段与评析 “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个性 中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探索人脑的创造性思维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 灵性与理性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综合实践课引发的理性思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_语文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网络环境下创新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对教师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认识 创造性作业初探 兴趣开启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 创造性思维训练 要体现学科个性特征 创新,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对非理性教师管理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晨读改革的创想与实践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语文课创造性思维训练一例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造句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语文论文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_语文论文 巧抓思维个性化 读出阅读个性化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解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 《山市》中创造性想象的学习 也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与创造性备课论文精品 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艺术 双向问题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世界性喜剧的创造者──伏尔泰 20 《山市》中创造性想象的学习 还原阅读材料的完整性和课堂的真实性 阅读:创造力的摇篮 批判、创造性阅读小议──《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手记 世界性喜剧的创造者──伏尔泰 创造美的天地 放飞个性之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追求创造性民族文化意识 五年级教案:《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教师如何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创造性想象作文写作设计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自主阅读与主体性发展研究──在自主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鲸》研究性阅读教学例析 《鲸》研究性阅读教学例析 让阅读启发创造 祥林嫂的性格分析 精彩在于“生成”——试论非预设性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教育理论的属性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功能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品析性考点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林黛玉性格分析 如何落实课文后的实践性作业 “个性化阅读”的体会 《大自然的语言》反思性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的几种类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开展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创造性语文学习的一种范式——故事创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