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小编: :admin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获得真正的认识之前,人们必然会在已知的错误认识中徘徊。”可是语文教育总是处在这种徘徊的境地,这就让语文教师觉得很尴尬。其实,世上本不存在完美的教育,教育只能是不断地趋向于科学,人们对教育的探索也必然是一段曲折的经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课标所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仍不容怀疑,虽然它的理想化色彩还显得太浓,操作起来还会有不少困难,甚至其中的一些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还很难调和,但它终究引领了教育的未来——可预见的未来。

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但是,有这样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问题1:新课标的出台是否预示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革命?

回答:新课标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界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它必然会带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但“课堂教学革命”的提法不够恰当,因为课堂教学从来就没有,也不需要革命。课堂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决不能失去理智。

问题2:新课标突出强调“合作学习”,对此应如何看待?

回答:“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目前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讨论、分组越来越流于形式。要知道,形式上的分组不等于合作,形式上的讨论不等于探究。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与思维训练强度,才是评价学生参与水平的标准。有时候,课堂也需要沉默,沉默也是一种学习。语文教学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

问题3:“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一段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回答:给学生真正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学习是高层次的尊重,它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同等重要。

问题4:如何看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回答:“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并不对立。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并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问题5:“阅读优秀作品,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与多媒体的使用是否存在矛盾?

回答:两者并不存在本质冲突,但有一个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即课文的漫画化。多媒体运用不当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倒霉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问题6: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

回答:教学方法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关键是教师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就某些内容而言,讲解未必不好,但讲解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内容。采用哪一种或者哪些种教学方法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问题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一提法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回答: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性质认识并不清楚,以至于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常常被处理成一堆知识的碎片。钱理群教授强调:语言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学习语言,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因而,阅读教学中多重交流显得格外重要。

问题8: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问题?

回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时间。具体包括:教师要给学生熟悉课文的时间,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要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时间。

问题9:正在解读新课标或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实践的老师应注意什么?

回答:认真实践,不炒概念,不弄玄虚。

问题10:新课标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回答:新课标对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成长没有捷径,入格、合格、出格是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许多辛苦。

问题11:新课标强调“感受艺术与科学中的美,提高审美境界”,“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如何才能落实?

回答:“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应当广泛涉猎,让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为语文所用。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说过:“一个仅仅是几何家的人跟机灵的工匠没有多大差别。” 德国化学家希腾贝尔强调:“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正懂得化学。”语文教师同样如此。其实,不难发现语文与音乐、语文与书法、语文与绘画等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问题12:就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师与其他科教师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语文教师更要锤炼语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而语言是沟通的最主要媒介。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活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做到意美(有内涵)、形美(使作品中的形象立体化)、音美(节奏与抑扬)。

问题13:有专家指出“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回答:18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这样一句话:“事物的美存在于思考者的心中。”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教材,语文教师一定要有独立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教师首先就要有一双善于从教材中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处美来”(罗丹)。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问题14:面对新课标,语文教师在心理上最需要做什么准备?

回答:“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汉·韩婴《韩诗外传》)。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的期望都很高。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期待同样很高——“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在中小学阶段遇到一两位好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启迪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影响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语文教育门外谈》——北京大学钱理群)因而,教师更应树立起肩负使命的信心和勇气,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尽快适应、积极实践、努力创造。

    相关推荐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预设”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随时教学”初探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怎么考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的探索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试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个不等式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_语文论文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三)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从转变中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检测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解读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训范式转换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观下的目标解读 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一)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二)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