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小编: :admin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在义务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加强,得以突出,无疑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义务课标仅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有专家指出,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参见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在不少课堂上变成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自说自话,教师不敢“对”,不愿“对”,或“对”不上。在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戏说”“歪批”时,有的教师仍然“不作为”,并没有尽到“引导者”的责任。针对课改过程中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温欣荣先生提出“陌生化阅读”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尝试,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恢复教师主体地位、扩大课改成果都有一定意义。

创作陌生化:作家的秘密武器

温先生指出:陌生化,本来是文学创作上的概念,最先由俄国理论家提出。我理解其实质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典型化有相通之处。别林斯基曾指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即“熟悉的陌生人”。按照文学“再现”生活的理论,艺术源于现实,文学源于生活。按照文学“表现”作家情志的理论,文学又高于生活。歌德曾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为这种较高的意旨服务。”(《歌德谈话录》)文学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像镜子一样完全不走样地真实地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还要以作家的心灵之光照亮周围的世界。不管是“再现”的作品还是“表现”的作品,都是由作家所创造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也不同于主观世界。作家在创造这个虚构世界的创作过程中,“陌生化”是一种重要的法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这首人们熟悉的元曲小令,就成功地运用了“陌生化”的创作技巧。诗中旅人看到的景象,也许还有老树旁的小树,枯藤旁}藤,人家周围的翠竹,屋顶上的袅袅炊烟等,但翻舍弃而不摄取,只选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这两组冷色调的意象,勾画出凄凉的晚秋图景,与小桥流水人家这组暖色调的意象与之对比,引发出思归的无限愁思。诗人的精心选择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境,使读者也为之断肠拊膺。

文学写作之所以称为“创作”,因为都是作者胜前人也超越自己的创造成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都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陌生化效果,务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震撼,于是常常运用陌生化的法则来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类。扁平人物性格单一且少变化,作者往往用夸,漫画化的手法突出其某一特征,如阿巴贡的吝啬,答尔丢夫的虚伪,沙和尚的憨直,刘姥姥的愚钝等。圆形人物性格复杂丰富,有多面性、多层次性和发展性。成功的圆形人物往往成为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典型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 ,就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这一个”,是不可重复的独特的个性人物。这类典型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是丰富性与特征性统一,又是独创性和深刻性的统一。因为阿Q 身上生地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所以这个形象一出现,许多人都以为在影射自己。其实,阿Q 正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到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说穿阿Q是用陌生化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

同理,《窦娥冤》中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誓愿的应验,《雷雨》 中不期而至、毁灭罪恶家庭的雷雨,乃至现代主义作品《变形记》 中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 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幻觉,《 等待戈多》中那个莫名其妙的戈多,《百年孤独》 中那些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也都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来表现作家的思考和感情。可以说,陌生化是作家创作时吸引读者眼球的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

    相关推荐

    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不应该被教师“陌生化”的形象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信任陌生人 用陌生的眼光观察 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 陌上桑 语文创意教学,从对文本陌生感的关注开始 陌上桑 《陌上桑》 陌上桑 高考现代阅读例文解析: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不和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陌上桑 学生习作:绿化家园,从我做起 《荒岛余生》·批注·个性化阅读 用教育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口语交际《陌生人》教学设计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不和陌生人走 习作教学生活化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中闪光 强化阅读教学 注重学生评价──《生命生命》教学案例 强化阅读教学 注重学生评价──《生命生命》教学案例 语文暑假作业陌上桑 用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之我见 让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熟读内化 超越创新 《陌上桑》(七年级上册) 导学案:《陌上桑》 引领学生走进个性化阅读几点做法 巧抓思维个性化 读出阅读个性化 学生习作:大森林的变化 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后进生转化工作点滴谈 《化石吟》阅读答案 陌上桑练习题(含答案) 学生评价五化 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教案教学设计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个性化阅读”的体会 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转化自卑生 《化石吟》生字注音 转化差生的思路 生肖文化趣谈 蛇 从中韩学生的作文看中韩文化的互补与融合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 优化作文评价呵护创作激情 浅谈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应突出生活化 生活,个性化作文的源头活水 “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 优化语文实践功能 开发学生创新素质 谈学生个性化培养 让个性化朗读 使学生提升自我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张锋《化石吟》原文阅读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 《藤野先生》优化测控 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高二文化生活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一生物教案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及反思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一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一 写作请从阅读始 写作请从阅读始 优化学生合作学习──由沙丽老师的语文课《鲸》想到的 浅谈如何评价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三步曲 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意蕴 阅读教学的批评化追求 个性化阅读教学三步曲 九年级语文优化阅读题 《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生命》拓展阅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张鸣:标准答案化生存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智取生辰纲》强化练习 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化石吟》导学案(学生用) 语文“课本”从“书本”到“生本” 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案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组词看生活的变化──《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