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小编: :admin

非常有幸到无锡来与各位同行交流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关想法。今天我选择的话题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所以选这个问题,因为一方面可以结合我的专业,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体会。另外一方面,也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我所涉及的问题,都与课程里面的理念问题、性质地位问题、阅读教学等好多问题相关。

第一个问题,谈谈小学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加强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几个月前,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一次会议上曾采访过现在几个实验教材的主编,也采访了几位课程标准研制小组的成员,同时间我:从你们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实验教材,跟过去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对这个问题没准备,就临时凑了些想法,都是原则性的。

我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强人文性,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文性。第二,现在的实验教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性。自主性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材的编者是蹲下来看孩子,跟孩子平等对话。所以,教材的编写语言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换。第三,教材体现了它的开放性。我理解的开放性,是教材的助读系统,特别在思考和练习中,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追求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联翩,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我讲的这几点是每个教师都能概括的,但也是我当时对实验教材的真实想法。苏教版教材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有一句佛教用语是“广积善缘”,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们积极和各地沟通,就像是亲戚一样,江苏的同志走往各地区,各地的同志到江苏来,在建立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在“人和”的基础上,带来了苏教版教材今天的大好局面,带来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好局面。我今天在这里不是给苏教版教材做广告,是说我的心里话。

刚才,我说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我说了“三个性”,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要做到脚踏实地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问题。我们的一些老师缺的是什么?最缺的是什么?不是方法,不是教学技术,缺少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我们的语文界曾经有两个口号。一个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

前,什么东西都政治化;语文也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当时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我非常赞成。但接着又来了一句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这句话我就不敢苟同。语文和文学之间有什么严格的界限,我说不清。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没有文学性,那就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什么不好呢?我昨天下午听了四节课,有阅读课,有练习课、识字课,以我的眼光看来,这四位老师上的课,都是文学课,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我认为,语文课上得有文学性才是好课。昨天第四节课是练习课,就五个字,要求根据象形文字来画想象画。有一个小孩画的太阳,它的光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是波状的。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太阳烫了头发。多么好的一种奇思妙想啊!是现代诗人的美妙的诗句。我们通过语文课,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就是激发生命的灵性啊!从这一方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诗

人!因此,我的理解是:不要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划清界限,语文课和文学课是划不清界限的;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

因此,又引出了我的理性话题,这个话题是:在小学阶段加强文学教育是由语文课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去有的大纲是只强调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而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到去年公布的小语大纲方予以明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大进步。怎么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打个比方: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工具性,另~面是人文性,任何一面都不可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统一的事物。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目标”和过去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总目标里,我们特别强调: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过去大纲都没有表述过的。涉及到文学作品,我们提出: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语文修养;发展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包括什么呢?绝不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方说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像我所说的这些因素,哪

一个方面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呢?都离不开,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所以,小学阶段语文课虽然读不到大量的文学名篇,但每篇课文都充满着文学艺术,至少我看到苏教版教材就是这样。读了苏教版教材,我得到这样一个总的认识:文学教育可以促发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呼唤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包含着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生发展,文学素养是中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问题,说说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加强文学修养

在实施语文课程时进行文学教育,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和审关性之间的关系。

从我的认识来看,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反过来讲,当一个孩子比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以后,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就不成为语文课。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用专业工具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有用的工具和和谐发展的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他就讲,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要使学生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使学生对真善美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就是对真善美境界的真实追求。所以,就人的各种素质而言,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跟真善美相联系的是什么呢?是文学素养。它是人的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强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除文学,结果上成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的语言训练课。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给今天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不爱读语文,讨厌语文。在这一点上,苏教版教材给我非常深的体会。我这样概括:苏教版教材遇到工具性教学内容咋办?把它人文化。这是我读了苏教版教材后的感想。有的老师说汉语拼音是“拦路虎”,孩子学起来苦不堪言。苏教版教材搞了“情境图”。搞了“语境歌”,不就把工具性的东西人文化了吗?所以,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很有创造性,它是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的最好教材。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你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所以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实施文学教育,就是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标准中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如果前面是讲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的共性的。话,那么这就是讲每个人的特殊性。而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特别是人格的完善,从哪里来?都离不开情感的熏陶,离不开审美的材料对他的感染。很难想象,一个内心比较狭隘的人,一个情感非常枯竭的人,他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个性、人格、情趣、爱好等,这些做人的人性因素,不是一个小问题。一个老师有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老师就会对文学产生美感。而从某些方面说,文学是种美感的艺术。它也是将美的东西给人看,还是追求一种美,追求崇高。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终极目标。文学的目的是提高人、塑造人、进化人。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课若能充分地调动文学因素,在一种情感氛围中,在学术化的环境中,我想什么工具的目标、什么情感的目标,就更加容易实现。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要求有何不同呢?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到了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有些人有点误解:认为在基础教育里强调文学教育,就是培养阅读欣赏能力。我认为这只能是部分目标,更重要的目标不是在阅读能力本身。因为,文学教育它必然和思维教育联系在一起。在这上面,文学教育本身有什么优势呢?它可以通过感受形象入手,经过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而悟到形象的内涵,它的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间,孩子的想象的灵感非常活跃,心灵的空间非常开阔,创造性的潜能最能得到激发。总而言之,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可以在文学教育中得到实现;离开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语文的工具性也好,语文的思想性也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变成单纯的技术操作和思想灌输,语文就不成语文了。

下面,再谈谈教师的阅读积累和转变观念的关系。

提起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这个问题,我们有的老师自然会想:我也想多读文学作品,但是时间不够,作业量很大,上课时间很多,还要接受各种培训,哪有时间读文学作品。阅读理论著作,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些当然是可以的,都有利于提高语文老师的文学素养。但我认为,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文学观念。我们国家过去比较封闭,造成我们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文学观念一直滞后,无法来解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无法培养情感、实现文学教育的综合功能。大致来说,20世纪以来,在文学观念的更新方面,主要是抓住了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以,一讲到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也不仅是创造文学作品的作家,还包括世界、读者。这四要素是个什么关系呢?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每两个因素之间都能发生联系,这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一方决定另外一方的。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对文学的看法,过去比较多的问题,是以世界和作者为中心。在我们国家,六七十年代特别流行。所以,我们就认为现实主义高于浪漫主义;杜甫就高于李白,因为他的诗都反映事实。到了后来,文学观念转向,从以世界和作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文本为中心。这是西方在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是八十年代流行的接受美学理论。文学是什么东西呢?首先是文本,其它因素是次要的;你要解读文本,就要细读文本,

文学的美感来自文本的自身,而不是其它。后来,又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包括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也包括后来其它对话理论。就我们来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都很重要,向我们展示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文学观念,是我们中小学教育需要的文学观念。这是个总体趋势。根据四个要素,我在这里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就“世界”这个要素来说,我们要关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所谓世界就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一个客体。世界是什么?人们对它的认识是越来越进步。外部世界是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人的眼界和胸襟也将跟着改变。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无论是教材编写,无论是教学,都要与生活相沟通。要开发语文广泛的课程资源,用我们课程标准的话来说,“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首先要建立大语文观念,因为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强调:文学不仅反映生活、反映世界,还是作家主体意识的产物。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注意整体的因素:作家的思想感情,读者在读文学作品时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陆游是个大诗人,他儿子想学诗,他教导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陆游想强调的是积累a作家写作品时依靠的是积累。学生读文学作品时也有个积累,我们叫前期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等等。孩子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深、越丰富,他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就越深刻、越丰富。所以我们就强调感性。昨天有堂阅读课《春笋》,课文里面有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唤醒”这个词,若在高中、大学,老师就可能对它进行艺术分析。但是在这里,对一年级的孩子就不能这样分析。老师采取的方法很好。他说:早上妈妈唤醒你上学时是什么感觉?让孩子用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投入到对文学作品文本的阅读中去。所以我说: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唤醒的感觉,我觉得这位老师非常伟大。他其实是唤醒了孩子们的心灵啊!我认为这就是调动文学因素。我再举个例子,老师让学生造句,有个孩子造句“地球围着太阳转”,就把他表扬一番;一个孩子造句“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就把这个孩子批评一番。其实“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就是他的生活积累,是非常感性的东西。这样的东西积累多了,对他阅读文本、感受体会文学作品,都大有帮助,所以我觉得是唤醒孩子生命的灵性。

另外,还有一个文学教育中的情感问题。我们都说文学是人学,创造文学作品的是人,文学表现的对象是人,文学作品是给人看的,是为了完善人、改造人。文学的功能你可以说出很多种,但最根本的功能是什么呢?其实是人的一种反思能力的表现。人通过文学作品来剖析、来分析人本身,然后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真善美的理想来改造人。因此,我们就要注意人的非常复杂的内心表现。但是我们过去的文学理念对人的感情往往简单化。我们归纳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什么思想,其实不是人的丰富的心灵反映,人的内心非常复杂。所以我说,哪~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课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苏教版教材有篇课文《牛郎织女》,分上下篇。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它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当然不会跟小学生讲很多,但作为老师,你的文学素养必须能够居高临下,你才能游刃有余。最早的牛郎织女可追溯到《诗经》,表达了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距离的,所以人类才有盼望的理想,并为了达到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奋斗。琼瑶小说《在水一方》又把它讲成爱情故事,我把他说成爱情捉迷藏,但它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写到了他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结果让一条小河给隔开了。对方是什么?是拿着鲜花的美女在对他微笑。他们相隔三步,却如隔沧海;小溪很窄,但心里的距离很遥远的,永远达不了彼岸。所以这样的内心情感非常复杂,是超越空间、超越国界的。如果这样的作品在课堂里让学生来读,老师千万不要给标准答案,因为文学作品是有丰富的文学内涵的。这样才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

我再讲一讲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

大家都认为文学作品有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反作用于内容等。其实,形式和内容两分法是错误的分法。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就像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的。读文学作品从什么方面人手?应该从品味语言人手。不是过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因为这个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用逻辑法,应该是品味语言,是使文学语言转化成头脑中的形象的过程,这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我们反对编教材时,在课文前加一大段课文提示、学习要点、学习本课文需要掌握什么等等。我们讲词、讲话讲段,实际上应该讲什么?应该讲语境!过去,我们就是不去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认同感,老师在那里讲解,代管学生阅读。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像我们江苏的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还有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他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形象人手,特别根据词句去想象画面。昨天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也有相似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要注意课文的形式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苏教版的实验教材在继承了修订版好的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创意:生字教学组成词串。我非常欣赏。我觉得现在的词串还不太多,这方面还得加强,小学生一定会喜欢,老师也喜欢教这样的识字课。你看这个“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杏花、梨花、桃花”,就是一例。为什么孩子对这样的生字会喜欢?奥妙在什么地方?奥秘首先不在内容,在形式。因为它押韵,这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其实它都是双音词,这双音词就是二拍子节奏,一个音部一重一轻,就这样配合起来,这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为什么二拍子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呢?因为这种节奏起源于劳动。劳动是通过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来一回进行的,所有的劳动形式都是一反一复的。这与人的呼吸、人的脉搏、人的生命是相呼应的。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是四言诗。四言诗就是两个二拍子节奏。一句两个词,就是两个二拍子节奏;而且这种节奏,对任何原始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正如音乐一样,它是人生理、心理基本的生命特征之一。所以这样的生字安排,孩子容易接受。还不仅如此。它所选的双音词,从文学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意象。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它既是客观的事物,但也有主观的感情在里面。当你在读“春风在荡漾”的时候,感情已经在里面了。几个词放在一起,用文学的观念叶‘意象并置”。如果把这三个词连成一个句子,里面就要加许多的虚词,就变成了线性排列,就逻辑化了。把这三个词分开,就切断了语链,词与词之间变成空白,这个空白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有待阅读它的人去填补它。北方的孩子在读“春天、春风、春雨”时,头脑中展示的画面与南方的孩子脑中展示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的书法。文学都是“无中生有”:空白的地方就有画;有缺陷的地方人在头脑中就去填放它,使它完整。这样的安排特别好,能激发和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工具性的目标,就是要认识这些词语,与人文性的情感投入、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这个生字教学就有综合功能。所以生宁教学也完全可以体现文学性。

下面谈谈文学与读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文本和作品不是一个概念,文本是作者创造出来没有被读者阅读的东西,它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没有人去读去看,所以这个不能叫作品。只有读者读了你这个文本,这个文本才能转化为作品。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创造的。一篇课文出来后给学生学、让教师教,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才转换为作品,这才有意义。因为这个文本转为作品的意义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文本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意了确定的一面,而忽略了不确定的一面。每个孩子阅读时都有‘朝待视野”,这个“期待视野”可以指这个孩子原来的情感,也可指这个孩子原来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指这个孩子独特的一种眼光,也可以指这个孩子在读这个作品时的心情、心境。在不同心境下读课文,感受、体会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期待视野”一定要重视。你要琢磨孩子的心理,从孩子的角度去思去想,这样才能与心灵对话。这个背景是什么?就是现在的“对话理论”。‘对话理论”认为作品与读者是什么关系呢?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的行为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个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那么老师与学生、课文与学生就是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有的人叫“双主体”。所以学生读课文,实际上就是去创造文本的意义。需要我在这里强调的是,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一定要重视。阅读是~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你这个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也可起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我们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谈话的方式,那种对话是老师根据参考书、根据课文,事先准备好结论。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对话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最后,强调一下加强文学教育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个是强调作品阅读一定要遵循整体把握原则。这跟过去有很大区别。整体把握有利于孩子的有所创造,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有位老师教波《狼和小羊》,学到最后“狼向小羊扑去”,老师问学生:这小羊死还是没有死?老师就是整体把握,引导学生想象结果怎么样。学生有的说猎人把狼给打死了;有的说粮太用力,跌到河里被淹死了……就是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说“羊死了”。这就是从整体上进行情感的导向的结果,他就会创造文本。还有一个就是要培养语感和重视积累的问题。积累就~定要诵读。诵读的效果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诵读必然有个情感投人,要沉浸到那种氛围中才行,反复体验、眼到嘴到、情到心到。诵读可贵的是个过程,是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多遍、熟读成诵的过程,若跟今天的主题联系起来,不就是熏陶吗?不就是品味语言吗?不就是让学生将体验文本的时间拉长吗?苏版教材的“读读背背’狱是诵读

专题,要充分利用它。你搞好了,就是个大课题就是对苏版教材创造性的运用。

由于时间关系,讲得不到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相关推荐

    浅谈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哪里去了 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哪里去了 语文素养论 论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王小明〗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观点 谈谈语文素养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写字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体会“语文素养” 解读“语文素养” 体会语文素养 谈语文教学中素质的培养 谈选修课时代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素质的培养_语文论文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浅见 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优化作文评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石 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_语文论文 新高考语文:考查语文素养 新高考语文:考查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盯住“语文素养”而非“考试”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顾云龙〗体会语文素养 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内涵,加强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语文论文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雪孩子》时想到的 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 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小学生语文素养积累】所属专题栏目是【】 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_语文论文 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浅谈在作文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_语文论文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_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_语文论文 蔡元培语文素养观探析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提高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注重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质 发掘母语魅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儿童绘画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 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我教《孔子游春》 试论中学语文教师之素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榜样 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做实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影视艺术修养_语文论文 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影视艺术修养 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谈谈小学寓言教学中思维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注重朗读指导,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之我见 培育语文素养 发展写作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体现现代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案:《怀素写字》 培育语文素养 促进主动发展 朗读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2_语文论文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下)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上) 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素质——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