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

小编: :admin

一名今年夏天考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谈及中学语文课时说了这样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文课至少不能让学生厌烦,不能让学生一无所获。同样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对我的影响真可说是天壤之别。初中时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样一篇能感动学生的文章,老师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只说:‘这是怀念母亲的记叙文,读后要弄清楚叙事要完整,有头有尾。’课就这样流失了,心中未留下半点痕迹。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讲一讲、轻描淡写地讲一讲与己无关的事。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教得激动万分,甚至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坦露在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在大难临头,精神濒于崩溃的情况下,母亲是最无私最有力的支撑和抚慰。两年过去了,老师唏嘘的神情和文中一个个形象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常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去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缺少了老师教《合欢树》的震撼。老师教课总要有点打动学生心灵的话啊!”

学生的语言很具体,也很实在。是对语文课的评价,是对语文课的怀念,也是对语文课的期盼。无个人好恶感情的纠缠,无丝毫功利色彩的阴影,是纯朴的,真诚的。谈到自己在语文课上受到的教育与感动,对老师充满了感恩之情。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语文课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境界,是雁过无声?还是感情搅动,留下不尽的思考?显然是后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凸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把语文教学的任务落到实处,课教得有情有义,有声有色。

动听:愉悦,快乐

教师授课常忽略“听”的环节。学生求知十分重要的是打开认识的窗户,善于用自己的眼睛,摄入种种物象,提高观察的准确度、精密度;与此同时还要用耳听,听真切,无差错,抓要点,梳条理,既储存,又舍弃。学生锻炼和提高听的能力,在求知过程中与“视”同等重要。语文课上学生看文本,看黑板上的书写,看画面,听教师的讲述、引导,听多媒体中播放的种种音响,实现特定的求知目的。许多事例说明,听的能力强的学生,会听课的学生,求知的质量比不善听的要好得多。于是就有个听什么的问题须研究。与“看”一样,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其次是怎样输送这些内容,怎样传送到学生的耳中,使学生有愉悦、快乐的感觉。学生有了这种感觉,对“听”产生兴趣,听的能力也会随着专心致志而日益提高。

教师怎样传递信息,诠释文本,怎样激发兴趣,引人入胜,都与教师的语言息息相关。语文课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是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是平板乏味,课堂沉闷窒息,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果的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往往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教师的语言应该有磁性的魔力,对学生有吸引力,牢牢吸住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动脑动心,在求知的海洋中搏浪前进。

教师语言的底线是必须清楚明白,不含糊其辞;通俗易懂,不诘屈聱牙。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课文中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学生中或各执其辞,或正误纠缠,教师要立即判断,不能含含糊糊,闪闪烁烁。语言是否清楚明白,很大程度取决于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符合逻辑。心里清楚,说出来才明白。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要明若观火,否则,就会东一鎯头西一棒,枝叶蔓生。说,就有“序”的问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按怎样的顺序排列,凡此种种,均须认真琢磨,训练自己思维的条理化。心明,言才明;思路井然有序,讲述就条分缕析。锻炼“心明”,可以促使“言明”。

要教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再深奥的知识教师也要善于用通俗的话讲出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区别,前者作用于人的听觉,瞬息即逝,后者作用于人的视觉,读的人遇有艰深之处,可反复阅读,仔细咀嚼,思索理解。因而,口头语言较之书面语言来说,通俗易懂更为重要。教师诠释性语言很有讲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照搬课本中的书面语言,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就失去口头讲析、评论的意义。语言能否通俗易懂,一是在“透”上下功夫,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懂得抓住哪个节骨眼儿一点就通。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就能深入浅出,讲到精要处,说到点子上。二是有赖于遣词造句的能力。要善于用最常见、最鲜明、最易听懂的有关词语表达情意,深者浅之,难者易之,生僻的、易有歧义、易引起误解的少用或不用。长句要化短,繁句要化简,多用短句,少用复句。有人习惯于外来语的句式,听起来诘屈聱牙,苦不堪言。

语言要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还得注意清除自己语言中的杂质。要坚持讲普通话,力戒羼杂方言土语,更不能加不三不四的时尚语、网络语,夹两句外语卖弄;要避免啰嗦,重复,“这个”“那个”等等的口头禅。语言芜杂,拖泥带水,犹如良莠齐生,把该表达的思维感情淹没在莠草之中,大大降低表达效果。清除口语中的杂质,净化语言,努力做到吐字准确,声音响亮,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学生听起来就愉快,接受起来就比较方便。

当前,教师语言要动听,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与愉悦,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语言的文化含量,二是语言的人文关怀。

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炼字炼句,有文化含量。教师如若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用来用去就那些可怜的有限词语,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真是如同嚼蜡,提不起精神,感到厌烦。语文课应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情意的魅力。典范、优雅、深邃、隽永的文字固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而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用语,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思想、剖析作品、启发思考、撞击心灵的语言同样要讲究生动、优美,有文化含量,有文化品位,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做到有文化含量,有几点须努力。一是注意积累词语,掌握大量的词汇。汉语的词汇丰富如海洋,它反映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又吸收了各民族与外来语中语言的精华。它反映客观事物、表现思想感情的精密度,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平时广为采撷,认真储存,教课时因需要就会源源涌入脑际。善于用同义词、近义词转换,善于运用成语、俗语、专业语,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就大增语言的风采。二是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注意句式的变化,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教师的语言戒单调、重复,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情景需要,可绘声绘色,增加可听性。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启发学生深究底里,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强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句式参差有致,听起来就自然和谐。三是用心提炼,能抓住课文中的精髓、要害、关键,抓住文句、段落中的关节,切中肯綮,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挤去水分,显露语言的要义。语言有无文化含量是语言修养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复条件。”三尺讲台方寸地,教师语言发挥的作用往往能超越时空,在学生心中弹奏经久不衰。语言的闪光来之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之于感情的激荡。不断地锻炼自己敏锐的目光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语言修养,克服平淡无光的有效途径。

语言的人文关怀并不是只在“好”“很好”的表扬层面打转转。首先,从思想深处真正承认学生是人,尊重每一个,尊重他们学习的权利,平等相待。“以学生为本”不是口号,每个教学行为都须体现。这一点真正做到,那种教学中的冷淡,用语中的“这么简单,你怎么还不会”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积极性的话就会烟消云散。其次,要转换位置,经常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语文能力的提高确实不易,它与学习者的认识水平、文化基础、生活经历、周围环境、悟性等等紧密相联,不良的读写习惯已经形成,要改变,更是需水磨的功夫。从理解、指点、帮助的角度交流、沟通,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温暖,增强学习的信心。再次是坚持正面疏导,既不可劈头盖脸地批评,也不可冷嘲热讽。即使阅读中写作中发生这样那样的毛病,也要满腔热忱地分析、指导,让学生分清正误,辨别利弊,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师生之间要有情有义,有共同的目标。春风化雨,才能真正暖学生的心。语言的人文关怀,不是是非不分,更不是夸大其辞地捧学生,而是实事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心贴心地呵护,让语言的溪流滋润学生心田,让他们喜爱语文、学好语文的愿望不断滋长。

有一种误解,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学生阅读、感悟、讨论,教师课上不说几句话,有什么值得考究的?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不要或限制教师发挥作用。学生都能无师自通,要你教师干什么?课堂上教师当讲则讲,不当讲当然不必赘言。教师讲述不仅是专业知识、文化底蕴、人格素质的表露,也是语言素养的检验。教师应该是语言运用的行家里手,课上得悦耳动听,学生遨游于母语的韵律之中,会感到学习母语的快乐与幸福。

动情:涟漪、波澜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写诗作文,无非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文学作品尤重以情感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诗文中,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借物抒情。总是“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教学生学语文,离不开“情”和“理”,而要以理服人,其中必渗有情感,以情为基础。

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能在情感世界泛起涟漪,或在动情之处掀起波澜,必已深入作品,与作者心灵感应,必能对语言的魅力体悟到一二。学生学习要达到这个程度,教师的积极引导、相机启发起相当大的作用。

作者写作是“情动而辞发”,教师要教作品,自然应“披文以入情”。自己要进入作品,读懂作品,真正领悟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情和意。教师首先要会读课文,读懂课文,身历课文描绘之境,倾听作者的心声,才不至于拿到课文就思想却步,情感枯竭。否则,教师就成了课文的“文外汉”,冷漠旁观,无半点热情。读课文,要像俄罗斯小说家邦达列夫说的那样:“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就是‘感情的传染’。一个不醉心于读书的人,就抛弃了第二现实和第二经验,因而,最终就缩短了自己生命的时日。”显然,阅读是心灵的浅唱低吟,是一种心力劳动。读课文,备课,走进去,进入角色,就会有情感的激荡,就会有独特的认识与体验。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别人。自己未从书中获得“感情的传染”,又何能“传染”到学生,让学生动情,受到感染?

总观各类课文,稍加思考,就可辨识与感受到它们呈现出或隐含着各种各样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不是小情,就是大情,有个人之间的情谊,亲情、友情、景情、物情、乡土情,有祖国情、民族情、天下情,悲天悯人是爱满天下的情。只要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总能扣人心弦,给人以感染。而这些“情”又是通过语言文字,尤其是一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传送的,因而,对文字的推敲、咀嚼、感受就至为重要。

前面提到的《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在母亲离世后写成的,通篇浸满了怀念母亲的悲情。然而,仅是“怀念”,又怎能装载得下作者钻心的痛苦?母亲离他而走了,生死两茫茫,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对自己博大无私的爱,体会到母亲在灾难降临儿子身上无法抗争无力拯救的揪心痛楚。“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哪里仅仅是安慰、排解?制止儿子“狠命锤打”腿的动作?这是以生命相许,以炽热的慈母心支撑儿子活下去的勇气。“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生命的全部是为儿女付出,生命结束未了的心愿永远的遗憾仍然是未为儿女尽责。母爱的光辉永照人寰,读到这些文字,怎能不潸然泪下?作者写对母亲的怀念,不仅追忆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宽容、体贴入微,笔端还处处流露自责的感情:无知,愧疚,愧恨,永远无法补偿与回报母亲对自己的深情。亲情无价,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学生怎会不受到感情的传染?

有些课文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比较隐晦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尽管如此,稍加探究,仍然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动情之处,通过默读、朗读、品味、鉴赏等种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传送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有所体验。如散文诗《雪》,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不可能对其主旨一眼见底。当时北京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鲁迅“总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两地书》八),然而“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胡了”。(《野草》英文译本序)“难于直说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呢?不少作家、文人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种种评说,确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借鉴,开阔思路,学会探究。有些基本的思路、情感能有所体会,学生感情世界也会受影响,起变化。

这首散文诗脉络十分清晰,从哪儿下笔,怎样收笔,中间怎样转换,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暖国的雨引出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简言之:雨——雪——雨。身处寒冷的北平,由朔方落雪的自然现象,回想到江南的温暖,一近一远,一实一虚,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笔调已饱含赞美的感情,从触觉从视觉角度描绘,精确传神。这样写还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冲动,于是在“滋润美艳”词语的后面加上“之至”,似乎是尽善尽美,到了极点。紧接着揭示这种至美形象中蕴藏的令人振奋令人向往的丰富内涵——“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给人以追求美好、感受美好的无限希望。由江南的雪引出“冬花开在雪野中”的美景,色彩斑澜,景物错落有致,不仅调动了视觉,也调动了听觉,仿佛听到了蜜蜂们“嗡嗡地闹着”。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这番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美景,饱含着甜美的怀念,透露了向往春天的情意。冬花雪野已经够动人了,更动人的是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七手八脚,共同创造,这种纯真无邪的欢乐双手可掬。美画,是作者倾注深情一笔笔勾画而成,从“滋润美艳”到“色彩斑斓”,从“色彩斑斓”到“欢乐有趣”,每添一彩笔,就加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追求美好理想的感情是高格调的情感,是人生奋然前行的重要支撑。学生进入饱含情感的文字之中,身历江南雪野的情境,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活的快乐,胸中升腾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朔方的雪是另一番景象。这番景象同样是作者思想驰骋、感情浇铸而成。尽管有“孤独”之感,但要“奋飞”,要战斗,雨的活泼流动的精魂不散。整首诗托义于物,用象征手法成功地表达了复杂的丰富的“难于直说”的思想感情。“物”的特征把握,了解了写作的背景,作者“情”的踪迹就能体会,从而,扣动自己的心弦。

情多种多样,有的诗文激昂慷慨,岩浆喷发,有的潺潺流水,叮叮咚咚,或悲,或喜,或憎,或爱,或同情,或怜悯,等等,教学时均要把握作品的本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千万不能添油加醋,使作品走样。教学时不是为情而情,更不是虚情、浮情。否则,就是做戏给学生看,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庄子·渔父》中早就说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人。比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能不心灵震撼,动情动颜!诗人已处于生存绝境,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只要“天下寒士”得以安居庇护,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无比满足。这种舍己忘私、关心他人安危的仁爱之心、博大胸怀,不仅令利己者汗颜,更是对当今学生的精神哺育。教师自己真正为此而动情,就能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丝丝缕缕牵动学生的情怀。

动心:思考,抉择

语文课既要善于让学生动情,感情激荡,又要善于让学生动心,在思想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怎样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理想的阅读过程,应该是阅读的人将自己的全部智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组合在一起,同书本进行化合,产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感悟人生、完善人格的奇妙作用。其中,“思”当然最为重要。《孟子·告子上》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黑格尔曾在《美学》一书中指出:“构成心灵的最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正是思考。”其实,想象也是思考的产物,奇特的想象源于不落俗套的思考。不会思考的大脑是一片沙漠,只有荒凉,没有花朵,没有美感;善于思考的大脑是一片汪洋,浪花翻滚,船只穿行,珍珠,珊瑚,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教与学均需要激情,但激情并不等于真理,它需要淀积,需要净化、深化、浓化、凝化,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而,理性思维的锻炼必不可少。理性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玄妙的东西,它是一种依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事物加以整理、分析和概括,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能力。语文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看到悟到感受到他自己个体阅读时看不到、悟不到、感不到的东西,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个人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课必然让学生感到寡然无味,课上不上没有什么区别。因而,课须在启发学生“发现”上下功夫,思考围绕着问题而发生,要让学生在看似无疑处产生疑问,学就深入了一步。学生脑中问题萦绕时,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做到“疑义相与析”。读课文,分析是不可少的能力。正如朱熹所说:“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纶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混沌一片是学不好语文的,整体感悟应建立在对每个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了如指掌的基础之上。对局部的个性特征认识得准确、深入,整体感悟就能上层次、上台阶,有独特的见解与体会,这又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和检验。

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发现,经分析、综合,解开问题的奥秘,在心中留下痕迹,教师自己就要善于发现,善于分析综合,有解读和挖掘文本的本领。课扎扎实实,还是浮游无根,与教师业务功底、解读本领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要动学生的心,首先自己在阅读文本时要真正动心,在思考上下一番功夫。比如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从一名穷城僻镇的女孩写给他的一封信说起,阐明了一个须直面正视十分严峻的问题——生命的本色是什么。身居尘世,终日喧嚣,我们有时连最基本的道理都糊涂了,懵懂得非常可笑而不自知。读了此文,突然心惊,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别的且不说,就说下面这段文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这是何等精彩、深刻的生命教育篇章,令人振聋发聩。与每个人,不论年龄、性别,不论职业、职务,均息息相关,无一能回避、逃脱。仅从这一段中就可发现不少大大小小从观点到文字须凝神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生命的本然状态”是怎样?“比比皆是”的“交换”“较量”“争夺”和生命是怎样的关系?“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应是怎样的状态?怎样才不“辜负了造化的宠爱”?可以提出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寻根究底地觅求解答。在觅求解答的过程中咬文嚼字,联系实际,分析判断,作出抉择。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平等相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些做人的根本性的问题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靠学生在求知中在生活中领悟。读书可以明智,学生学语文,读课文,思考、抉择,就是明智的有效举措,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价值取向也受到教育。

有些课文的内容切中时弊,锋芒毕露,引导学生学习,思辨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正误,褒贬,现象本质,整体局部,主流非主流等,均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理解,准确地把握。只有仔细辨别,准确把握,才能思维得到锻炼,作出正确的抉择。例如《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这首诗情感浓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波。对文学大师们优美的文字——屈原的恣肆,李白的潇洒,杜甫的沉郁,但丁的深邃,托翁的浩瀚,雨果的雄奇……正遭受没有灵魂的时尚文笔的冲击,渐渐远离我们,作者痛心疾首,针砭时下的浮华,呼唤文学应有的真诚和诗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艺术技巧、繁复凝重的意象抒发忧心如焚的沉重忧思。读此诗,在受强烈感染的同时须沉思须判断须抉择。“优美的文字”曾给我们的怎样的影响?“优美的文字”渐渐“离我们而去”的原因何在?是作者吗?是读者吗?只是简单的谁之错?谁负责任?还是有众多的复杂因素?你能说出哪些因素?面对这种现象,你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困难,哪些障碍,打算怎样解决……举出这一连串问题不在于要学生作书面答卷,而是要他们脑海里翻腾,择其要思考、判断,作决断,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有些痕迹甚至会刻骨铭心,影响自己一辈子。

动听、动情、动心并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各尽其责,才能实现“三动”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个逐渐攀登的过程;需要的是热情、毅力,不懈地追求。

    相关推荐

    追求“学生活动充分”的高层次教学境界 语文论文:追求朗读的高境界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读”的三个境界 阅读教学的“讲”要追求直观 上好语文课的三个境界 上好语文课的“三个境界” 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追求公开课的原生态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语文学习三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关于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建议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人生的境界4 新国学教育三境界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 场效应:理想中好课的追求 《琵琶行》:琵琶三弹三境界 1、人生的境界 追求“朴实”而“自然”的语文课 实——追求课外阅读之魂 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 教案 【阅读训练】读诗三境界 第3课 教学目的要求: 第3课 教学目的要求: 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 归类识字(三) 第1课 教学目的要求: 归类识字(三) 第1课 教学目的要求: 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三年课改点滴反思 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 追求生本课堂 孕育灵动生命-小学语文论文 人生的境界教案设计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教案 创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论文《浅谈语文诗意课堂的追求》 《人生的境界》(2课时)教学设计 8 追求日的赤诚,月的宁静 追求与创造诗意的人生 魏书生《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阅读教学的批评化追求 绿色课堂:语文课堂新境界 让语言和精神都巍然撑立 ——我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境追求 节约型课堂:语文教学的理性追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诗意的阅读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 《人生的境界》.(2课时)教学教案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朗读的基本要求 书信格式的要求 追求平等的马丁·路德·金 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坚守课堂阵地,追求有效教学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 从《羚羊木雕》看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追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语文论文 走出高处不胜寒的境界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 《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教案 作文拟题指导追求的五个目的 23 草 教学目的要求: 23 草 教学目的要求: 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4 10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的要求: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追求 10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的要求: 奇妙的动物世界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力求简约追求和谐──《卡罗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