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对美国初等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小编: :admin

谈及美国的初等教育,我国教育界有个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其教材内容浅显,教学水平不高,教育管理松懈,总体质量难与我国相比,可供借鉴之处有限。我国许多留美人员也反映,他们的子女从国内来美后,学业压力骤减,虽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学得太少,玩得太多,其所学知识无法与国内同龄孩子竞争。连美国本身也对其初等教育屡有批评。但与此并存的是,美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产业、工商界输送大量人才,推动美国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美国以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国外培养的优秀人才,但在美国科技人才中,他们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人才仍为其本国高校培养的美国人。

于是,人们在美国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低水平的初等教育续接发达的高等教育,顺连高科技的社会。这种现象值得认真分析,如能借鉴其合理的成分,对发展我国的初等教育将大有裨益。

美国初等教育的主要特点

知识传授水平低、时间迟。以算术为例:美国小学三年级教授100以内的四则运算,只相当于我国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水平,六年级小学生作文长度及表达能力大体相当于我国小学四年级水准。

课程、教材虽浅,但涉及的面宽。如“科学”课较我国“自然”课内容多,涉及当代科技基础知识。另有介绍政府、政治等内容的课程。

日授课课时比例小。美国小学生每日在校约8小时(包括午餐时间),课堂教学仅占约一半时间。

校内活动丰富、生动。除算术、英语、科学等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以活动形式进行,用孩子和家长的话说,就是“玩”,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植物栽培、表演等。

教学管理气氛轻松。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干。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不多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

课外作业量少,但有趣。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使其乐于完成。如观察某一现象(像种子在水中如何发芽等)、制作一手工制品、画一张画、编个故事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并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注重培养组织、演说、社交能力。不少活动教师布置后即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我国驻美机构时常收到美国小学生来信索要有关中国的材料,他们要用这些材料办“展览”,作报告,既令人好笑,又发人深思,但从中不难体会到美国小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针对孩子爱玩的天性,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美国的风景区、历史和文化设施均对学生参观优惠。

发展个性。美国是政治、文化多元化社会,注重人的个性,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以国内观点看,未免有些“放任自流。”

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美国小学不开设与我国对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不讲很多道理,却直观、形象地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负担相对较轻。由于教材内容不深,作业量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并不包揽学生一切事务,“放”多于“管”,故美国小学教师与我国小学教师相比,负担轻得多,师生关系平等和缓。教师收入属中等水平。

中美初等教育的比较

上述分析表明,美国初等教育就其传授的知识水平而言的确低于我国。但人才培养和人才构成要素包括多方面,除知识传授外,还包括能力培养与潜力开发。我国初等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形成教材深、课时多、作业量大,学生、教师负担重,课余时间有限,课外活动面窄,社会活动单一,学生主要在课堂上靠书本获取知识,共性培养重于个性培养,对孩子以管为主,学校几乎包揽一切这样一种格局。事实表明,这种格局在知识传授上有其可取之处,但在能力培养,尤其是潜力开发上则显得不足。美国的初等教育不过分侧重知识传授(实际上重视不够),而注重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根据孩子心理发育特点,适应他们爱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了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充分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如此培养的学生知识量不及我国的小学生,但实际能力强,后劲足,潜力大,对今后发展、深造明显有利。

对发展我国初等教育的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小学生知识水平高,美国小学生思维活跃,潜力大。两者长处相结合,应成为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为此,建议我国初等教育:

1.“还孩子以童年”。控制课程门数及课时量,削减书面作业,让孩子从沉重的书包下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按其年龄心理、兴趣、爱好,自然发展。

2.因地制宜开设更多有益智力、能力、潜力开发的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做到智力、能力、潜力并重,学习、娱乐结合,使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3.鼓励教师创新教法,破除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观念,开创生动灵活、百花齐放的局面。

4.缓解升学压力。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问题在初等教育中不很突出,但目前的重点、非重点学校划分及社会传统观念对教学过程仍有影响,教师、学生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教学双方主动发展。

5.思想教育不可偏废,但应从实际效果出发,形式多样,潜移默化。

6.加速扩充、更新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美国孩子计算机能力强,这与美国计算机普及,孩子从小接触有关。对此问题,我们应从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予以重视。

    相关推荐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善于观察思考的伽利略 教学教学反思 美育与语文教育 对阅读教育中讲、读、练的思考 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点思考 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平等教育不是补差教育──对《触摸春天》中一段话的反思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 谈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培训模式与课堂观察 谈观察 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 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一中学老师关于语文课改的对话 《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 《触摸春天》观察与评价 《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欧美的个别化教育及其形式和方法:美国的批判思维教育法 如何观察 对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后的思考 国与国要对话 人与自然也要对话 有关观察的格言 外国教育思潮的影响与汉语文教育的价值嬗变 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考_语文论文 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美国中学语文课中的德育和美育_语文论文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对教育的一点反思?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吟诵与国学教育的联系 《素质教育在美国》节选 “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 “我们选好了观察位置,……。”“观赏”与“观察”能不能换一下? 《观察中的发现》讲稿 对非理性教师管理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 用陌生的眼光观察 对“话题”的思考 与巴金对话──《鸟的天堂》教学新思考 梁启超对儿女的教育与影响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追求 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 观察物体说课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美国教育:教师就是专家 初二爱国电影观后感:《张思德》 等待孩子去开发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思考 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 课堂对话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对《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的再思考 《观察中的发现》简案 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 《春联》课堂观察 《观察中的发现》说课稿 定向观察六法 观察一处景物 2007高考作文命题全景观察 高考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 从美国的语文教育看我国作文教学的误区 观察中的发现|课标教材 鲁迅与萧红交往考察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观察中的发现》说课稿 文学教育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与朱元思书》的美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杜甫文化意义的深入思考 智慧与力量:对教师博客的点滴思考 17、教给学生观察 野外天气观察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简介 我的教育教学观 语文教育叙事研究的误区与对策 平等对话──《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初探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 关于大语文教学观与网络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观察秋天里的一处景物】 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_语文论文 对“课后解决”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留心观察》教学设计 留心观察 教学设计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 ——《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观察物体》说课稿 国外对“反思性教学”的诠释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设计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设计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 对五年级上册《窃读记》的思考与疑问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话与开放体验与感悟 对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痛感”与“重构” 对漫画作文的思考 对自读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王秋睿:中国高考和美国高考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