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给语文教学插上人文和理性的双翼

小编: :admin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是心灵的发展,心智的日益成熟、完善,对自然、社会、人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倡导应该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如重视生命,有爱心,有感恩之心,具备坚强、执著、不屈不挠的人文品质,等等。

因此,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注重考察学生人文素养、情感思辨,希望考生心中有爱,笔下有情。如湖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引用了王国维的一段话,还在材料中明确指出“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也适用于社会人生、为人处世、做事治学等。笔者认为这种出发点有前瞻性、导向性: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利用传统文化熏染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引导学生为人处世。因为,高中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初步确立的时期,12年寒窗苦读,初步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如果学生充分浸润了中国传统精神,内心世界必然会走向充实丰盈,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那么无论是进入高校还是走向社会,基本上就能立于世间。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体现了“立人”的思想,我以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这次作文绝大多数学生看不懂题目意思。我们须要静下心来思考,面对湖北高考作文选自《人间词话》的材料,为什么人人都认识的50个字,学生反映于脑海中呈现于白纸上时却是千姿百态的叹息、茫然?

我认为,考生无法正确理解题意,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出题人过高估计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首先,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关注,缺乏培养学生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反思,造成作文立意低平。

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中阶段,尤其关注阅读理解能力,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呢?仅仅是能准确答题吗?刘晓枫在《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中说:“历史文本只有在当前接受者的精神意识中才是真实的。哈姆莱特是真实的,只是由于我在与他倾谈,与我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他向我提问,我也向他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求解答。屈原的作品之所以真实,首先因为我在与他对话。”这就是说,当文本浮现在每个读者当前的生存时间中,只有读者自身的精神意向(即读者现时生命历史中的苦恼和愿望所表达的价值要求)和文本对话,共同去探询答案时,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心灵的愉悦,达到我们平常说的“心灵的契合”或“共鸣”。“意义追问是始终贯穿着读者与文本的关联”,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备考训练中,要重视文本中文字的意义,引导学生在与文字的对话中建立起自己的意义关联,使学生在与过去的精神对话的基础上,在现时精神的直接的自我认识中,开启自己思维、思想的新维度。教学中重视这种人文精神的建构,学生才能超脱于机械、冷静做题的麻木循环圈,才能面对文本保持心灵的高蹈与超达,始终保持对人生的追寻与超越,才能理解此次作文材料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辩证关系,而不至于茫然无措。

但是,在心灵日益浮躁的当下,阅读、作文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博取分数的工具,而不复是个人精神思考的载体,例如某些教师极力倡导作文的起、承、转、合,让学生死记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材料,学生也热衷于学习所谓快速作文制胜秘笈等。作文的模式化、功利化,使诸多考生笔下无情、心中乏爱,只是考试的机器,缺乏人文思想浸润,对自我、人生缺乏理性思考,怎能理解此次作文材料所包含的蕴涵着丰富哲理的辩证关系呢,败北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考作文,不仅是写作水平的展示,也是生命个性的张扬,只有那些真正有人文素养、有思辨能力的学生才会脱颖而出。如有的考生谈对出入的看法:“浮尘障目往往障住了身陷其中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又是一片祥和之地。浮云虽俗,过于远离却又近于迂,身处其内,才能感受人生百态,尽尝酸甜苦辣。”

还有的考生表达了对孔子和庄子的人生的思索:“中国的圣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出世与入世成就了他们的人格,也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庄子一生淡看世间万物,他做过官,却又不入于当时的世俗,他看破世间的生活,却又不显现于人们面前。在那纷争的时代,放弃出仕的机会,选择一条不合世人的道路,他如同天空中的那轮明月,孤寂却依旧照亮着别人前行的道路,如同一块磐石,饱经世俗河水的洗刷依旧坚硬无比。”

假如学生没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没有对历史的理性思索与反思,是难以写出如此深刻的人生体悟的。帮助学生建立厚重的人文积淀,近则可以达到高考作文要求的思想深刻、立意新颖,远则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去拥有抵御风雨的内心力量。

其次,教师教学中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思辨能力,导致学生在这次高考作文中,无法正确理解材料,审题不准,偏离题意。

很多人都以为语文是重视形象思维的,很多阅读量大的学生不刻意学语文成绩也较好,学生做题时根据感觉排除选项,阅读时根据感觉答题,教师评讲卷子时注重答案的准确、忽视思维的解析等等,诸多现象似乎不断证实学习语文靠的是语言感悟能力。所以,教学中往往侧重对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语境中对语言的浸润、理解。这有它的道理。语言是一门工具,要能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感悟语言,就要在占有相当数量的语言文字基础上,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这就是母语的“习得”。

只是,这种重感性、直觉的习得式的学习侧重知其然,而不侧重知其所以然,典型的表现是每一个高中生甚至小学生都会使用母语,但不一定能在理性分辨基础上正确运用,大多靠直觉感悟。而如今的高考试卷为了考核学生是否具备准确清晰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等,在客观题上,设置了干扰项,要求学生能精细思维,有根据地排除;在主观题上,要求再现作者的行文思路,尽可能把作者的思维意图揭示出来。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考核语言能力,实际上内部包含着复杂精细的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要能理解语义的所指、能指、他指,把握言外之意,能从含蓄散乱的材料中提炼、概括、还原出作者的本意等等,莫不需要理性的思辨能力,或者说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只依靠语言的感觉,没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理性思维,是无法穿透语言虚无缥缈的表象把握语言的实质内涵的。同时,文本阅读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的感受可以多元,但高考现阶段答案的唯一性,要求读者阅读时要能准确把握、再现作者的思维过程,强调阅读感受只能是唯一、确定的,同样要求必须理性把握语言自身复杂的信息输出输入过程。面对高考作文题中的百十个字,众多考生就是在输入了文字信息却无法转换成自我的信息编码过程中产生了障碍,反映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学呢?首先,要建立新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是不断发展中的生命个体,转变重认知轻情感、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唯一标准的学科本位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从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上进行关怀,让学生的心灵日益丰富、博大、坚强和充实,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屹立于人世间。其次,优化教学设计。平常备、上、批、复、考的教学环节是健康美好的教学理念得以落实的载体。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千万不要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使学生成为被分数肢解、甚至窒息的人。

总之,语文的重要特征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心世界丰富、情感高尚却不能熟练运用语言将其内心感悟细腻表达出来的人,和虽有一定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但缺乏丰富的内心、缺乏社会人生的体悟的人一样,都是“单薄”的人,平面的人。今年湖北高考作文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染,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无论什么文字,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该是多么重要。

    相关推荐

    语感与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双翼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让小学生作文插上个性的翅膀 双峰插云 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_语文论文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_语文论文 巧掘细节理解平添双飞翼(教师中心稿) 翼教版一上《我和我的小伙伴》教学设计 世纪性突破:小学语文“双轨”教学_语文论文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教案教学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不平衡性和同步性_语文论文 多媒体,语文口语训练的新翼_语文论文 给课文画插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片段 教学建议:给课文配插图教学实录 《寓言四则》课文鉴赏──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 语文,给我一个热爱的理由 理性和感性的追求──评《星星变奏曲》 让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理性和感性的追求──评《星星变奏曲》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 为语文教学插上多媒体翅膀 浅说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教学_语文论文 让网络为语文教学添翼 节约型课堂:语文教学的理性追求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给想象插上翅膀 让作文插上创新的翅膀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一例——让“描写”给文章插上“丰富”的翅膀 让小学生作文插上想象翅膀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人类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文常理解性默写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翼教版语文一上《哪儿去了》教案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_语文论文 作文,给人带来尊严和荣耀 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_语文论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 网络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谈 作文,给人带来尊严和荣耀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材理解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 要理性地看待小学语文教改中的问题 灵性与理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和尝试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语文课应注重人文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15首理解性默写辅导 人教社七至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插秧》课文 说话———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翼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上:《给予树》教案 让语文教育多一点理性光芒 小学生挑战课文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课堂上的小插曲 《插秧》课文原文 让语文教育成为人文教育适宜的花园——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给记叙性课文编写“续集”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_语文论文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_语文论文 浅谈生本理念下的前置性学习-小学语文论文 课堂上的小插曲 研究性作文教学在网上的研究和发展(4) 《插秧》课文原文 也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腾飞“阅读”“生活”双翼 提升学生认识能力 翼教版语文一上《七彩桥》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教案 给写人作文的加分的的好词语 中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之二:千人一面,缺乏个性_语文论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理想》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理想》教案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腾飞“阅读”“生活”双翼,提升学生认识能力 构建一基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插嘴和睡觉与己与人皆无益处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插秧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语文个性化教学,让文化和美学来加盟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