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张中行:课内和课外

小编: :admin

前面说过,语文课性质特殊。这特殊表现在“熟”是根本,“知”是枝叶;或者从反面说,单是“明白了”用处不大,重要的是有了情意,“不费思累”就能够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性质的特殊规定了学的方法,也就规定了教的方法,简单说是必须有利于“熟”。熟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活动的范围说,是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

提起课外,我想先谈点个人的经验。那是远远的以前了,我在农村上小学,除了秀才老师晚上偷讲半本《孟子》,共和国教科书《国文》开头的“人、手、足、刀、尺”以外,语文课学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没忘记的却是课外偷闲看的各种小说,由《三国演义》到《济公传》,不论堂皇的还是荒唐的,都看。中学时期,课堂听了什么,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只记得很长时期管理图书馆(规定由学生管),于是常常坐在书库里翻阅新文学作品,由鲁迅、郁达夫,直到叶灵凤和徐枕亚。上了大学,讲课的都是知名人士,可是课不多,于是大部分时间就坐图书馆阅览室。这回像是搜查遗产,由《易经》到《人境庐诗草》,都想看看是什么宝贝。因为没有计画,浪费时间不少;但是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总当承认,自己能够勉强写通文章,主是还是得力于课外。我,可不在话下;许多大作家,就说鲁迅先生吧,《日记》具在,可证写作本领不是来自三味书屋,而是来自课外。这里说这些闲话做什么呢?是因为有不少人,学语文,总是寄全部希望于课内,因而也就忽略了课外广泛地读,大量地写,而矫枉必须过正。——过于颂扬课外也是枉吧?所以这里想谈兼顾,是既在课内用力,又不放松课外。

课内怎样教,由秦汉的博士起,到今天的语文课止,方法,形式,理论,实验,多得很。应该承认,都或多或少地有成效。为了不岔入歧路,专说现在,也应该承认,还没有个有保证的十全十美的办法,因为有不少学生,到毕业还不能符合要求,既作文能够通顺无误。教法,甚至从概括的要求方面说也不容易规定,例如,会有不少人认为,应该是透彻理解课文,并能分析语句结构。这不对吗?当然不能这样说。但我总觉得,单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还不能保证“熟”,甚至未必有利于熟。熟,要靠多读多写,也就是要多靠学生自动;着重理解课文,分析语句,是偏于被动的“记”,这对于熟似乎没有多大助益。

教师是引路人,所谓教得好,就是能够引导学生走上一条路,这条路能够保证学生多读多写(即多自动),因而能熟。如果承认,这是个可遵循应遵循的原则,课内怎样教就容易设想了。

(1)先由概括方面说是,凡是靠学生自力能够明白、能够做的,教师应该少插手。例如一篇用现代语写的课文,主旨浅明,词句通俗,学生理解毫不费力,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指导他们怎样读就过去。这样节省不少时间,可以多读些别的。有人也许要担心,这样做,有关的人,如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不会说教师不负责吗?依照旧框框,很可能这样说。我以为,这关系也不大,反正将来有效果证明;并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据理解释,说这有利于学生多读多写,是更负责。

(2)但是也要讲。讲什么?多年来我总以为,语文教师的最大职责是引路,走要学生自己迈步;但怎样迈步,学生未必清楚,所以还要教师示范。示范是举例,所以应该把讲看作举例,也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闻一以知十。举例的讲法包括四种内容。.讲难的。例如文言,一般说,比较难,白话a的,如鲁迅作品,常常有难点,都要讲。这类讲的作用,对现在说是变不懂为懂,对将来说是立升高的阶梯。.讲好的。b有人说,课本所选都是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改为讲上好的。这很重要,但是难于说得铁板钉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教师无妨把自己的寸心所知说给学生听听。这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如讲某一篇,教师推为上好的,应该讲清楚好在哪里;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如某篇高,某篇差些,也要说清楚是为什么。很明显,这是引导学生磨炼眼力,以便他们渐渐能够自己往前闯。自然,评价,不容易,而且难保不错误;可是,既然要引路,就不能不勉为其难。.到c适当的时候,比如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语文水平,碰到机会,可以讲点坏的。这有两方面的用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好之所以为好,坏之所以为坏;另一方面,认清了,才可以更坚定地不走上差路。d.连类而及。比如讲了上好的,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告诉他们,像这样上好的,同一作者的,不同作者的,还有哪些,可以找来读;讲到写法的某某方面,就可以引导他们顺着某一条路,也写。总之,讲要不停止于讲,而要扩大学生的读写面,并引导他们走正路,走近路。

    相关推荐

    张中行:顺口和悦耳 张中行:课堂作文的练功 我和三国——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张中行:低标准和高标准 张中行:修改 《小兵张嘎》课外拓展 张中行:读什么 张中行:题与文 张中行:怎样读 张中行:读与思 张中行:精与博 张中行:结束语 《心声》课内外拓展 张中行:言文距离 张中行:藕断丝连 张中行:言为心声 张中行:采花成蜜 张中行:由记话起 张中行:言之有物 张中行:规格之类 张中行:写作知识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教身教 张中行:板滞沉闷 张中行:多读多写 张中行:作文批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 张中行:粉饰造作 张中行:随手涂抹 张中行:师生之间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内容 《我的空中楼阁》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张中行:熟练与知识 张中行:眼力的培养 张中行:辞达而已矣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张中行:思路与字面 《白鹅》课内外对比阅读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内容 依托课内阅读开展课外阅读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五柳先生传》课内外联读 谈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的结合 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缘起 张中行:开头结尾及其间 课外阅读:鹤 和 狼公开课 猛虎行 张籍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五年级阅读课教案 声声慢课内外练习及答案 《半截蜡烛》课文内容和中心填空 《狼和小羊》课文内容 《钱学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变色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狼和小羊》课文内容 《父亲和鸟》课文内容 《狮子和鹿》课文内容 《父亲和鸟》课文内容 《隆中对》课文内容 加强孩子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大道之行也》课内语段阅读题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听评课还要作为内行看门道 高中课文《行行重行行》优秀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课外语段阅读题 《狐狸和乌鸦》课文内容 《酸的和甜的》课文内容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听评课还要作为内行看门道 《闻名中外的“三孔”》课外拓展 《陶罐和铁罐》课文内容 《酸的和甜的》课文内容 《纸船和风筝》课文内容 《纸船和风筝》课文内容 《小草和大树》课文内容 《狐狸和乌鸦》课文内容 《半截蜡烛》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内容 《和田的维吾尔》课文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材料 《和田的维吾尔》课外拓展 8年级语文暑假课内练习《琵琶行》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课外阅读题 延伸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浅谈“双管齐下,内外兼修”集体备课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课文内容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课文内容 中学生课外练笔概说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课内阅读题 《泥人张》课本剧 在“自读会读”中领悟课文内容 ——《将相和》课堂教学赏析 在“自读会读”中领悟课文内容 ——《将相和》课堂教学赏析 课外阅读:小郑和造船最新 《蝙蝠和雷达》课外知识拓展 《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内容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