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张中行:规格之类

小编: :admin

上一节谈风格,往高处钻了一程;高容易无根,要迷途知返。或者说,试唱阳春白雪,很少人听,那就还是变玄想为实际,唱唱下里巴人吧。——并且是最下的下里巴人,就是本节题目所说,“规格”之类。起因是这样:一篇文章,写完了,给人看,人家看,读,甚至用眼一扫,印象不是“清清楚楚”,而是“乱七八糟”,这是怎么回事?乱七八糟的印象,来源可能有多种,比如某种意思明显说不通,某两个句子明显连不上,等等,是内容和表达方面的缺点,前面已经谈过,不属于这里所谓规格之类。这里所谓规格,是最低等的,如一段开头应该低两格,却低了一格,序码(一)(二)(三)(四),却用了(一)(二)(3)(四),等等。常见的使人感到乱七八糟的原因还有规格之外的,这主要是“标点”和“字形”(即书法),可以纳入“之类”。简单说吧,本节是想谈三方面的缺点:一是规格,二是标点,三是书法;目的是化乱七八糟为清清楚楚。

(一)规格

规格,事似乎很小,内容却很繁琐,影响却很讨厌;做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多半很怕它,尤其整理大部头著作,几乎不敢设想在这方面不出问题。这里可以大事化小,只谈一篇文章。但这也会牵涉多方面的问题,难于列举。以下由粗到精,谈一些常见的情况,只能说是举例。

(1)抄写的用纸。我说说使我头疼的经验。很多次,年轻人送来自己的文章请我看,请我修改,用的纸却是没格的,字很小,两字之间、两行之间的距离也很小,映入眼帘,密密麻麻,看清楚,不容易,动笔改,更不容易,这使我很为难。其实这对作者也不利,比如说,文字完全相同,抄两份,一份如刚才所说,另一份用格纸,抄是清朗悦目,送给什么人评分,很可能,前一份评60分,后一份评80分。就说是为包装心理所左右吧,反正事实是这样,不清朗悦目就不能予人以好印象,就要降低分数。还有一次,一篇投稿送给我看,竟也是密密麻麻体,我大致看看,觉得即使想修改也难于下笔,只好退回去。作文用纸是小节,所以不惮烦而谆谆言之,是因为不少年轻人不注意这起码的要求,起步便错,其他就更不可问了。

(2)种种格式。属于这个门类的事物很不少,只能举一点点例。这可以从性质方面概括一下:凡是表现为位置不妥的都算。例如:.分节标题,有的在一行的中间,有的不在a一行的中间。.序码与其后的文字间,有的空一格,有的不b空。.每段开头低两格却忘了低格或低了一格。.引文独立cd抄,首行低三格,以下各行,此处低三格,他处低一格。.标e点,应该参考出版物的格式,一行头一格不出现“,”“;”“。”“?”等符号,末一格不出现““”“《”“(”“[”等符号,可是抄成这样。此外还可能出现一此位置不妥的情况,可以类推。

(3)序码的排列。内容复杂的文章,尤其科学性的,常常要分成大大小小的类,用几套序码标明。如(一)(二)(三)、(1)(2)(3)、()()()等。这要注意两方面的协调:.大类、小类要分清,如(一)(二)等表大类,(1)a(2)等表大类之下的小类,()()等表小类之下的更小类,等等,不可混淆;.表一类的序码不可出现异型的,如b(1)(2)(3)这一组里不可忽然来个(四)。有的人不很重视这方面的协调,结果就造成混乱。

(4)引文的核对。作文,有时要引用他人(包括古人)的文字,以为一臂之助。昔人在这方面不很拘谨,常常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心,而常常是因为他们高明,古书差不多都能背,因而行文时不查,如顾亭林和近人王国维就是这样。这种作风,我们现在不应该学。可是有的人偏偏在这方面惯于不拘谨,引他人的文字,马马虎虎,大致一抄,不核对,甚至凭自己的印象,把不是人家的话安在人家头上。这很不好,因为一方面是表示自己马大哈,一方面是表示对人不尊重。

(5)字体。应该写“车”而写成“車”,应该写“楼”而写成“樓”,这是应该用简体而用了繁体;应该写“略”而写成“畧”,应该写“耻”而写成“恥”,这是不应该用异体而用了异体;都是不合规定。同一篇文章多次使用同一个字,这里用合于规定的,那里用不合规定的,也应该算作规格方面的缺点。

(6)用语的统一。同一个意思或同一种关系,可以用这个词语表示,也可以用那个词语表示,这里没有对错问题;但作为使用的人或作者,他就会碰到怎样选定并维持什么表达习惯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灵机一动,随手拈来,这里这样,那里那样,就会使明眼的读者感到作者头脑不清晰,表现在文章里是乱七八糟。这方面的情况几乎多到无限,也只能举一点点例。.最常见的和最突出的例是“的”、“地”、“得”的a分化和不分化。分,不分,都不错,只是不许在同一篇文章里忽而分忽而不分,如“仔细地看”与“耐心的讲解”并存,“做得很对”与“乐的她眼泪都掉下来了”并存,等等。.表b示时间也会出现这类问题,如“公元”与“公历”并存,“阴历”与“农历”并存,“1936年”与“一九七八年”并存,等等。.在用字方面出现这类问题的机会更多,如“成分”与c“成份”并存,“计画”与“计划”并存,“辞章”与“词章”并存,“做工”与“作工”并存,等等。.称谓也有这类问d题,如“老祖母”与“奶奶”并存,“父亲”与“爸爸”甚至“爹”并存,等等。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用语统一与表这方式多变是互不相扰的两回事,如“伤心”与“难过”、“我下午来”与“下午我来”之类属于表达方式的变化,当然不在规格混乱之列。

    相关推荐

    张中行:言之有物 张中行:师生之间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张中行:修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缘起 张中行:读什么 张中行:题与文 张中行:怎样读 张中行:读与思 张中行:精与博 张中行:结束语 张中行:言文距离 张中行:藕断丝连 张中行:言为心声 张中行:采花成蜜 张中行:由记话起 张中行:写作知识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教身教 张中行:板滞沉闷 张中行:多读多写 张中行:作文批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 张中行:粉饰造作 张中行:随手涂抹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张中行:熟练与知识 张中行:眼力的培养 张中行:课内和课外 张中行:辞达而已矣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张中行:思路与字面 张中行:顺口和悦耳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张中行:开头结尾及其间 张中行:低标准和高标准 张中行:课堂作文的练功 猛虎行 张籍 张之路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大道之行也》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中考复习规划之语文学习要领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福清东张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分类汇编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谈语文教学风格类型的把握 从《琵琶行》中读到的三类人的生活遭遇 《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 《雁门太守行》表格式教案5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中学教师的成长规律 高考化学中常见规律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张之万之马 张之路的资料 张之洞《劝学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2021 张晓风行道树教学设计 《雁门太守行》表格式导学案3 张骞与丝绸之路 银行从业资格考纲修订完成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常规行为习惯教育 行之,性质,行何处?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说课稿 《氓》之儒学风格 课文是如何进行分类说明的? 《氓》之儒学风格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 利用识字规律,对识字进行拓展──《识字4》 张骞与丝绸之路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表格学案 人类航天之旅 高中课文《行行重行行》优秀教学设计 人类航天之旅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2017年期中:语文考试之汉字类考题 课堂常规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表格学案2 《隆中对》词类活用 人格之师的魅力 张晓风的寻根之旅 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2017中考语文全年学习规划 苏格拉底:有效课堂的坚决执行者 《小兵张嘎》教案之一 张择端的身世之谜 《小兵张嘎》教案之二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张衡传》教学设计之三 《张衡传》教学设计之二 太空中行走 高考语文答题规范:言之有据 教给初中学生分段的规律 鸟类的祖先之谜 鸟类的祖先之谜 千佛洞之行 大道之行也 课堂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