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张中行:言文距离

小编: :admin

六 言文距离

前面曾经谈到“写话”,谈到用普通话写,其中都隐含着作文中的言文距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言文能不能尽量相近甚至重合;二、如果可能,应该不应该尽量相近甚至重合。显然,作文,提起笔,考虑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好,就不能不先想想这两个问题。问题相当复杂,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能够轻易定案的。这里先从能不能谈起。

有人说,言文分家是战国以后的事;之前,言文一致,说出来是言,写出来是文。这看法也许是对的,但也不免有疑点。《论语•述而》篇有“子所雅言”的话,这说明孔子并不处处用雅言;孔子是“从大夫之后”的上层人,尚且如此,平民之言就可想而知了。文当然是雅的,雅,就不免与俗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是“质”的方面的。还有“量”的方面,当时记言工具笨重,书写困难,为减少困难,不能不求简。《论语》是“语”的集存,可是像《颜渊》篇所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似乎并不是原话,因为这样硬梆梆,近于失礼且不说,意思也显然欠明晰。原话可能是委婉而细致的,到书面上变成八个字,是记言者用了简化的手法。总之,就是在战国以前,言文即使很接近,也总没有到重合的程度。

秦汉以后,言文分家,各奔前程的情况,是大家都知道的。说到原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最简单的解释是文人好古,好雅;文言是古语,是雅语,所以一提笔就愿意“且夫”、“之乎者也”等等。这解释,好处是简单,也失之太简单,因为,文化之流向不能完全决定于一些人的爱好。就是说,还会有另外的甚至更有力的原因。我个人一直想,文言之所以能够独霸两千年,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方言过于分歧,俗言过于散漫,反而不如用文言之能够行远。此外还有一个不可轻视的原因,是学什么用什么,顺老路比创新容易。举例说,苏东坡的本事是从庄子、太史公等人那里学来的,写文章,你不许他仿《庄子》、《史记》而限定仿宋人话本,他一定感到非常别扭的。

不管怎样,反正文言独霸的局面已是既成事实;换句话说,纵观历史,可知言文并未一致。但这还不能证明言文必不能一致。就是就我国历史说,在文言独霸的中古时代以及其后,言文很接近的文也还有一些。一种是“语录”,这是和尚的创造。不久之后,以反对和尚自负的宋朝理学家也学了去,成为表现哲学思想的一种重要文体。一种是俗文学的讲故事,也是由和尚的“俗讲”开始。其后是民间艺人先学,讲史、说三分等,赚钱糊口,记下来成为“话本”或“平话”。再其后是不能上庙堂的文人也学,不讲而直接写,成为“三言二拍”、《金瓶梅》,直到《红楼梦》、《老残游记》等等。可见,如果有必要,并且愿意这样写,言文接近甚至重合,至少在理论上,又并非不可能。

五四以后,在这方面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随着林琴南等老朽的入土而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白话”。白话,顾名思义,是口头怎么说,笔下怎么写。许多人努力这样做了;至于是否做到,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宽厚一些的认为可以通过,严格些的认为只是“像话”,而实际是已经走向建立另一种新文体。这个问题暂且放下,这里只想说明,言文一致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理想,例如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我亲耳听到),写成文章,念,要让隔壁听见的人以为是说话,不是读文稿,才算到了家。

达到这种境界容易不容易呢?似乎并不容易,因为有下面一些情况经常在扯后腿:

(1)文像话,还必须以“话能像文”为条件,就是说,事实上有一种境界高的话,内容充实、明晰,语句简练、确切、有条理,流利而不轻浮,典重而不生硬,等等,可以充当“文”的样本。如果“话”不可能或极少达到此境界,则“文”之所以成为文,就应该以“不像话”为条件了。

(2)可以说,从有文献可征的时候起,学作文的和作文的人其文的老师是“文”,或十之九是文,不是话。现在虽然是五四以后,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因为这样,所以开口是“老师让我明天早晨交作业,晚上不能看电影了”,一动笔就成为“由于老师限定我明日清晨必须交出作业,使得我不得不放弃今晚看电影的心愿。”何以会这样?因为看的读的大多是这种格调,拿起笔就不免要顺着这个路子走。我个人看,文之难于像话,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改变又相当难,因为积累改弦更张的样本,供学习,非短时期所能办,——甚至非长时期所能办。阻力是以下两项:

(3)文像话,还要以执笔的人喜欢这个通俗、简易的格调为条件。喜欢,这似乎没有什么难外,其实不然。作文,照话那样写出来,有不少人以为这是下里巴人,不足以显示自己之高雅。于是提起笔来,可以平实的却用力粉饰,可以爽直的却颠倒曲折,可以简单的却添油加醋,也就是尽全力追求“不像话”。

(4)更值得担心的是“像话”比“不像话”似乎更难。古人有归真返朴的说法,这意思用于文,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常写文章的人有的有这种经验,起初是莫明其妙,不知道怎样用力;其后,一方面吸取他人,一方面自己摸索,道道像是多了,于是广泛利用各种修辞方法,求雅,求美,求奇,等等,这是知道用力了,而且大用力;再其后,知道得更多,有了更高的品评能力和表达能力,反而想避免用力。而宁愿行云流水,行所无事,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样写出来,有些人看了反而会觉得平淡朴实而有深味。这种境界,有人称之为炉火纯青,少一半来自眼力,多一半来自手力,手力不到,不能勉强,所以更难。我想,所谓言文一致,追求的应该是这种境界,纵使很不容易。

这种境界是言求精练、文求平实流利,二者巧妙结合的结果。上一段说到文向言靠拢之难,其实更难的是言向文靠拢。这在理论上虽然非不可能,实际上却罕见。罕见,文想靠拢就会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叹。其结果就成为,就是大力提倡写话的人,其文章的体质和风格,十之八九还是来自“文”以及自己的修炼。这种情势还会有更深远的结果,是文,就它同言的关系说,是若即若离,也就是与言接近而又自成一套。

自成一套还有另外的原因。前面谈“为什么要作文”的时候曾举一些难明之理和难表之情为例,说对付这样的内容,似乎就不宜于用言而宜于用文。就现在说,还有一些文体,属于公文性质,如公报、照会以至社论等,习惯上也总不用与言重合的格调。总之,求言文绝对一致,处处一致,不只很难,似也没有必要。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承认,写文章,就语言的格调说,平实流利如话终归是个好理想;作文时候记住这个,并寤寐以求之,从消极方面说可以不偏入岔路,从积极方面说可以走向平淡朴实而有深味的境界。在这方面,“明辨”同样是重要的,学作文有如行路,也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到此,我们无妨用一句文言的滥调加重言之,可不慎欤!

    相关推荐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为心声 张中行:言之有物 张中行:言教身教 7 距离产生美 张中行:题与文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零距离”交流的质 张中行:作文批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 张中行:修改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张中行:读什么 张中行:怎样读 张中行:读与思 张中行:精与博 张中行:结束语 零距离的感动——家访手记 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张中行:藕断丝连 张中行:采花成蜜 张中行:由记话起 张中行:规格之类 张中行:写作知识 张中行:板滞沉闷 张中行:多读多写 张中行:粉饰造作 张中行:随手涂抹 张中行:师生之间 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缘起 张中行:课堂作文的练功 张中行:熟练与知识 张中行:眼力的培养 张中行:课内和课外 张中行:辞达而已矣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张中行:思路与字面 张中行:顺口和悦耳 “距离”产生美──析《乡愁》的艺术特色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心灵的距离最重要——也谈赏与罚 你距离爱有多远——读《古诗十九首》 “距离”产生美──析《乡愁》的艺术特色 析《乡愁》的艺术特色 ——“距离”产生美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七年级语文教案《只有横街口的距离》 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张中行:开头结尾及其间 张中行:低标准和高标准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猛虎行 张籍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阅读指导课《我和童话零距离》教学设计 生活情境让口语交际与学生零距离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中外阅读差距浅谈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汇总 让心灵在语言中穿行 让心灵在语言中穿行 预设与生成的距离有多远──《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张之万之马 释离、离离、离骚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张孝基仁爱 高中语文离骚教案 必修二离骚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教案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钱塘湖春行》原文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原文 拉近与天堂的距离,用心去感受──《鸟的天堂》的教学反思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翻译 《离骚》中心意思 不让语言落空:听张大文谈语文 琵琶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课文《行行重行行》优秀教学设计 陶行知的名言 高中语文:《别离》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离骚》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案例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重点字词 离骚(教师中心稿)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达标测试 怎样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行道树教学设计2021 张晓风行道树教学设计 《离骚》译文 《离骚》译文 离骚译文 听张大文谈语文:如何不让语言落空 陶行知名言警句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大道之行也》 《离骚》译文 扣住一张“嘴”,读活文中人 《张衡传》字词等文言知识综合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文言文注解与翻译 文言文中的词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中考文言文:《无题》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