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张中行:思路与字面

小编: :admin

前面在不同的地方谈到:作文是把流动于脑子里的意念,即所谓“思路”,用文字形式写到纸上的一种活动;这思路,下笔之“前”是“总括全篇”的,可以粗略,表现为模糊的影象,可以细致,表现为明朗的影象;细致的,可以大致保存在记忆里,也可以明确地固定在提纲里。这细致的思路,不管是否固定在提纲里,到下笔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原封不动地化为文字写到纸上呢?如果能够,是不是“应该”原封不动地化为文字写到纸上呢?这是问题之一。还有二,是下笔之“时”,思路在流动,手随着,把意念变为文字,写到纸上,这思路是“部分”的(自然要参照总括的),更明朗的,但也会有刚才提出来的那样的问题,即能不能、应该不应该原封不动地化为文字,写到纸上呢?这两个问题性质一样,都是思路与字面的关系问题,两者接近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问题不简单,因为情况复杂,有时甚至近于微妙。大致可以这样认识:总括的,两者有一致的可能,但经常不一致;部分的,两者常常一致,也会常常不一致;一致要有条件,不一致也会有好处。以下说说这样认识的理由。

先要提一下,这里所谓“一致,是用的常识的意义。例如我现在拿着笔拼凑所谓文章,看见窗外树上飞来一只喜鹊,随口说了一句:“树上飞来一只鸟。”又例如把这句话原样写在纸上,这所思和所写,就意义说一致吗?显然不一致,因为所思是“喜鹊”,所写是“鸟”。读者大概要说:“你把鸟改为喜鹊不就一致了吗?”其实仍然不一致,因为所思的“树”、“飞”、“喜鹊”是具体的,到纸上,“树”、“飞”、“喜鹊”是抽象的概念,是符号,能表示所思的那个“树”、“飞”、“喜鹊”,却不就是那个“树”、“飞”、“喜鹊”(由读者领会方面看更是这样)。这里谈思路与字面的关系,是为了说明作文,不是辨析知识的性质,当然不必钻这个牛角尖,所以可以满足于常识的意义,说所思的“树”和所写的“树”意义一致。

还要提一下,这里所谓思路是指清晰的思路,不清晰,写到纸上不成文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所谓字面是指通顺的文字,不通顺,写到纸上不成文理,也就不是这里想谈的问题了。这样,我们可以进而考察能不能一致的问题了。

古人有“文不加(添字)点(删字)”的说法,见汉末祢衡作《鹦鹉赋》的序。且不管这是不是吹牛;至少就理论说,把所思照样写下来,成为妙文的可能总是有的。但是显然,这要有条件,条件是思路清晰、细致到成为所谓“腹稿”。这容易吗?

应该说不容易。因为要在学识积累和写作经验方面有深厚的底子,又要碰巧是写某一并不复杂的内容,其时心绪还特别清澈。这样多方面的条件一时完全具备,机会不多;即使具备了,我们也要承认,所写比所思(如果有办法衡量)常常会妥善一些,或者经过修改,可以更妥善一些。这是不容易一致的一面。还有另一面,是要把一致看作理想,目标,心向往之,以求接近一致。怎么能够这样?办法是在锻炼思路方面多下功夫,即多思,多练,使它的流动踪迹接近于文。这样,提笔作文就成为,思路在脑子里迤逦前进,笔随着在纸上一行一行前进,到适当的地方,思路在这个题目(有时也可以没有成文的题目)上停往,笔随着写了结尾,文章完成。这是作文的纯熟境界,或说思路的完美境界,虽然难,我们总当知道有此一境,只要努力,并非绝对不能达到。

自然,理想终归是理想,我们总不能忘记现实。现实是所写和所思经常不能一致,或不当完全一致。我的经验,除了写便条、日记等篇幅短、组织不要求肢体俱全的文字以外,只要勉强可以称之为“文”,所写总不能与所思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差得很多,连自己也感到非始料所及。这是说总括的。部分的,偏离的情况不像总括的那样厉害,但是,对所思而言,到实际去写,有时要有所增,或有所减,有时要换个说法,以求语畅达而意确切,总之是没有原样化为文字,写在纸上。

所写不能与所思完全一致,有原因。这主要是三种:

(1)人的心理活动永远不会静止,因而思路不能不随着时间变。有时变得少,如旧时代文人写诗,初稿写成,过后总要改动一些字。有时变得多,如有的思想家的大著,再版的一些说法,竟至与初版打架。这是因为时间先后不同,认识有变化。作文,对于如何立意措辞,下笔之前有个思路;到提起笔写,带着笔往前走的不再是下笔之前那个思路,而是此时的思路。两个思路可能很接近,但难于尽同。思路不能尽同,所以字面不能与前一个思路一致。

(2)思路与字面相比,总是思路粗得多,字面细得多。思路,就下笔之前那个总括的说,即使已经明朗甚至固定为提纲,总不会细致到成为腹搞。这粗略的变为纸上的文,纲就必须带出目,干就必须加上枝叶,这且不说;重要的是在粗变细的过程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意思应该说而原来没想到,有些意思原来想那样说而现在觉得不如这样说,还有些意思,原想先说甲后说乙,现在觉得不如先说乙后说甲,等等。总之是不能不变,变就不能一致。下笔之时的部分思路,同写的时间距离近,但常常也会偏离,这在上面已经提到,不再说。

(3)思路是设想,其中不免或多或少地搀杂些想象的成分,到过渡到纸上,成为可读之文,有些不切实际的想象成分就必须放弃,或脱胎换骨。要放弃,要变换,是因为:.意a念在思路中是比较模糊的,化为文字,模糊的变为明朗确定,原来不妥当的成分就容易显露,被察觉;.思路变为文字,b前后的连贯,部分和部分间的照应,如果有欠缺、不妥,就容易显露,被察觉。这样察觉了,当然要改,因而就不能一致。

这类改动,我们说是字面发挥对思路的审核作用,可以。但字面是笔随着思路的流动写到纸上的,所以溯本求源,应该说靠后的思路对靠前的思路发挥审核作用。审核,合用的,通过;不合用的,不能通过,因而要改,也就是不得不安于不一致。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对待呢?很明显,如果靠前的思路能够天衣无缝,不劳靠后的思路审核,或者经过审核,证明确是天衣无缝,那就至少有两种好处。一种是,作文就可以思路前行,笔下紧跟,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就是说,可以少费周折,速度快。一种是,行云流水的风格可以表现得更明显,也就是能够造诣更高。因为有这样的优点,所以前面说,这是作文的纯熟境界,思路的完美境界,我们应该虽不能之而心向往之。能的基础是锻炼思路,这自然不能要求一蹴而就;但是为了趋往,接近,也不可放松努力。这是一面。

还有另一面,是要在眼望天际的同时,不忘脚踏实地,就是说,要安于不一致,尽力用靠后的思路校正靠前的思路。这种校正的努力很有好处,举其大者如:.正在写的文章可以渐近于妥善,也就是满足作文的眼前的要求;.可以积累经验,使未来的作文、靠前的思路渐近于妥善,也就是满足作文的高远的要求。这样眼望天际,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终有一日,笔锋会以行云流水的步伐,走到文不加点的境界吧?或者谦退一些,只求能够逐渐接近也好。

    相关推荐

    张中行:读与思 张中行:题与文 张中行:精与博 张中行:熟练与知识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张中行:修改 张骞与丝绸之路 张中行:读什么 张中行:怎样读 张骞与丝绸之路 《琵琶行》中的“思”字 张中行:结束语 张中行:言文距离 张中行:藕断丝连 张中行:言为心声 张中行:采花成蜜 张中行:由记话起 张中行:言之有物 张中行:规格之类 张中行:写作知识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教身教 张中行:板滞沉闷 张中行:多读多写 张中行:作文批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 张中行:粉饰造作 张中行:随手涂抹 张中行:师生之间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张中行:眼力的培养 张中行:课内和课外 张中行:辞达而已矣 张中行:顺口和悦耳 张之路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行路难》中考题 《行路难》教学反思 行路难课后反思 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缘起 张中行:开头结尾及其间 张中行:低标准和高标准 张中行:课堂作文的练功 猛虎行 张籍 《一面》中心思想 行路难 用一面镜子照亮你的思路 行路难(其一)课后反思 行路难 行路难 张熊飞与诱思探究教学 张之路的资料 京张铁路简介 画面意境与作文中心 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当的古诗句有: 行路难1 行路难2 行路难3 给京张铁路取名 远行路上的寻觅者与漂泊者 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行路难(其一)》重点字词 《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教案 行路难赏析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行路难》教案 《行路难》简析 行路难赏析 中考语文考点分析:《行路难》 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谈文章的结构 《一面》字词总汇 课程政策:问题与思路 《识字4》识字教设计与反思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张爱萍与邓稼先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行路难》导学案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与反思 行路难评课稿 《行路难》说课稿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 《拟行路难》教案 行路难说课稿 《行路难》评课稿 张之路:关于《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风筝》思想内容面面观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思路与反思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