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

小编: :admin

在所有的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芦苇。不是独立存在的芦苇,而是由芦苇组成的那一片风光。2007年6月,在开往南宁的火车上我翻阅着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配着图片的文章,题目忘了,那一幅幅芦苇的图片陶醉了我的眼球。我曾想,如果有一片芦苇地,我也许会放弃了写作,把生命匍匐在其中。

之所以喜欢芦苇,完全是我个人的审美需要。这里,我不需要理由。也许,源于年轻时喜欢过的一句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那时,我还没有接触西方哲学的可能,也完全忘记了在什么地方,听谁说的。但是,我就记住了,至今没有遗忘。我不是记性特别好的人,要把一句话铭记三四十年,可见它的魅力。

《思想录》属于那种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引领人类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正因为此,我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把许多人从精神的噩梦中唤醒。

在帕斯卡尔看来,人是由两种品性相反而又不可分离的元素即身体和灵魂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身体显明了人存在的物质性,单从这方面而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同自然界的一切毫无异处,同样的只占据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同样的渺小、脆弱,即使是极微不足道的威胁就可能让他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乃至非存在。但灵魂的非物质性却使这株苇草又高居于自然之上,灵魂即是思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人一旦没有了思想,即刻就沦为卑微之物:有生命却不知道有生命。他说:“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重要)。然而我不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牲畜了”。思想拥有无限的空间与时间,能够渗透于宇宙的各个角落,人因此而成为宇宙的王。

在帕斯卡尔之前,我很早就阅读了《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是去年夏天里我的盛宴,而《帕斯卡尔思想录》的姗姗来迟是一个定数。因为没有思想的积淀,就无法接近他。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并非厚此薄彼。我也不是刻意的安排,一切像是天意。我惭愧的是,在这本书诞生之后的三百多年,我才走近它。

帕斯卡尔说出了我虽有感悟但无法表达出的东西,“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他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就像芦苇在风中打摆,但在思想中,他有着哲学家的坚定。如果不去解读,不去体会,谁也不会相信在他清瘦的面孔和孱弱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怎样深刻的矛盾的心灵。

我惊异于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比喻。我以为,在人类迄今为止的语言中,这是最精彩、最伟大的一个比喻。我常常歪着头(这是我思考时的习惯),设想着帕斯卡尔说出这番话的表情。可是,三百多年的真空,太遥远了,想像总是受到阻碍。但是,只要思想,就会有收获。幻觉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芦苇,它生长在临水的河边,茎杆中空,叶子翠绿,在风里歌唱,并开出美丽的芦花,帕斯卡尔在其中行走……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那是属于他的精神家园,由他开垦、播种、耕耘,并最终收获的芦苇地。那是在世界的一个极为隐蔽的角落,永远不会被别人发现;或者说,那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触及的芦苇地。这样就具备了安全感。他可以放心的、尽情的、赤裸的在其中想像,呐喊……

我觉得,我给帕斯卡尔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外部环境。正是具有了这样的环境,他才能收获到不同凡响的硕果。

当他还是一个十一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的时候,就写了论文《论声音》,发现了欧几里德第32命题,十六岁写了《论圆锥曲线》,完成了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关于数学的问题,关于物理学的问题,在很早的时候就吸引着这个少年的兴趣,这兴趣使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生涯:十九岁制造了计数器,为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pascal语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以后他又提出了“帕斯卡尔三角形”,发现了密闭流体能传递压强的物理学定律(帕斯卡尔定律),他还发明了注水器、水压计,改进了气压计。

这是科学界的幸运。

但是,他那颗不安分的心灵始终没有把眼界局限在既定的事物上,当人类万象向他扑面而来的时候,他积极地接受着这些新鲜的信息,开始发现、创造,向一切未知的领域跋涉。他在无意中成就了哲学和文学,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这是后人为他的天才思考和发明授予的冠冕。

有人说:在历史上,那些思想的巨人,他们投身于哪个领域,就是哪个领域的幸运。但是具有多方面天才的巨人,是很难被哪一个领域束缚住的,要是他有一颗总不安分、永远探索的心灵的话,就更其如此。

帕斯卡尔怀揣着一颗永不安分的心灵。这份心灵引导他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他的灵魂是高洁的,思想是放射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不拘泥于一条道路而随时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不断转换兴趣和方向,而他执着的个性和彻底的精神,又使他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走得很深,很远。

    相关推荐

    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奥斯卡·王尔德 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芦苇荡 三年级《爱动脑筋的帕斯卡》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帕斯卡“玩水”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三年级语文上册《爱动脑筋的帕斯卡》优质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教案5 湘教版《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教科版《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王家新批判:帕斯捷尔纳克情结 “纵然我是一支芦苇”──记舒婷 五年级语文《故乡的芦苇》教案设计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眼泪 我们要学习斯帕拉捷的什么精神? 托尔斯泰的日记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8《卡罗尔和她的猫》 魔幻之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2016年四年级语文《故乡的芦苇》练习题 福尔摩斯的推断△ 28《福尔摩斯的推断》 认识卡尔·萨根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案 斯帕拉捷发现“超声波”的原因有哪些? 阿尔萨斯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长诗)托尔斯泰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课文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4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的苇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小手帕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二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 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的苇 4.列夫·托尔斯泰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A、B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3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杂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精品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猫》教学设计一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加西亚·马尔克斯 《雪地贺卡》的说课稿 加西亚·马尔克斯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写作指导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案例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案例 《卡罗尔与她的小猫》一课一练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课外拓展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材理解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奥斯卡获奖者的致辞拾趣 奥斯卡获奖者的致辞拾趣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片断赏析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猫》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