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白杨礼赞》的历史性和典范性

小编: :admin

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不过,它更多地为人所知则是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许多年来,这篇文章被当作范文来阐释和学习,它所运用的象征、借物言志等手法一直被视为散文写作的圭泉。和许多经典作品一样,«白杨礼赞》的经典化使它脱离了最初产生的时空,从而迈入永恒,它的典范性的修辞价值冲淡了它所携带的历史意义。现在看来,«白杨礼赞》的历史意义似乎更值得重视,因为要找出同样一篇借物言志的象征性抒情散文并不困难,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白杨礼赞》是独一无二的,它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转折,并开启了后来的写作范式。这一点,语文教学似乎不能忽略。

一、旅行与文学:西北的发现

1938年12月,应新疆文化名流杜重远的邀请,茅盾开始了他的新疆之行,途径昆明、兰州|等地。1939年3月,茅盾到达乌鲁木齐,1940年5月,因为新疆形势恶化,茅盾离开新疆来到延安。同年10月,原本打算留在延安的茅盾由于工作需要,又离开延安来到重庆。这样,茅盾的西北之行历时两年才告结束。一路上,茅盾仍然勤于笔耕,写下了大量文章,事后编成了《见闻杂记»«时间的纪录»«白杨礼赞》等集子。就数量而言,这一阶段肯定不是茅盾创作的丰收期,而且由于战时旅行,所带书籍不是很多,茅盾常常感到“学殖之荒芜”。然而,西北之行带给茅盾的,更多的是发现的喜悦。

解放以前,西北是蛮荒之地,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生计困顿,文化上更无足观。总之,在当时国人的心中,那里断不是民族希望的所在。然而,抗战烽烟燃起,风物繁华的东南很快落入敌手,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广袤的西北却活跃着一股力量,那就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内也有西北大开发的倡议。因为从战略角度而言,西北幅员辽阔,适合于战略纵深,是持久作战的重要根据地。西北虽然向称贫瘠,但地下资源异常丰富,特别是矿产石油等动力资源已经引起世界的注意。然而,国难声中的西北开发谈何容易,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家的战略中心转为西南,西北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隐去。

茅盾生于浙江,长于浙江,其文学活动也多在东南沿海一带。东南形胜,自会给文人的笔墨增添一份灵动和秀气,但也常常会造成一种拘囿。故而,西北之行带给茅盾的,首先是风物的新奇。茅盾的西北游记本无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文笔有些粗糙,但放在现代文人游记的序列里就有些非同寻常的意味了。

游记的文体适应性极强。它可以是小说,比如《西游记》《老残游记》,可以是散文,比如《小石潭记》《石钟山记》,也可以是诗词歌赋等。总之,游记是灵活多样的。要而言之,游记总是写空间的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时间、视角和心灵的变动,游记是旅行与文学的结晶。由此,我们再来看西北游记对于现代散文的意义。五四以来散文的勃兴,游记功不可没,特别是朱自清、徐志摩等人的欧洲游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也改造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世界意识乃至现代感觉就在这种震惊体验中建立了起来。游记在人们的意识中建造了一个新世界,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改造一个既有的旧世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游记中写到的欧美文明无疑是未来生活的代表,是最合乎人类理性的所在。而与此相对照的乡土中国则处处散发着衰败的气息,是一潭死水。在一些描写中国景色的山水游记中,作家们在倾情描写山川之美的同时,总也摆脱不掉挽歌的气息,总也改变不了忧郁和哀愁的调子。这就是西北游记的潜在背景。

抗日战争无情地打破了古老中国的平静,也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尽管这种加速带有极大的被动性。对于人民而言,抗战带来的除了家破人亡之外,还有漫长的迁徙。知识分子由于社会阶层的相对优越,较少遭遇惨绝人寰的屠杀,经历比较多的是迁徙。迁徙过程的漫长和迁徙区域的广大,给知识分子留下较多思考和记录的机会。而西北由于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共产党政权欣欣向荣,吸引了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前去投奔。这是西北游记产生的直接背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游记是广义的游记,如前所述,是西北之行所见所感的记录,没有什么具体文体的限制。

当时的知识分子除了迁往西北之外,另外一个较大的迁徙之地则是西南。特别是倾向国民政府的知识分子,多数还是随政府前往四川、云南等省。这一批知识分子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常规的逃亡路线一一南渡,不禁感慨万千。富有历史感的知识分子都明白,历史上的南渡从来都没有北返的机会,他们多数人的心情是悲凉的。他们写下的西南游记充满了苦难和悲痛。这是西北游记一个极好的参照。

西北游记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西北被重新发现的过程。30年代,勇敢的记者范长江写下了影响巨大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向世界如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血战前行的事迹。西北角的力量第一次引人注目,这与国家危机中软弱的国民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抗战军兴,西北军民的抗战意志和业绩又一次地鼓舞了苦难中的中国人。西北也重新被国人所关注。茅盾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始他的西北之行的,他无疑也参与了发现西北的大合唱,并且发出了高亢的曲调。

二、写作的姿态

《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是茅盾西北漫游中感慨而得,也是其西北发现的形象的总结。作者自己也颇为看重这篇文章。1943年,茅盾编选了一部散文集,名字便叫“白杨礼赞”,作者在序言中解释道:“题名为《白杨礼赞》,则因例须择一篇为书名,而同时亦以自志五年漫游中所得最深刻之印象罢了。”也就是说,茅盾把他对西北最深刻的感情凝结在这篇散文中了。

文章开篇便是一句感叹:“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表态,是呼吁,有力地奠定了文章的基调。你如果读惯了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朱自清等人的散文,你可能会不适应,散文的开头不应该太有气势,不应该有压迫人的意味,但《白杨礼赞》不这样,它让你感到一种压迫,打破了你的阅读习惯,使你不舒服,进而警醒起来,严肃起来,阅读的姿势得由半躺改为正襟危坐。总之,这不是消遣性的小品文,而是宣言书,带给你的也就必然是陌生的体验。

紧接着,是作者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景的描绘。西北的风景与东南比无疑是逊色的。高原的两种颜色一一黄和绿,分别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黄与绿两种伟大力量主宰的高原,给人的感觉便是“雄壮”和“伟大”,但这样的力量蕴涵在高原中,似乎有些沉寂,因此作者对风景的感受是“单调”。这样的力量靠什么来激活呢?这时白杨树傲然挺拔的形象便出现在作者笔下。就像京剧当中的亮相一样,白杨树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那你的恢恢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

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作者在这里获得了一次“震惊体验”,而这种体验迥然不同于那种在西方文明面前的震惊。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句话纠正了世人心目中一个印象:白杨树是平凡的。接下来是作者对自己论调的证明。力争上游、团结一致、不折不挠,这是白杨树的风格,也是它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个性所在。

接着,作者强调了白杨树“绝不是平凡的树”,并展开了新一轮的论证。在这一轮中,作者对平凡的标准乃至美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视。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而此时,国家民族更需要白杨树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直、朴质、严肃”。显然,美也并不专指那种“婆娑、横逸斜出”之类的阴柔之美。这里,茅盾对流传已久的审美趣味进行了纠正,也多少含有自我检讨的意味。在此前的文学中,那种伤感的、忧郁的乃至病态的审美趣味是占主要地位的,当然这与国势衰微和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有关,而更主要的则是对民众的贱视和悲观。因此,茅盾在这里大声疾呼: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 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这些铿锵有力的词句,这带有质问色彩的语调,足以使沉醉在个人主义陷阱里的知识分子坐立不安。也正是在这里,作者冲破了感情的闸门,开始直接赞美西北高原上的抗日军民。在这里,含蓄蕴藉的象征手法不见了,散文特有的散淡舒缓不见了,你只能感受到感情的纵横激荡。这是淋漓尽致的抒情散文,它不事雕琢,也不完美,简直有些粗疏。不错,粗疏或者说粗犷,是感情宣泄的需要,没有这种粗犷,反而丧失了散文的精气神。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一文中认为好的文章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茅盾的《白杨礼赞》正是这样。

言及此,我想对中学语文界对《白杨礼赞》的修辞解读提一些看法。第一,说这篇文章是一篇象征性散文,诚然不错,但这篇散文算不得典范的象征散文,因为随着文势的发展,茅盾抛开了象征,直接点出抒情对象,更强烈地礼赞抗日军民。与《白杨礼赞》比起来,茅盾早期的散文《雷雨前》等全篇通用象征手法,严谨完整,无疑是象征性抒情散文的典范。第二,这篇散文的炼字也不具有典范意义,或者说引导学生学习《白杨礼赞》的炼字艺术,与这篇文章的写作状态是不相符合的。稍加检点,我们会发现这篇散文中形容词的重复率相当高,这怎么能说是讲究辞藻的华丽和多样呢?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作者的感情使得他抓住几个最有力、最准确的形容词,反复用、并列用,不加选择、不加调换,由此才能把胸中激荡的感情释放出来。《白杨礼赞》是一篇礼赞,是感情的宣言书,只有这样定位《白杨礼赞》,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它。

文章的最后,茅盾对白杨树所代表的人民的精神品格作了总结和强调,在结尾又一次表了态:“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至此,作者纵横激荡的感情终于有了一个坚定的收束。

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礼赞”体是不多见的。现代散文是伴随着个人的发现而兴起的,因此五四时期的散文或高歌或低吟,都与个人的感触相关,特别是在个性解放运动的狂潮过去之后,低吟似乎成了散文的主调,一时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个人主义似乎成了散文作家的泥潭,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小情调成了散文摆脱不掉的阴影。写作的姿态愈加卑微,文章的气格愈加狭小。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杨礼赞》就有些横空出世的味道了。茅盾在这篇文章里走出了自我,进而被 白杨树所征服,满腔热情地讴歌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意志,其文笔摆脱了小资产阶级的忧郁气息和拘谨的调子,尽情挥洒、自由无羁。这里,茅盾的姿态是仰视的,由于自我的反思和提升,茅盾站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从而领略了更加壮丽的风景。也由此,散文的境界变得开阔了,气格变得阳刚了,书写的姿态也变得昂扬了。

三、新的意象与新的抒情

抗战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转折点。由于抗日战争的激发,民族救亡热情空前高涨,普通民众蕴涵的巨大力量得以彰显。知识分子也开始走出书斋,观察中国的现实生活,进而重新理解中国乃至世界体系。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国的未来。除了梁漱溟等一些一直坚持中国文化优越论的新儒家之外,原本倾向于西方的知识分子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文化观。冯友兰写下了《贞元六书》,贺麟写下了《文化与人生》,李长之写下了《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朱自清写下了《诗言志辨》,这些著作所涉问题不一,但都跳出了“西学本位论”的圈子,廓清了西方现代价值观投射在中国文化上的迷雾,从而开始独立地阐释中国文化,重新估价中国文化的价值。现代中国历史上的40年代……其核心内涵便是:重视民众的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建设新的民族文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了。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虽然是眼光向下的运动,但知识分子本身也受到了触动,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新的感情。比如,一向沉迷于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穆旦,开启了他的“新的抒情”道路,讴歌人民的苦难和坚强意志,以诗歌的精神力量引发人民朝向光明的举动。与此同时,诗歌的意象也不加选择,只要是人们生活中存在的,能够表现人民生存景象的,都可以入诗。新的抒情带来新的意象,唯美的意象不见了,在穆旦的代表作《赞美》里,那些衣衫槛楼、艰难前行的人们获得了最深情的歌颂,他们的身上寄托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希望。

新的抒情和新的意象同样存在于散文中,《白杨礼赞》便是确证。《白杨礼赞》里的感情,现代作家们很久没有体验过了。鲁迅虽然坚信中国没有失去民族自信力,坚信民族的脊梁不会弯曲,但他只是表达了一种信念,他没有体验过发现的激动和确认的兴奋。而在其他悲观绝望的作家那里,这种感情就更显得遥远了。散文的意象也是这样。一种意象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活方式。山水、古书、食物是此前散文中常见的意象,不待说表达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调。到了《白杨礼赞》,这些意象一扫而光。用传统审美观点看,白杨树是不大适宜入诗入文的,而且简直有些煞风景的意味。茅盾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文章中也说它“没有婆娑的姿态”,但随即以退为进,大力宣扬白杨树所代表的新美学。不仅如此,茅盾还对旧的意象、旧的美学、旧的感情进行了清算,借此确立了自己“高声赞美白杨树”的抒情姿态。

《白杨礼赞》虽然饱含着作者的情思,但从大背景来看,不能不说是拜时代之所赐。这一时期,正是大量新的意象进入文学的时期,特别是白杨树所代表的农民,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以正面形象出现,彻底摆脱了五四文学乃至后来的乡土文学所塑造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卑劣形象。不仅如此,农民还成了作品的主人公,成为正确思想乃至中国未来的代表。与之相应的,当然有写作者感情的调整。文学的书写者们检讨并改变了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贱视民众的态度, 开始发掘并汲取普通民众身上蕴涵的精神矿藏。于是,一个新的文学世界、新的美学建立了。《白杨礼赞》便是这种新的文学和美学的象征。

    相关推荐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7.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赏析 《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13 《白杨礼赞》教案2 《白杨礼赞》说课稿 第五册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教案1 《白杨礼赞》教案4 第五册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读后感 《白杨礼赞》教案3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说课稿2 《白杨礼赞》说课稿1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说课稿3 《白杨礼赞》导学案7 《白杨礼赞》说课稿4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白杨礼赞 教材教法 《白杨礼赞》教学参考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2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3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3 第六册七课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4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5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A) 《白杨礼赞》课堂实录1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6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8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10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11 白杨礼赞(九年级上册) 《白杨礼赞》中抒情段的作用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1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9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2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两课时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示例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导入语汇编(3条) 《白杨礼赞》《囚绿记》教案及练习 放飞灵性的翅膀──《白杨》教学谈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及教案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苏教版白杨礼赞同步练习与答案 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 小学六年级诵读美文:白杨礼赞(节选) 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资料:白杨礼赞 《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 《将相和》历史背景 《将相和》历史背景 《将相和》历史背景 SOS的历史 第1课白杨礼赞(语文社九年级上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版初三语文白杨礼赞练习题:上册 《将相和》历史背景 苏教版白杨礼赞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