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桃花扇》中的“柳”

小编: :admin

“桃花”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其作用不言而喻,但自古诗文中桃柳不相离, 《桃花扇》也不例外,“柳”是《桃花扇》的另一个重要忘象。“柳”在整部书中共出现了八十二处,按作用和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类。

首先,“柳”担任了对剧中人物的塑造。一个明显的“柳”就是柳敬亭。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时人黄宗羲有《柳敬亭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桃花扇》中也体现了柳敬亭的口才,幽默诙谐。“访翠”一出中,侯李柳苏等几人行酒令,柳敬亭讲了一件苏东坡黄庭坚的趣事,令众人捧腹,却巧妙地影射了对阮大钺的不满和抵触心理:要阻止左良玉带兵东征,就故意打碎茶壶、进左良玉内里,一语双关,以此反复提醒他。作者还体现了柳敬亭的机智老练。他面对两个想敲诈、要来拿他的卫兵,不惊不慌,反将他们推倒在地,怪他们饿昏了头。他是来劝诫左良玉的,此刻却自称是来解粮的,从而抓住对方心理,顺利见到了左良玉。如果善辩和老练是说书艺人的专长,作者则更突出了柳敬亭的另一面:清醒的政治立场。他开始就明确表现出对阮大钺等人的不满,对国家的关心。当杨龙友和侯方域为没有合适人选给左良玉送劝诫信而着急时,他主动提出要去。作为说书艺人,却能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心系国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柳毅自况,“柳 传书,何妨下海”,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甘愿奉献的精神。而对于柳敬亭来说,“柳”也有些含义。他本不姓柳,相传他逃难时一次坐在一棵柳树下,折柳改姓。他曾说:“老汉姓柳,飘零半世,最怕的是‘柳’字。”“柳”在此又有“留”的含义。柳敬亭一生曲折,结识复社文人,“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之间”,虽然结识左良玉,但不久左良玉便死了。他“丧失其资略尽,贫凶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黄宗羲《柳敬亭传》)。他机智的打趣令众人“大笑”,但在乱世的飘零流浪中义饱含了多少艰辛呢?

左良玉是另一个与“柳”相关的人物,是“细柳营”的将领:“纷纷将士愿离家,细柳营中起水笳” (第九出“抚兵”)。他对国家忠心不二,极力为维护国家统一着若想。当他镇守武昌,自己手下面临断粮的危机闹事时,他先是想以东下缓和矛盾——这是一个将士不得己的选择,却充满无奈,艰苦的军旅生活不能没有粮食,但经过内心的斗争,最终还是决定不再东下。他的政治立场与柳敬亭等下层正直的人一样,但他的身份却将他陷于孤独。所幸的是,二“柳”相逢相识,并成为相互不可缺的挚友。直至左良玉死后多年,柳敬亭隐居山林,仍在怀念这位难得的“知己”以及闲处的日子。

其次,“柳”在《桃花扇》中又是烟花柳巷的代表,象征着李香君等烟花女子。“白门弱柳许谁攀,闻酒笙歌俱等闲”(第四出“侦戏”),暗示李香君命运多舛。寇白门自称“可怜一树白门柳”(第二十四出“选优”)。用花、柳来比喻妓女在古典文学中并不少见,但在“兴亡之感”的主题下,这样的“柳”就不再是单纯的意义,它常常与“桃”一起出现,象征着妓女们的悲惨身世和命运。十七出“拒媒”中,众人受杨龙友之托劝香君改嫁遭拒,张燕筑说:“触恼他疯狂雨迅,准备着桃伤柳损”;香君与侯方域失散己久,又得知妈妈替自己嫁给了田仰,见到已点成桃花的扇子不禁感慨万千:“桃片逐雪涛,柳絮儿随风飘”(二十三出“寄扇”)。同时,以“柳”为代表的烟花场所兴盛,也反映了国破家亡时阮大钺弘光帝之流沉迷酒色奢靡、不问国事的社会现实,带有“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叹。“柳”这一事物,在《桃花扇》中因此成了一个表现末世繁华又饱含身世感伤的符号。

“柳”这样一个自然事物,也影射出社会,并于兴亡之感相连。如“柳”多次暗示了南京、扬州的地名:“隋朝”与“柳”相连,暗示了扬州;另有“白门弱柳”“白门柳色”“一树白门柳”。当时有诗曰:“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王渔洋《秋柳》)“白门”是健康城西门,故址在今南京市,因此也用来指代南京。古乐府《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李白《杨叛儿》:“何许最关人?乌啼白下门。”《金陵白下门留别》:“驿亭三杨柳,正当白下门。”《桃花扇》中还多次出现隋朝之柳。烟柳茫茫,是春色,也是太平,却是危机重重下的太平之象。孔尚任特意多次写到隋朝的柳:“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第六出)是侯方域这样的封建文人对于华美略带颓废的文章气息和风流生活的向往,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对现实认识不够情形的表现,“他也想隋堤柳下安营巢”(十八出),写史可法识破了对方,但隋朝的扬州与当时的扬州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直到弘光帝招说唱艺妓进宫表演《燕子笺》时还说是“花柳笙歌隋事业,谈谐裙屐晋风流”(二十四出),最终在三十六出“逃难”,郑妥娘一行人趁乱逃出宫,才认识到“这笙歌另卖,隋宫柳衰,吴宫花败”。作者有意多次写短命隋朝之柳,表面是展现歌舞升平之景,更是暗示了阮大钺之流幻想的太平安乐之世不能实现,南都行将灭亡。这样,孔尚任使“柳”担当起空间和时间上的联想和比照物,兴亡之感油然而生。

“柳”在《桃花扇》中还直接展现了萧条之景。柳是春色,但孔尚任多次写到一棵柳、弯腰柳,就弱化了柳本来象征春季和繁华的功能,突出了乱世的萧条凄凉的景象:“南朝古寺王谢坟,江上.残山花柳阵”,“认得红楼水面斜,衰柳带残鸦”“望荒城柳裁,上危桥板坏”都是冷清破败下剧中人的感叹,当然也包含了作者的态度,而“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则是背诵的经典名句了。

《桃花扇》中, “柳”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或物,这个意象渗透了剧中人的身世、命运、情感,是文人特殊审美的向往,也饱含了作者孔尚任:对社会兴亡的态度,一个“柳”字,足见作者匠'心。

    相关推荐

    《桃花扇》简介 桃花扇底系兴亡 《桃花源记》中的 “外人”一解 《桃花源记》中心意思 《桃花心木》中心思想 《桃花心木》中心思想 桃花源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试题:桃花源记 6 桃花心木 21桃花源记 6 桃花心木 三月桃花水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质疑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说课稿 21桃花源记 6 桃花心木 21桃花源记 6 桃花心木 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大林寺桃花》的后两句 《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桃花心木》教学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导读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指瑕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源记》赏读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两课时 《桃花心木》相关 我上《桃花心木》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课文 中考语文敷浅原见桃花练习题 《桃花心木》的教学及反思 《桃花心木》 教案2 《桃花心木》读后感 《桃花心木》读后感 读《桃花心木》有感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心木导学案 桃花心木评课稿 桃花源记译文一 三月桃花水 教案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复习:《桃花源记》 《桃花心木》 教案1 《桃花心木》读后感 读《桃花心木》有感 评《桃花心木》一课 《桃花心木》教后记 桃花源记说课稿 《三月桃花水》课文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心木》说课稿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3 《桃花源记》教案4 《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教案7 《桃花源记》教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