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鸿雁长飞品清词:透视一场少年心灵的“动画”

小编: :admin

“文本——读者”层面:

李清照的《如梦令》只有两首,一首是描写春天的“昨夜雨疏风骤”,另一首就是课文编选的描写夏日生活的“常记溪亭日暮”,两首都是易安的“少女之词”,传递着相似的少年情怀,前一首恰好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阅读、填词翻唱,用它来体会少年的烂漫与放纵,以及词如何严格按照词牌来填。

都说“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婉转悱恻的李易安却把少年的欢乐谱写得那么有声有色;都问“夏天为什么缺少诗意”(孙绍振), 窃窃偷欢的李易安那一场“常记”的溪亭盛宴却比夏天本身还要意蕴悠长。

魅力何在?

除了清词“对瞬间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就在于李清照突破了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定论,不但让“画”变成了“回忆中的画”,而且这回忆竟然超出了“画”的视觉形态,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意象场,带动读者的心一起来分享、透视那一场少年心灵的“动画”。

几乎所有的鉴赏者都关注到“常记”的起法是一种追述,“自然、和谐,面对知己娓娓地叙述(《唐宋词鉴赏辞典》)”;“我经常想起来那一天的傍晚,我经常想起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可见那个傍晚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百家讲坛》,康震),可他们却鲜有关注这种追述的好处。“常记”的妙处何在?“记”,就是回忆。人们常说,失去过才会懂得珍惜。事实上,我们回忆中的景总比眼前的景更有情有趣,因为回忆的阀门里流淌出来的景,它包含着比现实的景更重要的内心的情绪、情思、情感。那么“常记”呢?自然是“常常回忆”。为什么偶尔想一想还不够,还要常常地回忆? 她的内心宝贝着、珍藏着、珍贵着怎样的追思?一切因为那一场“沉醉不知归路”!

——这个“醉”字大有文章。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也只不过就是今天初三或者高一、高二的年龄,这是一个男孩子都要禁酒的年龄,更何况当时对女子的无穷约束呢!虽然清词中不乏纵酒之音:浓睡不消残酒、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谢他酒朋诗侣、酒美梅酸、三杯两盏淡酒……可这里的“醉”基本上都是成过家之后作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自主行为,偶尔一次“浓睡不消残酒”,还是悄悄地、偷偷地、人不知鬼不觉地呼呼大睡,因为成年之后和闺阁生活总是有区别——即使开明的李格非,想来也不会允许李清照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个纵情花酒、离经叛道的“问题少女”吧!她连荡秋千见到客人都要“和羞走”(《点绛唇·蹴罢秋千》),更何况呼朋引伴、前呼后拥地在“溪亭”饮到“日暮”呢——“醉”的机会一定太难得,难得到李清照常常想起,念念不忘,时时沉浸其中;难得的就像今天的学生某一天集体逃课郊游一样放纵,就像六年级的孩子一心要抓住童年的尾巴一样想往。

接下来所有的文字,都是对“醉”的意象的一气呵成、层层铺排。

首先是“沉醉”。

“不知归路”是“沉醉”的直接后果。是迷恋溪亭偷偷饮酒的乐趣不愿意回家;还是把酒当成了营养快线,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抑或,景不醉人人自醉,未尝喝酒就已经被溪亭的景色迷住,深深地陶醉其中,流连其间,根本就想不起家来了?字面上,“沉”有沉醉 沉浸、沉迷的意思,“沉醉”,说明当时的意识不是很清醒,醉眼朦胧之中,摇摇摆摆之间,痴迷也罢,酒喝多了也好,总之是醉了,深深地醉了,醺醺然“不知归路”,不愿回家。这是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已经突破了画的静态布局,转到了比较强烈的心灵感应上来。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对“不知归路”之“醉态”的具体描写。这是移步换景,是电影蒙太奇,镜头切换之间,一下子闯入了“荷叶罗裙一色裁”的铺天盖地中来。“藕花深处”是什么样子呢?词人根本就来不及细细描述,因为是“误入”——这也突破了“画”的表述极限,词人在这里贴近的不是静态的景,而是视觉变换的“流动的景”,这种“流动的景”,指挥着“流动的情”:不是“我”的心灵在指挥我的手和脚,而是“我”的脚和手在指挥着“我”的心灵,这个“身不由己”,是“沉醉”的第二层表现:自我的心灵在大自然面前放纵着的审美体验。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简直就是一幅极端“沉醉”的池塘交响乐。小舟不知怎么一下子就划到了荷塘深处,举目四望,到处是挨挨挤挤的荷花,原本放纵着的女孩子们慌了神,赶紧向岸边划去,可是越划越乱,越乱越划,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荷,哪里是岸了,于是就更加拼命地划,嘻嘻哈哈地划,东倒西歪地划。几乎就在同时,一个同样的瞬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鸥鹭,彩的罗裙、还有夕阳的余辉,以及富有梦幻色彩的湖面全都晃动了起来,间杂着划桨声、嘻笑声,水声,鸥鹭的扑腾声、鸣叫声,也许还有甜美的歌声,还有相互洒水的惊叫声,以及发现岸边的欢呼声,混杂着荷花清香的少女的放肆的青春一下子在“藕花深处”迸发出来,视觉、听觉、嗅觉,各种感官动起来,交织起来,自然就带动游者和观者的心也动起来,美好的感觉、欢乐的心情,把有声的“动画”变成了内心世界的“情画”,这种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到文字之外,构成了一个无限快乐、无限优美的意象场,使整个池塘都和这群嘻嘻哈哈的少女一样热闹了起来。这个意象场,用女孩子们的热闹同化着荷塘的热闹,形成了一个情感的高潮。

“对于古典式抒情来说,直接的抒情是比较少见的,情常常与感联系在一起,情感一词可能由此而生。”“情的本性就是动的,故有‘感动’之说,感觉或者感触只有‘动’了起来,才能表现感情”(孙绍振)这恐怕就是古典诗词理论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动情”艺术吧。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尝试让他们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可以透视的心灵的“动画”,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进入古典诗词的感性的欣赏方式。

“课标——学生”层面:

以上是直面文本本身,单纯从心灵美感的鉴赏角度解读,基本停留在词与诗的区别以及作为读者的鉴赏层面上,属于“文本——读者”范畴;
可是教学要兼顾课程的。那么本课的立足点在哪里呢?现在考虑教学目标的制定。立足点转化为“课标——学生”。

罗列一下课标的具体要求:
“识字写字”目标可以忽略不计,两首词,一个生字:藕

“阅读”目标是本课的重头戏:

多层辐射的次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献疑:针对词的教学,要“有感情”到什么程度?这个要求大而化之。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献疑:搜集资料自然放到课前完成,根据篇幅特征,“默读”与“浏览”落实到课堂上,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教学手段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献疑:这是诗歌以外文体的重头戏。诗歌可以落实这样的目标吗?

针对“这一个”的重点目标:

5.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理解:这是本节课要重点完成的内容目标。怎么完成?按照“目标七”要求的技能目标来: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很多的古诗文课上,老师都要强调“工具书”的重要性。但这是第四学段要求把握的技能目标,六年级的学生,浅尝辄止即可,没必要越级要求。针对这两首词,基本上用不着。

这是第四学段对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的要求,也放在这里,心中有一个“过渡”的概念: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程标准——课时目标”层面:
教学内容:《如梦令》,教学时间:一课时

1、通过诵读、默读、浏览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感受“醉游”的欢乐。

2、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

3、通过“透视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相关推荐

    清词三人谈——宋飞(鸿雁长飞)、李敏(青玉案、西窗)、曹红艳(风中燕子) 《动手做做看》:放飞心灵 春天里的春天——鸿雁长飞读《孔子游春》 《动手做做看》:放飞心灵 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 心灵飞翔的时刻 放飞灵动的翅膀 放飞学生的心灵 放飞心灵──《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让心灵自由飞翔 鲜活灵动,神采飞扬 心动于“另外一场赛马” 放飞个性,让课堂灵动起来论文精品 大雁南飞的随想(一) 让心灵长出翅膀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前透视 应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叶赛宁的书信:窥视心灵之室的后窗 让心灵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之一 让古诗这颗明星光照少年儿童的心灵 师爱,学生心田涌动的清泉 放飞学生的心灵 教案教学设计 心灵之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成长的烦恼》的故事 透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现象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参考例文 班主任工作手记——放飞心灵 再点一盏心灵的灯 《泉水》课前透视 在心灵对话中飞扬激情的脉动——孙建锋《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赏析 唤起心灵深处的爱──对一次写作活动的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 《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3 《用心灵去倾听》重点词语 语文论文:放飞心灵 感受和谐 大雁南飞的随想(二) 心灵成长形象升华──简论《最后一课》中两人物的心程 《笋芽儿》课前透视 《故乡》:心灵的诗 人教版一册语文教材透视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 张晓风:透视平常的慧眼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之二 充满灵动的课堂 心灵的独白教案 用行动医治心灵——《雪儿》教学思考 人教版一册语文教材透视 点评应该是用心灵解读心灵 用行动医治心灵——《雪儿》教学思考 《心灵的独白》教案 心灵飘满阴霾:请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古今透视,体悟人生 撞击心灵的一课──《散步》案例 走进穷人的心灵 心灵之桥 撞击心灵的一课──《散步》案例 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华少年精品 谈教学对话的透视与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作品 一波三折教“清词” 《用心灵去倾听》一课一练 以情育人 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论文精品 会飞的图画 尝试,激活灵动的生命 爱,唤醒沉睡的心灵 播一颗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灵 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 眼神·动作·话语──读《用心灵去倾听》有感 《雷雨》:利用动画 巧解难词 《灰雀》课堂教学之透视 心灵的放飞,心花的绽放——参加广东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观摩活动后感 赏识,让我们走进孩子心灵论文精品 黄梅戏《孔雀东南飞》韵动长安 《卖木雕的少年》精品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近义词反义词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之一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2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聆听心灵的瞬间微颤 解封禁闭的心灵之窗 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清澈的湖水》词语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之一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七十七放飞心灵 用心灵品读你——《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手记 《徐悲鸿简励志学画》徐悲鸿简介 走进一位伟大女性的心灵世界 北极是我的心灵家园 冰心的清纯与脆弱 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穿越心灵之河的女子 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