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词与诗的区别

小编: :admin

(一)词的来历

对诗而言,“诗言志,歌永言”。词呢?从他们产生的历史看:诗是最早的流行歌曲,一种是民间传唱的,一种是文人写出来的,后来因为格律的逐步完善, 逐渐失去了传唱的功能,成了文人的纯案头作品,再加上自孔子开始的对诗的功能的层层规定,逐渐让它从下里巴人走向阳春白雪。于是从唐五代起,另一种传唱的流行音乐逐渐兴起:词。张志和的《渔歌子》应该是词的源头类作品,而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词的大盛之作了。

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的《石灰吟》恰恰相反。诗至明代,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但是这两个人,两首诗,却成了明朝的奇迹—— 一个被吴敬梓尊为明代唯一的贤人;一个12岁写出《石灰吟》,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读,我们会读出哪些东西呢?既然词是来唱的,把它作为纯案头的欣赏似乎太过奢侈。可抱歉的是,我不知道古代的“渔歌子”和“如梦令”的曲谱究竟是什么样子。

能够找得到的,只有今人的谱曲。 如梦令(蔡琴版):渔歌子(庞岩版):更多热门歌曲>>

(二)本质区别在唐宋,词是不属于诗,甚至与诗有截然对立因素的文学体裁。这个诗,包括合韵的歌与不合韵的诗,乃至后来统一的诗歌。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不同呢?比较权威的论述就是李清照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批判性观点:词别是一家。具体说来:

第一,词的形式要严格遵循声律,诗没有这样的要求。说白了,词牌,就是流行歌曲的曲谱,创词牌的,是作曲家;填词,就是严格按照曲谱填空填出来的流行歌词,和今天的“作曲、作词”好有一比。至于我们常说的长短句与诗歌严格对丈的区别,倒仅仅是表面现象,骨子里还是音乐性的要求。比如柳永,“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严格按照音乐的节拍、韵律与长短句的形式。

至于晏殊、欧阳修、苏轼等早期词人,“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应该算是“伪流行歌曲”,在李清照看来,还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词。这个“协律”,与诗的“对丈”不同,完全是从是否合乎音乐的角度加以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诗与词的本质不同。当然,诗中也有乐府,也有“古诗十九首”,但它们充其量是词的“萌芽”或者“胚胎”,宋代的词牌,某种程度上对“协律”的要求比今天的流行音乐还要严格得多。第二,词为了抒发情感,诗为了表达志向。

这不但和“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一脉相承,而且在李清照自己的诗词之中也可以找到显而易见的注脚:“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向缠绵在情感世界里“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词人,面对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她的诗,比大碗喝酒的豪放派抗金将领们毫不逊色,即使在家庭事务中,秉承李格非爱憎分明性格的李清照,对公公那句“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讽刺也一点没有婉约的影子。谁又能说,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不是她性格的另外一面?只是她的词比较多,而且宋代的词,人为地规定写一腔柔情,写万千别绪,表达要比诗婉转曲折,如此而已。

至于风格上的阳春白雪,是理想境界,这是好与不好的区别,非关本质。这些理论,怎么让学生感受得到呢?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是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动作的。第二单元的“诵读与欣赏”恰恰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而这首绝句,根据课标七十首的要求,学生早就应该烂熟于心了。那么在学清词的时候,从这二者的比较赏析入手,岂不来得直观,来的形象,同事也避免了大量理性的文艺理论的灌输?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相关推荐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形近字的区别 苏版《边城》与人教版《边城》的区别 “杀害”、“受害”、“伤害”这三个词语的区别 什么是句子及句子与短语的区别 体会”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池塘和湖的区别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教案1 201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赠别诗) “丹心”和“红心”的区别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 “陆续”、“相继”语义的区别 “放养”、“饲养”语义的区别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有关诗词的诵读与学习 有关诗词的诵读与学习 古诗别董大的诗意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香港特别行政区 海龟说中外教师的区别 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分享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 《古诗词三首 》词语解释与应用 别董大的诗意 联想和想像的区别在哪里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古诗词三首》词语释义与应用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区分“既” 与“即” “陈列、陈放、排列”三个词的区别,课文中为什么用“陈列”? 古诗中的大自然──诗中别 古诗中的大自然──诗中别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_语文论文 苏轼的诗词 苏轼的诗词 备战2017中考:与中秋有关的古诗词 别具韵味的数字诗 诗词解读与学生空间智能的培养 唐代送别诗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秋词》(刘禹锡)详解:原文、译文与赏析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备课资料 记词义,别死背 发掘诗词蕴含之美 厚积鉴赏审美之能——浅谈古诗词的学与教 记词义,别死背 记词义,别死背 别董大 古诗 小升初语文试卷(古诗词解析):别董大 古诗词中的"秋"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专题的二次选择与确立 《长亭送别》中的宋词意境 古诗词中的“秋”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近义词反义词 航空、航天、宇航有什么区别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 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古代诗词五首》练习题与答案 中秋诗词的搜索、欣赏与仿写教学设计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与实录 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怀念母亲的古诗 《别老母》 《渡荆门送别》《秋词》 韩愈诗词的特点 诗、词的一般知识 关于七夕的诗词 《想别人没想到的》词语解释 怀念母亲的古诗 《母别子》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送友人》(李白)详解:原文、译文与赏析 诗、词的一般知识 描写月亮的诗词 古典诗词的鉴赏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黄鹤楼》(崔颢)详解:原文、译文与赏析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2015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渡荆门送别 《诗词曲五首》解词 诗词五首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词句解析 浅谈诗词里的科举 诗人与他的保姆 与“马”有关的诗句 知识:区别月季、玫瑰和蔷薇案例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天地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