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最后的姿势》教材解读一

小编: :admin

2008年的5.12大地震是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的,那惨烈的画面至今令人不忍回首。其间许多的英雄人物在灾害面前赫然挺立。尤其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耕耘在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们,绝大多数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毅然用自己并不强健的体魄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天空。读着他们的事迹,同为教师的我常常洒泪,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的无私,为他们在最后一刻无愧于自己职业的举动……

拿到新版的国标本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书时,我欣喜地发现编者将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护卫学生的事迹编进了教材,这是一个曾令亿万中国人落泪的老师啊!相信他的事迹一定会打动许多学生的心,从而受到精神的洗礼。可读了一遍课文,我发现,我找不到当初听到谭老师事迹的那种感动了。

再读,依然如此。难道是过去的故事难以打动我了?抑或是我的心灵沧桑得难以再有涟漪了?

终于,我发现原因了。谭老师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了,他开始有了闪光的语言来映衬他闪光的行为。他不再是一个平凡的英雄,而是摇身变成一个“高大全”式的英雄。他是教政治的,高二的政治是有教材的,教学的内容是很明确的,教学任务应该也是比较紧迫的。谭老师那天为什么不讲课偏要去讲什么“人生的价值”,难道他预感到那天他要牺牲?难道这是他遇难的偈语?

英雄的事迹本身就是感人的,为什么要人为拔高?一个普通的无须仰视的英雄,正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为什么要硬生生地将他拉上神坛,让人在仰视的同时有了虚假的感觉?

想起《地震中的父与子》,通篇淡笔勾勒,然而,却一次次被打动,至今难忘。

现今,我们到底该追求怎样的文学语境?

    相关推荐

    最后的姿势 最后的姿势教案 《最后姿势》 课文 最后的姿势教后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后札记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一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最后的姿势》教学实录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5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4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4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2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7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6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2 《最后姿势》教学设计8 《最后的姿势》作业设计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写字读书的姿势》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教案设计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的姿势》一文标点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最后一课》教材理解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6、最后的姿势》答案 教科版第一册《写字读书的姿势》教学设计 精选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随堂练习题:《最后的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解读 教材解读一 湘教版《谁的姿势好》教学设计 《家》教材解读一 《口语交际.谁的姿势好》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材解读 《唯一的听众》教材解读 《y w 》教材解读一 《赶海》教材解读一 《雪儿》教材解读一 《荷花》教材解读一 《冰花》教材解读一 网上冲浪者大多姿势不良 《雨点》教材解读一 《燕子》教材解读一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一) 教材解读 《秋姑娘的信》教材解读一 《姥姥的剪纸》教材解读一 《剪枝的学问》教材解读一 讲读《最后一课》的启迪 讲读《最后一课》的启迪 奶奶的白发》教材解读一 《庐山的云雾》教材解读一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材解读一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最后一课》疑难解析 《蒲公英》教材解读一 《郑成功》教材解读一 《认一认1》教材解读一 《最棒的玉米》教材理解 《雨后》教材理解 《雨后》教材理解 《a o e》教材解读一 《爱之链》教材解读一 《看菊花》教材解读一 《莫高窟》教材解读一 《i u ü》教材解读一 《诺贝尔》教材解读一 《狼和鹿》教材解读一 《识字1》教材解读一 《钱学森》教材解读一 《一路花香》教材解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材解读一 多姿多彩 铸成名篇──都德《最后一课》的细节描写 《轮椅上的霍金》教材解读一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五)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教案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三) 《黄河的主人》教材解读之一 《早》教材解读 《水》教材解读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二)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四) 《最后一课》重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