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为学生打造有“我”的学习境界

小编: :admin

春光

《航天飞机》教后心得之一

一开始拿到这篇课文,着实有些“悬”。查找了不少资料,谈这一课如何教学的很少;请教了不少我所能请到的优秀教师和专家,还有一些比较熟悉的网友,他们都说这一课“不好教”。为什么呢?我分析了一下,估计是这么些原因:这一课中可以用来挖掘的语言因素不是太明显,学生把课文读读都能读懂;就科普的角度来说,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又非常高深,基本不可能把三年级的学生讲懂;就这一课的表现形式——科学小品来说,故事性不强,不怎么好抓。如何突破?还是要从理论的底层寻找我这一课基本框架思路的理据。“语言的根是人的心灵。”“语言从一个心灵出发,作为一种存在形式,被另一个心灵所理解,从而达到心灵沟通的目的。”底层理论的实践活力将要用这一课来演绎。

从课文的内容角度来看,科学小品无非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本质上宣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之处,我应当从这一点上入手做足文章。最忌讳的是把科普知识当成独立于学生主体之外的一种客观知识来教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充分挖掘航天飞机与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联系,让学生不是作为一个“看客”,而是作为一个积极的“体验者”来学习,要让学生能从航天飞机身上充分感受到“人类本质力量的伟大”。

从课文的表现形式来看,课文之所以要用科学小品的形式来表现科普知识,就是契合儿童的心理,充分调动儿童的主体参与。通过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以航天飞机的语气来做自我介绍,应当是教学成功的标志。这里不是简单的叙事角度的转换,其实是学生心理角色的转变,本质上是让学生的“我”能真正参与进本课的学习。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这一课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于是,我的整体框架设计就沿着如何把学生卷进科普知识的利益动力情境而设计。

思考一:核心支撑点是什么?

从儿童的心理出发,航天飞机除了外形的奇特之外,能吸引儿童的有两点:一是飞行高度和速度的“神奇”;二是本领的“强大”。

为了让学生领略航天飞机飞行高度和速度的“神奇”,我分成了两步,一是飞行高度;二是飞行速度。

就飞行高度的理解,我先让学生理解普通飞机的“两万米”,选择学生眼前熟悉的教室高度作为一个计量单位,两万米就相当于几千个我们教室的高度。再在这个基础上,用线段对比的方法展示,普通飞机的两万米与航天飞机的几十万米高之间的悬殊。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航天飞机的高!

就飞行速度的理解,我除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比较了“四个多小时”和“七分钟”之间的悬殊之外,更进一步用学生熟悉的坐大巴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

课堂上学生先后两次不约而同的惊叹声和他们的眼神都告诉了我,学生已经真正地被航天飞机的神奇所折服,成功地为后面“自豪”的自我介绍,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于这部分的处理,走过一段弯路:第一次试教时我是把飞行的高度、速度一起来让学生感受的。先找数字对比,让学生说一说航天飞机的更高、更快,再读一读,体验那种高和快。但课后了解发现学生对航天飞机这两个特点的把握比较模糊,认真分析,课文这样表述有其深层的逻辑: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高度要比理解速度容易些。在学生理解高度的基础上,再追问:航天飞机能飞这么高,那他飞行的速度一定是很快的!这样就能为下面理解速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因此,最终还是决定分步学,一是便于学生深入、清晰地把握这两个特点,二是分步先后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写“本领强大”的部分如何处理也是让我困惑很久的。查了不少资料,航天飞机的本领除了课本上讲的释放和回收卫星之外,还有不少。是否需要拓展呢?前两次试教中,学生对拓展的资料比较茫然。我静心反思,终于悟出:对航天飞机本领的解读,应当立足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当选择的角度是,找到能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体验搭上关系的部分。于是,就有了对卫星的三个方面功能的介绍(气象、电视节目转播、手机通信),让学生间接地体会航天飞机对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我此处就有了这样的定位:航天飞机如何释放和回收卫星一带而过,重点介绍卫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思考二:从何处切入更合适?

前两次试教中我都是从航天飞机的本领部分切入的,但都发现学生后来对课文第二小节介绍航天飞机外形的部分学得心不在焉,到后来的自我介绍学生始终是提不上劲儿。原因在哪里?有一位热心的同事到另一个班上做了个简单的调查,解开了我心中的谜。

用成人的思维来审视,在已经全面了解了航天飞机的外形、飞行和本领等各方面特点的前提下,学生最感兴趣的当然是航天飞机的本领。但对于一个刚刚结识航天飞机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最本能想了解的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因此,我后来调整为从航天飞机的外形入手。

由此,给了我这样的启示:智慧老人的介绍遵循着一个由表及里的内在科学逻辑顺序。

思考三:如何充分开发文本的张力来为学生最终完成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搭建支架?

课文中除了智慧老人大段的介绍性语言(不如说是教化性语言)之外,只有第二小节最后写飞机想法的两句话值得我们加以开发。此处飞机的惊奇值得让学生去体味,在体味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航天飞机做一个出场的自我介绍是很好的。于是我最初设计让学生做如下介绍:

猜猜我是谁?( )的脑袋,( )的翅膀,( )的机尾。我可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我是太空中的常客——( )。

但试教后发现,这样缺少了航天飞机出场的气势。

于是几经修改,变成了这样,相对突出了出场的气势:

我叫航天飞机,瞧!我的脑袋( )的,我的翅膀( )的,我的机尾( )的。别看我是一个( ),我飞得可快了,转眼间就会飞得( )的!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面对文本中飞机的惊奇,训练了学生的角色转换,同时又落实了“庞然大物”和“无影无踪”两个词语的变式运用,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成就感。

接下来,在学完第三小节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别扮演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来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几次试教,我发现此处的关键问题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心理定位。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我想到了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各有所长”,才会真正进入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各自的角色。于是我在学生读了最后一小节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飞机有哪些航天飞机所不能替代的本领呢?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分角色介绍就投入多了!

有了以上的基础,再让学生把航天飞机外形、飞行、本领等方面的特点连接起来做一个较全面的自我介绍就水到渠成了!实际课堂上学生已经能很流畅地表达了。

这就成了吗?我又为课文的结尾和课后的延伸性作业动脑筋。原先的设计是:课后查找资料,为航天飞机写一写自我介绍。反思再三,总觉得不妥,很像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一个任务。我想还是要从调动学生“我”的参与上动脑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到上课的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猛然间想到了一个点子:二十年后,学生们自己制造的航天飞机会有什么样本领呢?让学生为二十年后的航天飞机写一段自豪的自我介绍。这样设计,我想学生会多一份主人翁式的情趣的!

这一趟走来,感受着这样一句话:看上去没东西教不可怕,只要能找到语言与心灵的联结点就行!

    相关推荐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练习..-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4 1、人生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 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案设计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4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 语文学习三境界 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论文精品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为小学生提供乐学的环境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两则. 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再造“归去来”的境界——《归去来兮》教学一法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 《人生的境界》(2课时)教学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魏书生《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人生的境界》.(2课时)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 《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 “读”的三个境界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实录(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设计2 人生的境界(第一课时)(论坛帖) 为学生营造一片学习的乐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追求“学生活动充分”的高层次教学境界 高中语文《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谈 新国学教育三境界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课时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课时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设计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有语文才华的学生为什么没有考好 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教《小儿垂钓》 营造创新环境 挖掘学生潜力_语文论文 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习作: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高一语文教案:改造我们的学习 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 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 巧借境象 妙造自然 走出高处不胜寒的境界 精妙的语言,打造如水的课堂 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何而生 《说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上好语文课的三个境界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