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情真意切的对话 心声共振的课堂

小编: :admin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谈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全新定位。“对话”的本质是心灵的沟通。那么,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如何使对话式阅读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本文试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堂语文课生发开去,从寻找对话的平台、引领对话的过程、创建对话的环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

一、 寻找心灵对话的平台

对话即沟通,它需要打动人心的话题,需要令沟通者能沉浸其间的心境,需要融汇贯通的对话线索。概言之,对话需要寻找合适的平台。如何寻找呢?作为沟通文本与学生的重要中介,教师首先应该对这两者进行深入的前阅读,亦即对话。从中寻找到文本、学生、作者、教师之间最恰当的契合点。从而牵一发动全身,形成话题、创设环境、铺就线索。进而使教师产生教学思路,形成教学的途径,确立教学价值。

1、研读教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文包诗”(一篇文章中既有文章又有古诗,以这种形式结合的文章形式叫“文包诗”)的特殊形式出现,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捧读文本,只觉得一股浓浓的亲情扑面而来,直入心底。再次研读,诗中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个“独”字,使我的心为之震颤。王维孤独一人,漂泊他乡,无依无靠的孤寂、凄凉,敲打着我的心。因“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只能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无尽的思念,这其间深含的无奈与痛楚,撞击着我的心。“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正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吗?我被文中那强烈的、真挚的亲情所感动。游子对亲人、家乡那份思念与向往,家中亲人对游子的那份牵挂和期盼,这种美好、纯真的无法割舍的亲情,不正是学生所需要体验的吗?

2、研读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由于学生个体及生活经历、家庭环境造成的差异,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我们的学生,不到十岁,生活在交通、信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几乎从未离开过父母,倍受家人呵护,从小到大享受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就是这样一群孩子,如何跨越一千多年的时间,与文中那个生活在交通、通讯极其落后,且“门第孤寒”的王维对话?学生能从含蓄、凝练的诗句中,感受到感受到王维年少离家,两年未归,时逢佳节,触景生情的那种思乡之苦,思亲之切吗?如何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找到契合点,建架起对话的平台呢?反复地研究文本、学生,我发现那座虹桥便是“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是望眼欲穿的离别情。我想:人性中那最真、最善的真情,就是跨越时空鸿沟的桥梁,沟通古今人物对话的融合点。对话的平台在此刻悄然搭建,那就是以思乡之情为灵魂,以致真致纯致美的乡愁为心境的一次关于人性的对话。有道是:“文章不是无情物。”与文本、作者、学生的对话(前阅读)使我找到了阅读教学的根——真情。

二、引领心灵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既是对话的中介者,更是引领者。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教师起着引领作用。教学过程应该是依据学生阅读心理需求的生长过程。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课,逐步尝试、学习,形成独立研究、感悟、享受语言文化的能力呢?因此,在本节课中,培养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的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成熟的阅读心理过程应是:初读感知——研读理解——诵读抒发。

遵循这一阅读心理过程,我以本课为例,设计了“研读探究”的教学思路:

1、 释题,设疑激趣,由题入情学生读课题后,教师充满深情的朗读课题,边读边在课题上标注重点符号“每逢佳节倍思亲”,并激疑“课文为什么以这行诗句为题呢?”教师用自身的语感、标注符号、疑问,诠释着课题,揭示文章主旨“倍思亲”,帮助学生敲开文中“亲情”的大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述故事内容。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此时,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粗浅的了解,为深度研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读文本,情理交融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心理,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围绕学生质疑、解疑来展开学习活动。由学生疑问生发出新的学习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整理、归并。归纳出1、关于诗句的意思;2、关于课文内容;3、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三大学习主题。学生选择有兴趣的主题,深入研读文本,通过各个问题的理解、解答,教师相机由文入情,将文本由内容理解聚焦于“亲情”体验上,使理解与体验相融合。例如课中:师: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大家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想进一步去研究呢?生:我想知道诗句的意思。生:我想了解王维为什么写这首诗?生:我想研究,重阳节那天人们为什么要头插茱萸去登高?生:王维当时并没有和兄弟们在一起,怎么会是“遥知兄弟登高处”呢?我觉得应该改为“遥想兄弟登高处”。生:我想知道王维写这首诗时的心情。” 教师相机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归并并板书在黑板上。师: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教师手指板书,问题已被归并成三类。)这些问题,有的涉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的是关于诗句的意思,还有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你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些问题。此时,“疑问”表达了孩子们要求进一步与文本交流的渴望。学生们带着新的疑问,围绕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运用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凭借文本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学习,在宽松而热烈的氛围中,进一步与文本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研读,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再次交融。学生走进文本越深,就越强烈地感受到王维相思之苦,乡情之浓。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全班范围的交流,孩子们围绕王维的离愁乡情,热烈对话。教师参与其间,或推进,或点拨,或欣赏,或疑问,在学生与作者的对话间推波助澜。此时此刻,孩子们的思维直奔一个“情”字而去,他们的心,翻腾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充满乡愁的重阳节,他们的心与王维的心在那一刻交汇了。

4、真情朗读,尽情抒发深入研读和情理交融的交流,使孩子们的心里如王维一样“思绪万千”,胸怀中仿佛积聚了满满一腔真情的清泉,这腔清泉需要涌流,需要抒发。此时,教师再次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借助诵读来尽抒情怀。教师请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继而进行个性化的诵读交流活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情体会在彼此的心灵中交融了。生1:我想朗读第二自然段。(声情并茂的朗读)“……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欢渡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读到此处,语速放缓,语调低沉了,教室里静极了。)师:(轻抚孩子的肩头)你的朗读,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你还想说什么吗?生1:我想到王维还那么小,就这么长时间离开家,一定很想念家人,而今天又是重阳节,看到别人都和自己家里人在一起,他心里多难受呀!我很替他难过。生2:听了他的朗读,我想到了,王维这时一定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站在窗边,很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生3:(情不自禁的举起手来)我也读这一段。师:好的,读吧!(学生深情朗读)生3:我爸爸去美国两年了,每天晚上睡觉时,我都会想他。爸爸想着我和妈妈,一定就和王维想自己的亲人一样,那种想是很难受很难受的。师:心里想着他,眼里却看不到他,那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 此时,学生动情的朗读不就是与作者心灵的“合声齐唱”吗?学生动情、动心的朗读,让一段思乡的旋律洋溢在课堂上,让那翘首东望的形象呈现于课堂上,让王维对亲人的呼唤回荡在课堂上。就在这抒情地朗读、入情的体会中,我和孩子们的心灵,都净化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中去了。回想课中的这四个环节,是用一个“情”字将之串联成一个整体,层层递进,教学呈现一种咬合状态。即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读中积累,逐步推进,环环相扣,不断提升,体验作者感受,以达到学生、作者、教师情感的共鸣。

三、创设心灵对话的环境

这里所指的对话环境是阅读对话环境中的心理环境。它使身处其间的交流者,身临其境,心临其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满眼、满心只有与其对话的交流者,师生共同步入了诗意的对话空间。这种美好、理想的境界是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

1、用心中的真情打开学生、文本之间的大门要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当教师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教师的眼中看到的只有学生,心中想到的只有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设计,对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语感甚至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围绕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否有利于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而服务。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传递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的情感,营造与阅读文本相适应的心理状态。课中师生都被那浓浓的、暖暖的、清清的情意所包围,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教师真诚地与孩子们在一起动心、动情地交流、对话,体验文本中人性的美,人情的真。师生与文本浑然一体,共处在一种空灵状态,教学的感受是那么的幸福。此时此刻在教师的心中,没有杂念,没有成败,教师自然而然地真情付出,与孩子们真情面对,忘我地与学生进入文本共同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们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当我和孩子们对准音调时,我也拥有了一颗真心、一颗童心、一颗纯粹的学习语言、感受语言、享受语言的心。

2、用多媒体营造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感氛围,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那秋风中片片飘零的落叶,那云遮雾绕的重重华山以及那枫树下王维翘首东望家乡亲人的图象,加上悲凉、凄婉的洞箫乐曲,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景中。当学生在音乐声中深情诵读时,整个身心都与画面、音乐融为了一体,到达了一种美的极致。在课文的情景中,学生的心与王维的心奏响着同样的音符。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而言,对话的载体是语言,目标却是人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在深入语言学习的同时,向情感体验的纵深发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般交融在了一起。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真诚与忘我,是实现这种心与心的对话的基础。阅读教学只有以此为土壤,才能开出真情感受的花朵。语文课堂只有以此为旋律,才能奏响心声共振的乐章。


给学生一把走进文包诗的钥匙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品评

江苏省泰州市海光实验小学 刘 飞

江苏省金坛市五叶小学 陈海英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来帮助学生学习。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把诗和文对照起来,在对照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材的资源。所以,我首先思考的是,如果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文包诗怎么教呢?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入文,最后还要回到诗,我觉得这是这一类课文教学的一般模式。于是,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我试图通过教学,给学生一把走进文包诗的钥匙:

【扣题导入,初感“思亲”】

上课,师生问好。

师:引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3课——

生齐读

师:我听出来你们把倍思亲重读了,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读?

生:……

师:不知道,就是凭感觉。大家读的书很多,语感很好,真棒!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句话,如何?要读好,就要理解他。课题中有3个生字,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非常好,勤查字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刘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方法,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词句的意思——读课文。反复对照读课文,也能帮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生:好。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或者对应词语的意思,画下来,读一读。

生:自读课文,画出词句。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快速掌握了这个方法。每逢佳节就是说——

生: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师:真棒,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课文里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

生:九月九日。

师: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生:插茱萸、登高。

师:是,茱萸是一种带香味的植物,传说可以祛病驱邪,所以人们在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头插或者臂戴茱萸,饮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长寿,这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师:佳节来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

生: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思念家乡的亲人,就是思亲。倍呢?

生:更加。

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

生: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这就叫,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再读一遍课题,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设计阐释:

指名读课题之后,我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要把“倍思亲”读得这么重?学生是凭感觉读的,说不上来。我指出:“大家读的书很多,语感很好,真棒!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句话,如何?要读好,就要理解他。课题中有3个生字,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怎么办? ”孩子们告诉我查字典,我提出了“反复对照读课文,也能帮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孩子们捧起书,通过朗读找到了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这样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来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从课文中去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引路。

【初读古诗,走近文本】

师:好,同学们,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句话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出示古诗)现在,请你们借助课后的生字表,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读古诗,借助课后生字表正确朗读诗句。

指名读,正音,男生读,女生读。

师:学习一首诗,只能读正确流利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读书应该做到见字知意,我们要理解它。刚才,大家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借助课后的生字表,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下面我们自己来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来理解诗题和诗句的意思,好不好?

生:好。

师:友情提醒:课文中也有许多生面孔,遇到他们,我们也要放慢速度,好好的查一查,读一读,弄懂它们。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合作,把你们的发现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生:自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理解了什么?

生:15岁那年,他就一个人离开家乡,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这里的山东不是指的我们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的华山以东的蒲州,而他现在独自一人在京城长安求学,(师画草图)所以他说自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板书:独、异、异

师: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思念家乡的兄弟,就叫做——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对。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理解呢?生: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每逢重阳节。王维总要和……

师:看到人们都去登高,就想起了自己在家时,这会儿也一定是和兄弟们去登高游玩,但是,今天,兄弟们一定还是头插茱萸结伴登高,只是少了一个——

生:我。(王维)。

师: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是呀,王维15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安求学,这就叫——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看到人们都去登高游玩,想到了在家的时候,想到了现在兄弟们一定也是头插茱萸登高望远,但是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所以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写下了这首诗,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对,这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诗是讲究韵味的,诗也是有节奏的,老师给大家标出来,我们再来试试——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教学评析:

在通过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理解之后,学生掌握了联系课文去理解诗句的方法,这个环节则让学生在通读古诗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从而将古诗读通、读顺,并在字面的层次上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这一段对于古诗的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

三、诗文对照,走进诗人。

师:大家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刘老师也想学着大家读一读。(师读,声情并茂)

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刘老师之所以能比你们读得稍好一点,有两个原因,一是你们今天才拿到这首诗,而我已经把这首诗念了二十几遍了,二来,刘老师今年和王维一样,有这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自然能体会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你们才读了几遍就读得这样好,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应该刘老师为你们鼓掌,要真正把诗读好,还应该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平常不思念亲人吗?

生:思念。

师:为什么到了节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亲人呢?下面我们再次拿起书,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生:默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生: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师:家家户户是如何欢度节日的呢?

生: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

师:好,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生:齐读。

师: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热闹非凡,家家户户是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看到这样的情景,王维就——

生: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触景生情,所以,他——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看到别人是如此的高兴,而自己呢?

生:独自一个人。

生:15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

师:15岁,还是一个孩子,就背井离乡,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生病了……

生:晚上害怕……

生: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他……

师:是呀,因为孤单一人,独在他乡,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课文里有一句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你从这个又字品到什么?

生:王维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很久了。

师:多久?

生:两年了。

师:你有亲朋好友不在身边吗?

生:有。我爸爸已经出去四个星期了。

师:你想他吗?

师:想他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想哭的感觉。

师:是,刘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八月十五的晚上,我两点多钟坐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星空,就有你说的这种想哭的感觉。而王维离开家已经两年了,他还是一个孩子,700多个日日夜夜,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呀!所以,王维——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的时候,王维想到了……

生:以前在家乡时,……

师: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这种团聚时的高兴,分离时的惆怅。

生:齐读。

师:在家日日好,出门处处难。想到了兄弟们一起去登高的时候是何等的高兴,想到了如今兄弟们都在登高,遍插茱萸却——

生:少一人。

师板书。

师:怎能不更加思念亲人呢?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时候,王维就想到了这句——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风有情,花有情,月有情,人更有情,于是,在这个节日里,王维写下了这首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评析: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篇课文的领子在哪儿?人家是“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大街上“热闹”极了,而自己呢?“独在异乡为异客” 触景生情、睹景思人,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词语的对比产生的反差就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写照,所以他是“思绪万千”,所以才得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情感线索也可以成为这节课教学的主线。

在这个环节中,教者带领学生又将诗文对照走了一个来回,通过对一些关键词语的品读,对人物和写作背景的适当渗透,以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走入了人物的内心,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这一次对古诗的朗读已经入情入境了。

【情感迁移,加深感悟】

师:是呀,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传统佳节吗?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师: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节是美好的佳节。

生:春节,吃饺子,放鞭炮。

师:对,春节也是举国团圆的日子,这两年多里,这些节日王维也是独自一个人过的,当这些佳节到来时,他也会——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他也会思绪万千,他也会提起笔来写下一首——

生:诗。

师:对,诗。诗是什么?左边是言字旁,就是心理想说的话,右边上边是个“土”,就是大实话,心里想什么说什么,下边是个“村”,寸就是短的意思,把我们想说的大实话,写短一点,写的精练一点,这就是诗。

假如你是王维,在这些节日里,你会写下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来,静静地写。你可以填后两句,也可以全部自己写,还可以引用一些别的诗句。(播放音乐)

生:默默地写。

交流。

师:请你说。

生:《八月十五忆台州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买月饼,遍吃月饼少一人。

师:大家对他补充的诗有什么意见?

生:我想改一个字,把买改成“打”。

师:自己做的意思,是不是?

生:是。

师:你可以考虑一下。

生: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遥知兄弟尝月饼,空邀明月少一人。

师:这样一改就好多了,关注了中秋节的两个习俗,且注意锤炼了用字。还有哪些同学写了?

生:中秋节,月儿圆,像小船,华山相隔众兄弟,天长地久不相见。中秋节,饼儿香,似小盘,盛上佳肴滋味全,盛上汤来见兄弟。 生:天长地久用得不准确,既然是不相见,就不是天长地久,应该用天涯海角。

生:怎么会盛上汤来见兄弟呢?应该是思。

生:我觉得不错,心中思念,就好像看见亲人在汤碗里出现了。

师:你说的真是太好了。

教学评析:

这一段的教学将文中的重阳佳节放大,将佳节的定义还原,同时通过改诗的手段,让学生在体会诗句语言的凝炼的基础上,升华了情感,对于诗句的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

五、再读融情,升华主题。

师:割不掉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于是,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倾诉我们的情感。(配乐朗诵)

集体诵读古诗。

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对“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不停叩问,“三读一改一诵咏”,力图体现学习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理解有感情、升华咏叹的过程,这是我对文包诗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尝试,是不是还有别的方式呢?有老师提出来可以先学文,最后凝结成诗,我觉得似乎也是可以的。还有,《习作八》让写古诗的“研究报告”,我在想,其实每篇文包诗都是一篇优美的研究报告,是不是可以从这个点着手,在教学的时候关注一下如何撰写古诗的研究报告呢?

    相关推荐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情满课堂 三情共振 《情真意切释猜嫌》导学案 探寻对话的真义 真情流溢大笔振迅 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绿叶对根的情意──领悟《春酒》的意蕴 入情入境,引发三情共振──《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引发三情共振──《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精心组织阅读课的“对话”活动 语文趣话:巧妙的“无情对” 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课堂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活动评价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活动设计 我们的课堂充满童真与诗意 《心声》课堂实录 《心声》课堂实录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关注课堂中“另类”的对话方式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九年级上册)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课堂呼唤心灵的对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札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感悟意境,涵咏真情——读《9、母亲的恩情》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共振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问题(对话)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春晚对联进课堂,真爽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教案5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吗? 让对话使课堂更精彩 真真切切读书 扎扎实实训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心思想 一声不经意的叹息——课堂教学中落实情感与态度维度的思考 桌椅的对话 画面含情 诚挚真切_语文论文 阅读对话教学四注意 诗意对话,语感共生──谈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 “不知处、振、林樾”在诗中的意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心意思 孔子的诗意课堂 读书的真意义 用情营造诗意的课堂──《山雨》教学随感 用情营造诗意的课堂──《山雨》教学随感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口语交际》活动设计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关于“课程教学”的对话 面对混乱的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四年级教案: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对“话题”的思考 9《桌椅的对话》 诗意的语文 智慧的课堂 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话题作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实录 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建构信息共享的语文课堂 对语文教学“诗性”“诗情”“诗意”“诗化”的叩问 对话的激活──《再别康桥》课堂教学断片剪辑 品《背影》的情意美 以读为本 平等对话 真切感人──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真实的课堂 学生的乐园 在课堂里流淌着诗意与激情 构建对话课堂,实现生命成长 诗人与山的对话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2017年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情感真切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实录 《心声》课件 《满井游记》教学课堂对话回顾 最是那声声吆喝的风情 在心灵对话中飞扬激情的脉动——孙建锋《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赏析 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之浅见 语文课堂中 对话式教学初探 《听声音说话》课堂实录及评析 与巴金对话──《鸟的天堂》教学新思考 《听声音说话》课堂实录及评析 看连续的几幅图说话对话 一段心灵的求索 —— 让语文课堂流淌出诗意 …… 给学生创造“激情、对话、展示”的空间──《自己去吧》教学课堂实录及反思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听声音说话》课堂实录及评析 话题作文的立意篇 语言与情感共生文心与人心交融──《掌声》精读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