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小编: :admin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教,促进学生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以通栏标题的形式,将“课改”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构建一套理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之关键?熏对此,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评价视点多维化

理性的评价体系其视点应力求多维,即评价要做到“纵横交错”,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纵”,即“拿今天的这个学生”与“昨天的这个学生”进行比较,看看他哪儿有了进步或发展,同时向这个学生提出“明天”的努力方向及目标;所谓“横”,即拿“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进行比较,或拿“这个学生的某些方面”与“那个学生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彼此的优势长处?熏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理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横向的评价,更需要纵向的评价。通过实行“纵横交错”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的扬长避短、争取进步。

二、评价重心过程化

学习目标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因此,理性的评价体系应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评价的重心要由结果转向过程,由重过去转向重现在,不再热衷于给既定的教学事实下结论,而是关注学生的“今天”,关注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的情感交流、协助合作、动手创新等情况,在“今天学生学了什么?今天学生学了多少?今天学生学得怎样?今天学生怎样就会学得更好?”等方面花功夫,在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情况的同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理性的评价体系应避免“考试是主要手段、分数是主要依据”的现状,力求形式多样化,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语文学科为例:对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而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时的表现力、感染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与方法等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考核的内容,则可以依据同学、家长及老师等的日常观察所得,由老师负责,在综合多方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作定性评价;另外,可以书面考试的内容,在考试形式上也要力求丰富,如: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答与笔答相结合、集中测试与分散测试相结合、课堂检测与阶段检测相结合等形式,还可以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测试题。

四、评价内容全面化

传统评价内容单一,“一卷可定终身”。其实一张试卷所检测到的,只是学生学习中极有限的一部分知识,而能力、习惯、情感、态度方面的指标完全被排斥在检测内容之外,仍以语文学科为例:就《语文课标程标准》中的五项主要目标来说,“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就很难安排进试卷。就是较好安排的“ 阅读”部分,我们往往安排的也仅仅是一些理解方面的内容,而阅读的技巧、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表现力、感染力等却无法用试卷检测。基于这种现状,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时,就要特别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参与程度及合作态度;关注学生能否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否自己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这样通过全面的评价内容,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行的评价体系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依据有限时间、从有限的角度、实施有限地观察,凭此对学生作出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准确,有的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理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教师组织下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首先,要让家长有评价的权利和机会,要充分考虑和听取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其次,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参加评价,评自己,也评他人;最后再由教师来总结概括,完成评价。这样的评价全面客观,才能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六、评价工具激励化

作为教师,要尽量客观地对学生的优势、进步以及不足进行评价,但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评价时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就评价用语而言:要注意方法与技巧,特别在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时,可多用“规劝”或“建议”的方式,让学生更愿意、乐意接受。如对上课经常走神的同学可这样提醒他:“要是你上课时的注意力能再集中些,那会更好。”就评价符号而言:要使用鼓励性符号,如五角星、红旗、蝴蝶等,用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等符号,让发展程度、进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鼓励,并激发他们向多星看齐的决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关推荐

    新课程呼唤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课改呼唤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专家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刍议 新课改呼唤新作业观 合理评价学生 推进课改进程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多元整合,有效评价——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呼唤失落的“水晶鞋”——由一堂阅读课想到新课程改革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呼唤率性而为的语文教师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阅读呼唤个性_语文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材理解 评语文新课程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析材料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析材料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材理解 从转变中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全面理解学校教育评价的经常性原则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新语文课堂上的答问评价 心底的呼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材理解 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 《挚情的呼唤》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让评价成为学生的新中国──听新课程展示课《爷爷和小树》有感 创新习作指导——学生心灵的呼唤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谈谈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延迟评价带来个性光彩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一练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设计 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 挚情的呼唤教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延迟评价带来个性光彩 课堂评价性语言运用的现状批评和对策初探 新课标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简说 呼风唤雨的世纪 《挚情的呼唤》教案 语文实践活动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新课程评课研讨中的最大缺失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语文教学的呼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综合型高素质教师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有感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怎样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堂趣味评价探索——《燕子》课堂评价选 课堂趣味评价探索──《燕子》课堂评价选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2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1 浅谈如何评价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说课稿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呼唤人性之回归,倡导和谐之社会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内容 发展性评价灿烂了孩子们的笑脸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课堂教案 理性和感性的追求──评《星星变奏曲》 语文S版《母亲的呼唤》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