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找回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小编: :admin

课改以来为什么会出现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怎么纠正这一偏向?不同看法见仁见智。我们以为,问题的出现,跟对《语文课程标准》“体验”的定位的认识失误有重大关联;教学中的滥情、矫情,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体验的泛化。找回“体验”在课标中的定位与教学策略,能有效纠正泛语文和非语文中的情感体验的泛化。

一、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的概念

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个高频用词,重要理念。课标中的“体验”, 尽管吸收了哲学、心理学、还有美学的有关“体验”的研究成果,但它只能是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

二、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的特点

(一)亲历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学生必须亲历亲为。情感体验与语文学习过程如影相随。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通款曲,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欢,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

(二)个人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一种主体行为。在体验中,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而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三)缄默性

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摩、淋浴、滋润或激荡,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从而使人格得到塑造,心智得以健全。

三、课程论视野里体验的类型

(一)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是再体验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获得的体验,是对作者曾经经历的情感的再体验。再体验必须从文本出发,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

(二)从课标的发展主体性要求看是主动体验

主体性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情感体验必须是学生出自内心的体验,主动的体验和积极的体验,是来自对语文文字的感悟,不是被外加的体验,也不是被煽情煽起来的凭空产生的体验。

(三)从课标的价值导向看是健康的积极的体验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课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情感体验的领域有: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心、对多样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比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要以“英勇杀敌”场面描写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五壮士的英勇无畏,而不是引进课程资料,让学生体验日寇对五壮士的敬佩。(日寇对五壮士的跳崖壮举行军礼,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或许会更敬佩日寇,这是必须预先防范的。)

四、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的教学策略

(一) 情感体验的二纬向度

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宣传心理学“建议综合运用诉诸感性和诉诸理性的两种方式”,值得语文教学借鉴。比如是一堂课,开头动之以情,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全部心理生理活跃化;之后,向着被引起了兴趣的、进入兴奋状态的学生,合乎逻辑地逐一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比如,《军神》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体验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但如果没有从语言文字入手,从神态、动作描写体验刘伯承的心理变化和德国医生的心理变化,而只是关注刘伯承如何承受摘除眼球的痛苦,不仅语言训练不扎实,对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的体验也会失之肤浅。

关注体验的情感纬度与认知纬度,就是关注语言学习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二)情感体验的多角度

1、从文本的思想内容角度去体验。第一学段,对童话、寓言和故事,能对美好的情境,感兴趣的内容和事件进行体验,对儿歌、童谣和浅近的故事内容进行体验。第二学段,对课文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进行体验。第三学段,对叙事性作品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进行体验,并生发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对诗歌,能深入情境体验,生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2、以感情朗读和想象的方法体验

感情朗读和想象是情感体验的基本方法。

朗读,既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感情的体会与体验。老师可以用引读、创设情境读等方法,指导学生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后感情朗读;更需要在学生感悟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指导感情朗读,体验课文情感。

想象,有利加深理解,更有利于情感体验。在文本描写的形象生动处,文本的空白处,叙事的浓缩处,情感的浓郁处或含蓄处,指导想象,能使学生深入情感体验。

3、在交流分享中体验

对情感体验的交流分享,从第一学段起课标就有明确的要求。情绪如芳香,可以互相熏陶;情感如色彩,可以相互感染。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感染,加深体验。此外,老师必须参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适时引导。随着学段的提高,老师或以读者的身份参与交流:“读了这篇课文,老师被***感动了”,并把自己的感动描述出来;或以作者的身份参与交流:“老师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前,我被***感动了”,并把自己的感动和写作前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还可以编者的身份参与交流:“老师就是编者,为什么把这篇课文编入课文,我受到了哪些感动?”把理由和自己的感动说出来。老师倾诉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学生倾诉自己的情感。

(三)情感体验的适度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标的要求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熏陶,犹如花香袭人,如和风细雨。过于持久的或过于强烈的情感体验,不利于记忆、思考和想象,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智力活动往往是互相阻碍和干扰的”。老师不能唯情感体验,而使学生因处于强烈的情绪激动状态而难以担负起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学习任务。当然,也不能只强调认知而忽略情感。适度的情感体验既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又能扎实语文训练。

课改中出现的“泛语文”和“非语文”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煽情所致,学生被加以太多的情感,而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学习阅读表达方法则被经常被忽略。

必须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情感体验的适度,引导学生高峰体验的努力便是不可取的。儿童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还没有证明儿童会有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学说的创立者马斯洛认为,“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高峰体验。”言外之意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一生没有高峰体验。多数人的高峰体验,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可时间跨度有多大,次数又何其少。在小学阶段就努力追求语文教学中儿童的高峰体验,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可以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以悲伤得泪水涟涟,可以感恩得想呼爹妈,但体验之后,还是要从感动中走出来,转移注意力,继续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训练。

总之,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一个凸显人文性的概念,人文熏陶需要体验的参与。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是一个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概念,语言学习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把学习语言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的人间正道。

    相关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对人教版小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例谈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的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语文新课程高考与我们的对策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集体备课中的问题与策略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语文课堂的主体性教学策略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策略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学教育》教案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与对策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基于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提高的语文课程单元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 新课标•新体验——《报任安书》学习攻略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检测卷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专题编排特点与教学对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 高等师范中文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话与开放体验与感悟 多重对话: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献疑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上册编排特点与教学对策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高考语文阅读试卷解读与应对策略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教研课题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课设置的思索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介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