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小编: :admin

课程改革正在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再一次被提到了广大教师的案头。在这种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开展,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关背景]

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所以文本知识的教学应该也必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与新课改并不冲突,关键的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转变之一就是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于强调灌输式教学、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也应该突出这种转变。

3、文言文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至今,是诗文中的极品,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所以这些精华佳作,不能不读;而鉴于因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而产生的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特点,又不能完全放给学生自己来读。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自然就成了教师要思考的重点。

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能力要求与文言文教学目标,我们一线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字句串讲这种单一的教授文言文的方式,使教学方式生动起来,多变起来,真正做到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到乐学,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文本教读]

文本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能力、发散思维的途径,处理好文本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文言文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教而有法,又要教无定法。

1、以读促学

读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因此在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多读,以各种形式各种目的读。一读,自由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读,个别大声朗读。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教师就此正音,帮助学生断句。三读,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译。注意动手圈画出重点字句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次读应该是精读,也是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这三读之后,学生就刚才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互相讨论,然后再当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这种方法虽然用时稍多,但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很有益处。以读促学可以放在教读一篇课文的前一阶段进行,学生更容易掌握。

2、以查促学

教师的检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这种热情会迫于一种无形的自我“压力”,可我们毋庸怀疑,这种压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压力,因为这是学生的不服输的精神、自我实现的愿望在起作用。利用他们这种心理,我就采取了让学生“爬黑板翻译”的方式。课前我准备好几张卡片,上写一到两句包含重要知识点的句子,找几个同学“抽签”翻译。他们爬黑板前,教师要留出他们自读的时间,依然是有问题先提出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大了许多。而且看的也更细一些,并且对重点语句的敏感度也增加了不少。到前面翻译的同学因为都是有备而来,所以情况比较不错,当然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比如在翻译《肴之战》倒数第二段中“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这句话时,有个同学就译成了“到了诸河,他们已经在船上了”。引得下面的同学捧腹大笑。很显然,这位同学对“及”“诸”二字没理解透彻,这样一来,也能让他对自己的错误印象深刻,同时我也趁机讲了这两个字的意思,并提醒他们自学翻译时注意抓住前后文的语境。把检查放在学习中而不是学习后,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干劲足了,并且能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也避免了往常“干听”的坏习惯。以查促学可以放在教授一篇课文的后一阶段进行。

[拓展延伸]

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学会字词句是基础,学会品位、鉴赏文言文才是更高能力的要求。所以文本教读之后,适当地对文章内容作些美的挖掘,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认识,同时也使教学文言文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

1、谈古论今

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人说的“古语”,我们大可今人今看,也让学生自由说说他们学完文章后的感想。比如学完《师说》后,就让他们说说文中所讲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学生也能说出个一二来。给学生的思维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我们也能发现他们在古今对照中碰撞出来的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深度有了,宽度也有了。学生在无形中也学会了用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也正是文言文教学目标所规定的。

2、识人论世

文学批评有句术语叫知人论世,意思就是学习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这是说的在学习作品前。那在文本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化用一下这句话,做一做“识人论世”的工作。很多文言文都涉及到典型的人物形象,比如飘沦憔悴的琵琶女、深谋远虑的战略家诸葛亮、思度弘远的伐交高手鲁肃、机智爱国的郑国商人弦高……这些形象都以他们超凡的人格魅力在文言文的国度里散发着强烈的光芒。教师让学生鉴赏这些形象,写写对他们的认识,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认识那个时代,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在繁密的古文字中蕴藏的古今人类共有的情感。

3、以古论古

历史上的某个典故、某个人物有时不只出现在一篇作品中,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在其它作品中也能觅到他们的踪迹。比如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一文,就着重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形象,而以项羽最为典型,也最有争议。于是我就搜集了不少有关项羽的材料,像项羽的《垓下歌》、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跟学生一起品读、分析,这样既使学生全面认识了项羽,也使他们领悟了诗词的魅力,还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文本教读是基础,是知读,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能力,为阅读课外文言文做好铺垫;拓展延伸是升华,是美读,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为他们认识传统文化精华、陶冶美好情操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旗帜下,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文言文教学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相关推荐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语文新课改的关键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亟待改变什么 浅谈新课改下的“真”教育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践行新课改——我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 2017高一语文下册新课改教学计划 反思语文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 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新课改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作文评改的新思路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目睹之怪现象 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组“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下的作文 改革课堂教学的尝试──《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新课改形势下阅读教学的若干误区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_语文论文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直面新课改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 再看新课改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方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观 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方式 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创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教案 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拼音教学改革的新尝试_语文论文 浅说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改下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 改换角度教出创新课文拓展 以课改新理念指导语文-小学语文论文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论文精品 新课标改革将加强语文教育 新课改下阅读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谈语言的修改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探索新形势下的家长会模式改革_语文论文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课改下也别这样上语文课 新课改中的命题原则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新课改呼唤新作业观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下) 课堂教学改革新尝试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新课改化学论文-化学实验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新课改应考虑学生的需要 六下《文言文两则》课文原文 《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教案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 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