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

小编: :admin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全面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得失。而我国传统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尽如意的地方。那么,如何突破或摈弃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弊端,从新的高度确立课程教学的理念,全面挖掘课程教学的价值,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命意义的缺失: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基于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观”,教学被窄化成知识教学,教学过程被视为一系列预先设计好的、可控的线性序列,学生被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教师充当教学舞台的主角。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观”无视课程教学的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意识不到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把生动活泼、变动不居的教学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命的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课程教学缺乏生命意义,这是传统课程教学的根本缺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教学观念:知识传承观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把课程理解学科知识。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结论讲给学生听,学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识记、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知识。完成认识性任务是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甚或惟一的目的,学生的进步只表现为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它必然导致两大弊端。一是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的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大多数学科的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缺乏内在联系,课堂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成了与学生日常生活隔绝的一个专门领域;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困惑、好奇、期望以及许多潜在的能力和作为一个完善的人的其他一切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遏制。二是割裂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的联系,教学过程被庸裕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造成学生对不少知识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之所来,更不知其之所去”的状态。这种对课程教学的片面认识,其后果是造成了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含的生命意义,更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

2.课堂教学:“三惟”现象

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教案等材料具体规定了教师必须知道、讲解和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学生需要做出的各种反映。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先设计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讲清知识、突出重点、化难为易。对教师而言,他所做的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和计划,因此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只是机械性的劳动,只是简单的重复活动,只是应付与无奈。教学中这种“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的“三惟”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使其无法感受到课程教学对于参与者所赋有的个体生命价值,因失去对工作的创新而产生异化和失落感。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也加剧了这种“三惟”现象的产生。评价一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在于教师的创造,而在于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程度和水平,在于是否忠实地执行了教学大纲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游离于标准化的行为都被判为不合教学要求而遭到批评或指责。

3.师生关系:教师本位主义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它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由这种角色定位产生的教与学双方的工作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但传统的课程教学片面强调教师和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所以教师是课程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这种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甚至控制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缺乏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和自主表达的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失去了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创造和自主选择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有悖于人的本性的被动生存方式。

二、如何看待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人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应当得到尊重,语文教学重点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总起来说就是培养他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既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又关注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

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每个孩子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倡导“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得以绽放。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学语文就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之间和谐的律动,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方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审美的格调等,或认同,或发问,或陶醉,或见仁见智,批注评判,这都是生命的交流。学生从这些交流中有所吸收,有所感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品位。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对人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生命能量的肯定和调动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的做人、对学生的生活和品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起前者更加深远,更加直接。正是在教师创设的自由氛围中,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下,在这种生命的交流和和谐的律动中,学生具有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振兴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于国把祖国优秀的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让悠久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3.教师的教学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弹性化

课程教学尽管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如情态、意志、体验、合作能力、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发展的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二是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用来承载、传输教学内容的。因此,在选择和利用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一个贯彻始终的思想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这种形式中轻松、愉快、主动地把教学内容的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于是,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贴近生活的操作模式供选择,尽量在遵从学生生活习惯的前提下,以相似于学生生活结构、认知结构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参与教学活动是其本身的生活需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共享生活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自己在教学中是自主的,能够充分选择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在多种选择和利用中获得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自己去寻求教学内容所蕴涵的生活的“真”。

 

    相关推荐

    新课改应考虑学生的需要 新课改需要教研员做什么?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自问的几个问题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四年级下册第七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四年级下册第三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亟待改变什么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创新需要“呵护” 要理性地看待小学语文教改中的问题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师爱 一项需要好好反思的改革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观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课程改革需要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 语文课需要挖一挖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学习新课标,改进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 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新课标改革将加强语文教育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新课标下语文作业布置要三注重 树立新理念 推进新课改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高考作文改革需要教育体制的支持 低年级习作需要弄清几个问题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_语文论文 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人教新课标第五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新课堂数学教学设计需要确立的理念 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语文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浅说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课文 14 我要的是葫芦|新课标 德育论文:教师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小学语文论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更新观念改进教法_语文论文 依照三维目标,改进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多媒体-语文课堂需要你 语文新课改的关键 走进新课程,引领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的新生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创新作文评语,推进作文教学改革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观下的目标解读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_语文论文 重要的是语文的定位问题 如何驾驭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语文教学还需要板书吗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浅谈新课改下的“真”教育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践行新课改——我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口语交际课需要"策划" 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新课改中的命题原则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课改实验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