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

小编: :admin

【知识网络】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文言虚词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⑴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⑵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⑶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命题落点

历年高考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考查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比较,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第二,考查的范围,均严格遵循当年考纲规定,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等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第三,考查的数量,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有时集中辨析一个,有时比较多个虚词,近几年趋向后者。第四,考查的角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和成分。第五,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出自中学教材,不少句子的翻译也涉及到虚词。

【典例精析】

例一:(2005天津卷第12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命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豁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睦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慧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虚词用法的掌握,考查了四个虚词。其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项,“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和“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儒服而见王”意思是“穿着儒服拜见赵文王”,“引领而望”的意思是“伸长脖子远望”。A项“日夜相击于前”的“于”是介词“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的“于”是介词“到”。B项“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中的“之”是代词,代前面所说的“日夜相击于前”这件事,“甚矣,汝之不慧”中的“之”是助词,无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太子乃与见王”中的“与”是介词“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是“结交,亲附”的意思。

答案:C

例二:(2005北京卷第7题)(原文见“第三节

文言句式”中“典例精析”)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沿用了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组中“更立景公”的“更”与“更上一层楼”的“更”都是副词,都可作“又、再”讲。B组中“负之斧质”的“之”是代词,作“他”讲,指庆封:“何功之有哉”的“之”是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C组中“后世以为法程”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拿、用”,后边省掉了宾语“之”;“大夷以近”的“以”是介词,相当于“而”。D组中的两个“相”虽都是代词,但“后必相恶”的“相”指互相、彼此之间,而“拔刀相助”的“相”则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北京卷的此题对虚词的考查虽然突破了考纲规定的范围——“更”“相”不在规定的十八个虚词之列——但这两个虚词的相关用法在教材中经常出现,考生只要调动知识积累,就不难作答。

答案:A

【常见误区】

一、实词虚词不能区分。如“太子乃与见王”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前一个“与”是虚词,后一个“与”是实词。

二、把握词义不能结合语境。如将“其始相助,后必相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两句中的“相”的语义混为一谈。结合语境可知,前者为“互相”,后者为“他”。

三、把握虚词词义没有顾及其整体结构。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一句中的“为”不宜单独解释,而应与“所”结合起来解释,共同构成表被动的“……为……所”式结构。

四、把握虚词词义时顾此失彼。如“西伯,伯也,拘于羑里”一句中的“也”,不能因为其在句中就误以为是在句中表停顿,起提示作用;这应看整个句中,它实际上重在与前者发生关联,“西伯,伯也”是判断句,此处的“也”为语气词,表判断。

【基础演练】

1.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3)得全首领以没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7)(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10)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11)敛赏财以送其行

A.(1)与(2)相同,(8)与(9)相同

B.(3)与(4)相同,(10)与(11)不同

C.(5)与(6)不同,(7)与(10)相同

D.(1)与(11)不同,(6)与(7)不同

2.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

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3.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4.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府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架亡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⑧今故告之,反怒为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岂吾相不嫦娥侯耶?且固命也

②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B.①临视,则虫集冠上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C.①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

D.①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②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参考答案〗

1.A(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与)

2.C(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

3.A(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4.D(替,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副词/被,介词/在,介词)

5.D

(A①且:词,抑或,还是;②同。B①则:词,原来,已经;同。C①犹:词,尚且;同。D①“之”与“者”连用,构成固定格式,表示定语后置;②之:结构助词,无实义;者:指示代词,……的地方)

    相关推荐

    会考复习—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专练2016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_语文论文 2017高考复习全攻略:文言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复习必备:学会辨析文言虚词 会考复习—文言虚词.-教学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讲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总结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常见文言虚词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汇总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虚词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分享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公输》文言虚词 《公输》文言虚词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选:常见文言虚词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虚词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虚词篇 《公输》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文学习技巧:文言文虚词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虚词:若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虚词“以”用法讲解 文学常识·文言虚词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虚词“而”用法讲解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虚词“之”用法讲解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考点详解 高考文言文复习三秘诀 复音虚词例释 常见文言文虚词:于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易混虚词误用例析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常见虚词用法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讲解 文言文阅读: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9 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 高考涉及的十六个文言虚词集锦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1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3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2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4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1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5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5 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常见虚词辨析精髓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 2016-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0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6 高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3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近义虚词的辨析技巧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虚词的使用)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尽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疾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除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内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即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奇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朝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乃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求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临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怜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安的用法 16-17学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答题策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迁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期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举的用法 2017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被的用法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词语辨析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高考专家指导:如何辨析语文文言虚词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案:文言文部分 高考语文复习: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高频词“之”的用法 高考语文关于文言文虚词的试题(附答案) 2017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常见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复习要点 2004-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考实词、虚词情况一览表 高考语文复习:中学文言常用实词说解(除)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文言文虚词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高三语文二轮词语复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 七年级语文专项训练: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 高考文言文复习攻略:表示时间的词语汇总 高考复习:准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规划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常用虚词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如何复习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