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体会

小编: :admin

肖复兴是活跃在当今文坛的著名作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说的是他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事。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

课文开头写了“我”的一篇作文在征文比赛中获了奖,事后得知是经过文学界前辈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才得以获奖的,这使“我”十分激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段心理活动写得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使“我”认识到,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作者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说明叶老对一名中学生的作文作了细致的修改,付出了许多心血,因而使“我”十分感激。当“我”到了家里,拿出原稿与修改稿作了对照,看到较多地方叶老作了改动,甚至连一个动词也不放过,可见他改稿的认真、细致,也反映出叶老对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感到无比温暖。特别是作文后面的那段评语,是叶老对下一代的热情指点鼓励,使作者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作者到叶老家里做客,见叶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谈起写作,叶圣陶先生没有向“我”传授什么秘诀,而是问及学习成绩、读书的情况和正确的写作方法。“我”不但学到了如何作文的方法,更学到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叶老就像那“绿绿的爬山虎”一样,让人感到可亲可爱。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故事,25课向我们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与“成长”有关的故事。(出示课件)

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简单交流预习方法。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抽查个别词语的意思,并引导用词说话。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教师引导、小结。

四、精读课文,品词析句。(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细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预设)

(1)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我感到意外。

(2)像见大人一样同我握手。

(3)把我当作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2、交流描写爬山虎的几句话。

3、画出句中的重点词,品词析句,比较体会,并结合朗读指导。

4、说说写爬山虎的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如:描写的时间不同等。)

5、你知道作者笔下的爬山虎为什么这么美吗?(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

6、练习、引导说话,小结学习内容。

五、质疑问难,设置悬念。

1、质疑、解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吗?

2、设置悬念。

(1)“修改作文”与爬山虎有怎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教学反思: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这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对叶老家那一墙爬山虎进行描写的一段话。在备这节课时,我怨声载道:唉,这文章这么长,学生怎么理解呢?诸如“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当然包括篇头的那段话)的语句怎么引导学生理解呢?毫无信心的我终究还是上了“断头台”,本想自己这个“伯乐”会因此“名落孙山”。岂料,故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学生“超强”的理解能力,着实让我目瞪口呆。听听这些“文人”的理解吧:

“写出了爬山虎绿,有生命,充满生机。”

“作者觉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减少了许多,不仅因为一墙葱葱的爬山虎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还因为此时作者应邀来到叶老先生家中,并受到热情的接待,她心中无比的激动与兴奋,自然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热。”

“阳光都变成绿色突出了爬山虎的绿。”

“联系上下文,我的体会是:作者因受叶老的指点和鼓励,内心充满了希望,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充满信心。此时,在他的眼里一切都充满希望,以致于阳光也是绿的。”

“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写出了爬山虎充满生命力。”

“这些温柔的小精灵正如作者此时心中的信心一样,它在跳跃着,闪烁着光芒,在引导着、鼓励着小作者。”

……

(回想当时的情形,真不知自己当时是怎么蒙混过关的。个个跃跃欲试。体会不谋而合的掌声雷鸣,体会有异的唇枪舌剑,好一个热闹场面。)

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段精彩的小插曲,它因孩子们的“出人意料”而光彩照人,深深地震撼了我的思想:

孩子们,行!

点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虽言尽而意无穷。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他们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

老师在安排第一课的教学时,主要把与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和见面情景的描述中,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设计上,整节课结构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导语的设计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既点明本组课文“话成长”的主题,同时紧扣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有意把教学重心前移,课前就提出具体的预习目标:①自学生字,读准字音。②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③查找资料,了解人物有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在上课前早已做好学习的准备。课堂上教师进行必要的检查交流,便可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句段的品析、方法渗透和言语的训练,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

简单一个“读”字,实施起来却不简单,在完成重点环节的教学时,教师把读与评、说、画、议巧妙结合,多种形式的读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味,赏析升华,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被激活、唤醒,学生脑海中的影像也被充分地放大和渲染,变得更加鲜活和灵动,使学生完全沉浸到课文的意境之中。两个描写爬山虎的语段,文质兼美,教师对前者重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地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而对后者则重感悟,多展示。对于写见面情景的几个句子,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学结尾处的美读,教师饱深情的叙述、优美的音乐、进一步把学生的感情与作者感情融为一体,此时学生的读进入到“美在心中流淌,情在心中充盈”的美妙境界。

练习的设计是教师给学生创造的又一个语言训练的机会。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小结,又利于搜集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悬念的设置,费时不多,但却是必要而且心须的,教师巧妙设计的两个思考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照应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

我们常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过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看学生从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从本节课看,老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句,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带给学生的是阅读和言语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在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对话中完成和实现的。所以我想说,这是一节成功的好课。 

    相关推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学会改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记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心思想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内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难句解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简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一练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内容解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链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背景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特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疑点解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实录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3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记实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结构分析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备课.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内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试课稿教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句积累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四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综合资料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之一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五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二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教案 第一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送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