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小编: :admin

【摘要】正在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若能适当、适时地运用“旁逸”艺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平时,我们尽量精心设计导语,注重启发教学,采用猜测想象,践行商讨教学,就会灵活驾驶“旁逸”艺术。

【关键词】旁逸艺术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发展能力

【正文】最近在网上无意看到“语文教学方法之四十——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引起了我的关注。所谓“旁逸”艺术,就是“绕弯子”,向目标迂回前进,让学生在“绕弯子”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换言之,就是变直接讲读为间接学习。这里的“逸”就是超出,不拘泥于文本。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适时适当地“旁逸”一下,更会使教学渠道畅通,使学生轻松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认认真真地拜读了这几篇文章,感慨颇多,也受益匪浅。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实施“旁逸”艺术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是“旁逸”艺术的基本表现。

良好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如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我发现优良的导语应具有导控、指向、新颖和精炼等特性。教师要根据导语的这四个特性,去设计每一堂课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一个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语文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但是,要上出一堂能够吸引学生的语文课并非一件易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方法单调、缺乏一定教学手段的语文课是很难吸引学生一节课的。因此,只有教学手段多样化,轻松丰富有趣的语文课才能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好的开头犹如高妙的棋手下棋,第一着棋就能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我们教师可以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切不可机械模仿、千篇一律;更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识、阅历等多种因素,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上多费些心思,精雕细琢,使其成为“凤头”。

二、注重启发教学,是运用“旁逸”艺术的具体措施。

我觉得要想真正运用“旁逸”艺术,课堂上关键在于启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课堂上,差的老师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老师会提问,优秀的老师会启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启发式教学就更应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了,也应是“旁逸”艺术的主骨格了。因为启发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启发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激疑启发式,即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引进路转峰回的岔道口,促使他们去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机会释疑,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又如:情境启发式:即借助大自然和人为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相应的气氛中,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反馈,从而唤起丰富的想象。再如:比喻启发式:即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使教学生动活泼。总之,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四给”有关。所谓四给:即给学生说、想、看、练的机会。通过“四给”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感官和思维器官的积极性,诱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启发学生“说”。学生说话,有多种形式,课堂上说,讨论问题时说,教师提问时说。无论哪种方式“说”,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的。上课开始时,可先由教师提上次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顾、温习所学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采用猜测想象,是内化“旁逸”艺术的有效手段。

如果上课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未免单调乏味,不妨“旁逸”一下。如:

1、猜上课内容。

请学生猜测内容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猜中的学生自然高兴得意,其他同学也觉得挺新鲜。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过程可以作引导性提问,指导学生回顾思维过程,并展开讨论,这样得到的才会是比较“合理”的猜测。但在细节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内容理解得越深。

2、猜动作。在解释词语时,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以一些动作进行暗示,让学生说出答案。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兴趣的激发往往建立于对新奇事物或未来世界探索的渴望心理上。猜测具有多向性,对学生来讲,猜测出某些现象、问题具有新奇之感,进步之悦,成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因此,适时地猜测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猜语言。

老师在阐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时,可在中途突然停顿,让学生续说。这样做也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所在,是衡量学生素质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准绳。“说”能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说”是人们最基本的语言交际行为之一,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还是展示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所以在这时戛然而止,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四、践行商讨教学,是实施“旁逸”艺术的价值所在。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讨,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学习。而商讨教学恰好要求我们的教师将学习过程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抓住商讨的内容与环节,及时调整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充满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张扬个性,发展自我。与学生商讨是民主治教的体现,也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课上,我与学生商讨出:①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去完成教学任务,这一般应选择一些较易的文章或讲授内容;②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课文;③教师在课堂上不给指令性作业或少给指令性作业,增加弹性作业的份量;④对作业,学生之间互改、互相出题考查学习效果,等等。

总之,教师只有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旁逸”艺术,才能把课上得别开生面,有声有色,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情绪也会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实用全书》(人民中国出版社)

《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 论文浅谈《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美在和谐——浅谈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课堂教学的再造艺术 《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行趣的艺术魅力——谈对小学 浅谈语文教学的艺术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艺术例谈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艺术例谈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流动的艺术 课堂导语的七性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掌控艺术初探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阅读指导的艺术2 《师说》课堂教学艺术处理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朗读指导的艺术 未成曲调先有情——谈课堂导入艺术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阅读指导的艺术1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也》语言辨析 《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艺术 谈《变色龙》的细节艺术 略谈语文课结尾的艺术形式 谈《出师表》的结构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论文精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_语文论文 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艺术例谈 教案教学设计 谈《出师表》的结构艺术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浅谈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略谈《包身工》的写作艺术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马说》课堂板块教学艺术评析 掌握听话艺术,优化课堂教学 浅谈《包身工》的讽刺艺术 谈《祝福》的空白语言艺术 谈杜牧七绝诗的艺术性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教学的梯度艺术 学习《课堂掌控艺术》一书体会 从《大禹治水》谈开讲的艺术 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料的穿插介入艺术 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 简析于永正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 谈《紫藤萝瀑布》的艺术魅力 也谈课堂问题设计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衬托艺术 《孔雀东南飞》修辞艺术谈 读书的艺术 小学语文论文:艺术的功能 科学与艺术 写作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赞赏的艺术 排桌的艺术 贾志敏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魅力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浅谈魏书生语文素质教学艺术 赞赏的艺术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 《春》的绘光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的板书艺术 浅谈教学艺术与激发思维能力的关系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赏识——爱的艺术 《科学与艺术》教案 教案设计的艺术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留白艺术 新课导入的语言艺术 刘绍棠小说的艺术特色 老师称呼学生的艺术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古典小说中的错位艺术 语文课上的艺术──《燕子》教学后记 木偶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虚实艺术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口技》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点 《祝福》的讽刺艺术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自主学习的“结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