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试评文学作品阅读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导向性

小编: :admin

文学作品阅读怎么教?这个问题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推开,争论的声音越发强烈。从所浏览的文章来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于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层面较多也较为复杂,既有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矛盾统一,在教学中又加入教师的因素,很多关系实难厘清,讨论恐无尽头。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学检验的高考的导向作用就尤为重要且无可替代了。

作为命题依据的《高考大纲·语文》涉及到文学作品检测的,包括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共计9条。从阅读指向上说,“理解”的2条(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分析综合”的前3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均指向作品(文本)的解读,而“分析综合”部分的后2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以及“鉴赏评价”的2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分别指向作者和指向读者。指向作品的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感知、把握作品的意思和理解作品的词句、篇章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指向作者的就是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作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而指向读者的则是要求考生对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感悟以及情感体验和思考。

作为《考试大纲》的制订者,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应当是最富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应该说,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在把这些考试要求化为具体试题的过程中,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为考生提供了一份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普适性的试卷,从选文、题型设置、难易度调控等诸多方面也为现行的分省命题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命题经验,甚至可以说,全国高考的命题实践为《教学大纲》乃至《课程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而更直接的意义,我认为当是积极发挥对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导向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以课改前瞻性的视角来看,这些试题依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实际上,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指向作者”,着重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以作者的态度来决定作品的思想意义。因为时代的原因,这种解读方式在中国的阅读实践中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它忽视作品具体分析,上世纪80年代逐渐被冷淡,代之而起的是“指向作品”的阅读。这种文本的阅读方式,强调一切解释必须以作品的本身作为依据,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主要以字词句篇的意义理解与训练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该说,这种阅读方式是比较符合中学阅读教学的实际的,但它在教学中却常常忽视了读者(学生)的阅读个性。因而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另一种阅读方式——“指向读者”的阅读方式逐渐在语文界产生影响。“指向读者”的阅读方式强调每一个读者的解读权利。每一位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经历来体验作品的一切的,因而,这种阅读方式也颇受人们的欢迎。但它在课堂实践中显露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有意无意之间无限夸大读者的主观意识,容易掩盖学生文本的阅读水平。因而,最近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了反思并提出了质疑。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注意到,高考在测试中把重点放在文本(作品)的理解上,但也兼顾到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探究和读者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我们认为,这种分值权重的配置,是比较符合中学语文的教学规律的。我们知道,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在内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实际上是一个在背景知识(包括社会经历、艺术经验等)支持下,读者通过自己智力和情感调动,完成由作者提供的文本(作品)转换为生活内容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来完成作品的阅读创造。但由于每一位读者的背景知识不同,他对作品所获得的感受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智力。因而,在具体的作品中着重强调学生对词句与篇章的理解应当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基本的环节;背景知识固然能够通过阅读量的积累加以强化,但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个体生活以及审美的悟性。可以说,全国高考试题在命题中,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既突出了作品的解读能力,又兼顾到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认知和读者的个性化鉴赏这一层次的。这种指导思想和命题行为既符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又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重视文本理解,突出作品解读的意义。

尽管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缺乏对文本本身的内容准确感知与把握,其多元的合理性可能就会出现荒谬性,这是几年来一些阅读新试验得出的经验教训。不管解读是一元还是多元,都必须建立在能够把文本符号准确转化生活内容这个平台,这是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层面,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我们注意到,全国高考文学阅读试题在这一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以2006年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Ⅰ)卷为例,试卷以林清玄的散文《阳光的香味》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总分值为22分。第一题(原卷为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1)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本题的分值是4分。主要考查理解和赏析文中重要的词语,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层级,下同)、C级(分析综合层级,下同)。如果没有对文本内容整体意义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一定体验,就难以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想着”的含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题涵盖了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意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分析概括三个考点,同时指向作者、作品和读者三个层面,这与去年全国卷是一致的。第二题(原卷为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本题的分值是6分,主要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E级。本题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背景,在理清作者感情倾向和思路基础上对句子进行理解和鉴赏,这有一定的难度。作者在文中所强调的“阳光的香味”实际上是作者对农村生活以及劳动的一种赞美和向往。解答本题依然离不开对文本的正确理解。第三题(原卷为16题):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参考答案:(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本题的分值是6分,主要考查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信息整合,主要指向文本,也有指向读者的成分。能力层级为B级、C级。本题虽然考查文章阅读综合能力,但由于所选文本的情感倾向比较清晰,难度不大。文本理解了,答案也就显现了。第四题(原卷为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参考答案:(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本题的分值是6分,主要是考查概括能力,直接指向作品。

除了对作品解读的直接考查,其他试题都从不同层面检测了作品的理解,这是全国卷坚持多年的命题原则。

二、强化整体感知,突出分析概括能力。

整体感知是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阅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缺乏整体感知,就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感知形象的完整性乃至意境的精妙。同时,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说,分析概括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前些年的“语文大讨论”中,不少论者也常常以学生不会分析作品来说事。分析概括必然涉及到作品的整体感知,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全面。因而,在试题的设置上,高考试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今年的(Ⅰ)卷,每一道试题,不管是重要词句的理解,还是概括鉴赏,都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强调考生这方面的能力。而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必须有一个对问题的分析概括的过程,才能得出准确全面的答案。由于上一个问题已作了分析,这里就不再展开。

三、逐步加大鉴赏的考试力度,突出个性化鉴赏。

既然文本的创造始终伴随着读者的背景知识,并且是在它的支持下通过情感与智力所展开的文本解读活动,那么这种创造必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必然体现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情感就是审美动机的基础,也是文学鉴赏的基因。中学的文学教育本身就担负着提上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责任。因而,在中学文学教育中,鉴赏评价是一个重点,但由于观念和素质的制约,这个层级也是一个难点。唯其如此,在以前的文学作品教学中,这一个环节常常被教师依据《教参》作一个概括所忽略。应当承认,由于评卷的制约,以前全国高考对此关注不够,一个多项选择试题确实很难体现学生作为个体的鉴赏能力。因而在去年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试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前的选择题全部改为主观题了,而且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这样的命题思路。这个变化,既承认了阅读鉴赏个体性的存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重视个性化鉴赏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我认为,给予怎么高的评价都不过分。具体的我们仍以全国(Ⅰ)卷为例来说明。试卷的15、16题以“根据你的体会”“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强调了作者知识背景的参与和情感的调动,显示主观鉴赏的层面。加大鉴赏的考试力度,除了分值的增加,我个人以为,主要的还在于它突出了个性化鉴赏的层面,这是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对应的。

以上所谈,全国高考文学作品命题的“三个突出”,也正是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内容。也还可以这么说,在教学实践中怎么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全国高考试题提供了一个线索,一个示例,尽管在教学程序上还保存了很大的空间。此外,我们还看到,受到全国卷的影响,今年各分省市的试卷也以这种思路进行命题,这是令人欣喜的。

如果对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试做一个展望,以我个人之见,高考应当突破文体的限制。长期以来单一地以散文作为语言材料,势必在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中产生一些非正面的影响。我们期望,命题专家积极思考,在选材上能够突破禁区,敢于向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延伸和扩展。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学作品阅读 [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 小议高考作文的评分导向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8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9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4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2 走向对话的阅读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象征性”作品 2012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2012中考试题汇编 谈北京中考语文阅读的开放性试题 高考语文阅读试卷解读与应对策略 试论对话性阅读教学──以《花的勇气》为例 2009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技巧:文学作品阅读 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中考语文辅导:中考名著阅读试题28 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中考语文辅导:中考名著阅读试题27 中考语文辅导:中考名著阅读试题26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作品阅读 2017高考语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分享 初二语文议论文阅读:论中考对我的重要性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散文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作品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常选作家试题(3) 中考语文阅读:常选作家试题(2) 中考语文辅导之中考名著阅读试题16 中考语文辅导之中考名著阅读试题20 中考语文辅导之中考名著阅读试题19 高考语文怎样答文学类作品阅读题 对中学写作教学的世纪性思考_语文论文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解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话说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议论文 17年复习必备: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要倡导探究性阅读 2016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作品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品析性考点 中考语文备考阅读试题2016年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98高考语文试题分析与导向研究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教你如何应对中考阅读? 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小学作文评语的灵活性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23 中学课文婚恋作品的导读 温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真实阅读真诚写作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37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_语文论文 高考作文命题的“三性”及对策_语文论文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42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40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阅读训练题 新编2014年初三语文寒假作业: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评价的策略与思考论文精品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及对策_语文论文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辅导 2017年高考语文试汇编:文言文阅读 阅读·识字·主动性论文精品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阅读不应是学生的“功利性”快餐 从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探究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阅读的试题 小学语文阅读评课 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2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怎样从阅读中积累作文的素材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岳阳楼记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如何答文学类作品阅读题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5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4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3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2 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1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 郴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文学作品阅读 2017中考语文备考指导: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阅读: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案例教学反思教案 高考语文试卷“科学性”的基本内涵 现代文阅读:中考阅读试题:《碣石山草》 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 语文学科转型中的新阅读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