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4)

小编: :admin

 

2010中考语文阅读模拟特供题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戏曲的演变

曾 凡

戏曲,正在成为一种记忆。

戏曲的生存土壤在市井的构栏瓦舍、茶楼酒肆、宫殿堂会和乡村的节日庙会。它的观众是市民和农民。在当代的城市,过去意义上的构栏瓦舍、茶楼酒肆、宫殿堂会已基本不存在,寄身于这些地方度日的市民阶层,为数也已不多,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作为戏曲消费群体的市民的正在消失,使得作为市井艺术的戏曲失去了现实土壤。剩下的另一块戏曲土壤便是乡村。

那么,如今的乡村是什么样子呢?乡村的主体,那些青壮年劳动力们都外出打工,成为漂泊在城乡之间的一个流动群体。许多乡村都成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村落。仅有老幼病弱在家的乡村人群,已经构不成娱乐主体和消费主体。在那些地方,以往那种乡村社会自发的作为节日自我娱乐活动的唱戏已很难重现,既没有那样的人才,也没有那种心情了。外来的,不管是县里的还是外省市的剧团,都很少有机会再到乡下演出,因为这里既没有足够的观众,也没有真正的消费者为他们的演出支付报酬。

从这种物质层面的客观现实来看,戏曲现在只能在重大节庆日或村民的庆典日才有可能作为点缀登场。以前,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戏曲的根在乡村。可是现在,乡村生活自身已被部分消解了。所以戏曲已经不能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更脱离了乡村的日常生活过程和日常生活经验。戏曲原本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悄然蜕变为生活之外的事物。

戏曲以往存在于乡村的物质背景是,在农闲时节,或赶集上庙会的日子,作为一种娱乐或庆典,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它存在于乡村的精神背景是,提供“说古”和“教化”,通过戏曲演出,使人们知道历史常识,懂得是非、善恶,明白人生的价值和努力方向。

现在,随着乡村物质生活的瓦解,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戏曲早已失去它的说古和教化功能,仅仅尚存一部分娱乐功能。比如说,以往人们是从岳母刺字、秋胡戏妻、王宝钏守寒窑、杨家将、霸王别姬等戏曲故事里学习历史和人生常识的;可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乡村青少年都上过小学,甚至还上过初中、高中,他们已经通过学校教育粗略地了解了一些历史常识,完成了以往由戏曲承担的启蒙教育(即“说古”的使命)。而且,由于当代社会信息发达,特别是近些年来公路和电视在中国农村大面积的普及,使得乡村文化生活内容空前丰富。人们对社会信息和价值观的感受、理解和接受变得异常地迅速和简捷,甚至国际最新的时尚也有可能在乡村同步流行。在这种精神背景下,原来戏曲传播价值观、完成道德教化、充任精神导师的作用,瞬间瓦解。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失去了对戏曲的依赖性,甚至失去信赖性。所以,戏曲存在的精神背景也在消失。

失去了生存背景的戏曲其实还存活着,可是这种存活的性质和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的戏曲,作品与观众之间有强烈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共鸣,当戏曲向观众描绘一种生活,讲述一种价值判断的时候,观众也在用惊叫、叹息和眼泪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这种对话过程中,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之外很可能有更多的收获。

可是现在,戏曲正在从生活中的艺术变为一种博物馆艺术。为了取悦于不懂戏曲也不需要从戏曲中接受教化的城里人,戏曲被拆卸成一节一节的“折子戏”,甚至只是某个演员拿手的某个唱段。原本的内涵丰富的具有精神沟通功能的文化活动,现在成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剧本的内容被抽空,看戏成为(戏曲)音乐欣赏或技巧表演——唱段、水袖、帽翅功、辫子功、矮子功、武打技巧的欣赏等等。这样的表演也是表演,这样的存活也是存活。只不过,经由这样的生存形态,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原来意义上的戏曲正在成为一种记忆。

(选自《文汇报》)

1、从全文看,不属于“戏曲正在成为一种记忆”原因的一项( )

A、传统意义上的作为戏曲消费群体的市民正在消失,使得作为市井艺术的戏曲失去了现实土壤。

B、戏曲已经不能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更脱离了乡村的日常生活过程和日常生活经验,悄然蜕变为生活之外的事物。

C、戏曲不再承担启蒙教育(即“说古”)的使命,以及当代乡村文化生活内容空前丰富,使人们在精神上和

心理上失去了对戏曲的依赖性,甚至失去了信赖性。

D、现在,戏曲正在从生活中的艺术变为一种博物馆艺术。

2、对“戏曲正在从生活中的艺术变为一种博物馆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戏曲失去了生存背景,虽然还存活着,但其性质和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B、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失去了对戏曲的依赖性,所以戏曲在人们心中已经消失。

C、演出中原本内涵丰富的精神沟通成为单纯的娱乐活动。

D、剧本的内容被抽空,看戏只是音乐和技艺的欣赏。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乡村的主体——青壮年劳动力们都外出打工,缺乏戏曲表演人才,以往那种作为节日娱乐的唱戏活动已很难在乡村社会重现。

B、戏曲不能像以往那样在农闲时节,或赶集上庙会的日子,作为一种娱乐或庆典,完全不能再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它在乡村的物质背景已经消失了。

C、在当代发达的社会信息的冲击下,随着戏曲传播价值观、完成道德教化、充任精神导师的作用的消失,戏曲存在的精神背景也在消失。

D、“戏曲的价值在于,作品与观众之间有强烈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共鸣,在戏曲对话中,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之外还有很多的思想收获。

4、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意义上的作为戏曲消费群体的市民正在消失,使得作为市井艺术的戏曲失去了现实土壤,可见戏曲也必将在当代城市生活中消失。

B、戏曲难在农村生存下去,既是因为它没有足够的观众,又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消费者为演出支付报酬。

C、在古代戏曲用“岳母刺字、秋胡戏妻、王宝钏守寒窑、杨家将、霸王别姬”等故事教人们学习历史和人生常识,戏曲替代了学校的说古和教化功能。

D、戏曲正在从生活中的艺术变成一种博物馆艺术,并发挥它的娱乐功能的时候,原来意义上的戏曲正在成为一种记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30分)

班公湖边的鹰

王 族

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剃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

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

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

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

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这就是神遇啊!

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

下山时,我泪流满面。

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选自《意林》)

5、文中刻画了行走于地面的“鹰”和翱翔于蓝天的“鹰”的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体会。(8分)

(1)作者为什么强调鹰是“射出去了”而不是“飞走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是从高处起飞的”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地域风光”,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谋篇布局、形象刻画、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原文进行赏析。(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9~12题每小题3分,13题16分,共28分)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潭。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槨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潭 往见

C、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环“重然诺,好周人急”高尚道德的一组是()

①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②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③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④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

⑤环具棺槨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用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13、断句和翻译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6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然后回答问题。(30分)

(一)

墨梅/王冕寒菊/郑思肖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4、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6、词中“飞”“破”二字用得生动形象,试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词是怎样描绘和烘托龙舟竞渡的场面和气氛的?试作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8、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10分)

 

参考答案

1、D(D项说的是原来意义上的戏曲正在成为一种记忆的结果)2、B(B项说戏曲在人们心中已经消失不对)3、C(A“唱戏活动已很难在乡村社会”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娱乐主体和消费主体”。B、“完全不能错,戏曲仍然可以为村民们提供娱乐。D原文是说在戏曲生活中“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之外很可能有更多的收获”,本项却将“或然”表述为”必然”,所以不恰当。且“收获”可以是多方面的,不能只限于“思想”一面。)4、D(依据末段作判断。A、戏曲还将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当代城市中存在。B、所讲的两个方面原因都只是陈述外来的戏曲演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戏曲难以存活的存因;C、太绝对化,戏曲不能完全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5、最大的不同是,爬行于地面的“鹰”,显得臃肿、麻木而又丑陋;翱翔于蓝天的“鹰”,则矫健而又刚强。两者前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运用反衬手法,突出鹰的顽强、坚韧精神。6、(1)“射”字有冲击力,更注重急速的表现,突出鹰“身体内部力量的迸发”;而“飞”字普通,还有些闲缓的意味。(2)有作为就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鹰之所以能够矫健地翱翔于蓝天,是基于它之前漫长艰难的爬行。(意思对即可)7、文章前半部分地域风光的描写,显示出西部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壮阔的背景与搏击长空的雄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加有力地突出了鹰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8、赏析短文要点提示:①《班公湖边的鹰》一文谋篇布局最突出的技巧是层层铺垫,巧设悬念,使文章具有强烈震撼力。②本文作者采用多种描写方式,多角度刻画了鹰平凡而伟大的形象。一是动作描写,二是神态描写,此外还通过前后巨大的反差,突出了班公湖边的鹰平凡而伟大的形象,令人怦然心动。③本文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它体现在所选动词对鹰的动作的传神描写上。同时前后描写鹰的动词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全方位地表现了班公湖边的鹰苦难而艰辛,坚忍而勇敢的特点。9、B(“谢”是谢绝、拒绝的意思)10、B(连词,于是;介词,由)11、C(①、④项分别是说伯章和张氏的有关情况)12、B(“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与原文不合)13、(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①杜环特别好学,精通书法;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②可是到了事态变化、形势窘迫的时候,根本无法实践他们的诺言、背弃离开对方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啊!更何况是在朋友已经死亡了之后,而能够奉养他的亲人呢?14、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15、《墨梅》一诗直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寒菊》一诗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凌寒傲霜的菊花象征自己坚毅不屈的爱国情怀。16、古时的龙舟,船头上雕有象征性的龙头装饰,优胜者夺得锦标以后,就将它悬挂在船头的“龙头”上,活像一条真龙将锦标上端含在嘴里似的。用这个“衔”字,是传神之笔。既点明龙舟竞渡,又写出得意神态。拟物双关写法更具形象性。(围绕大意要作适当的分析)17、此词主要通过描绘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红的旗帜,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的楼台,是色彩的热烈;击鼓声如雷炸响,欢呼声震动天地,是声音的热烈;欢声震地,是写群众情绪的热烈;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所有这些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18、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相关推荐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2)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6)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8)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10)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9)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5)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3)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7)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模拟特供题(1) 特别提供: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模拟题(1)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考语文阅读模拟题2016学年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6年中考语文阅读备考模拟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4) 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解读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4)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模拟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4)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 模拟试题及答案 梅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考语文试题练习2016年(阅读理解)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4) 中考语文解题辅导:记叙文阅读理解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记叙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议论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说明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4) 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语文阅读理解万能模板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测试题(3)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测试题(2)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测试题(1) 2010年中考语文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4)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2016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分析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2)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4)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4) 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曹刿论战》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作品阅读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1)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4)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阅读题:陈涉世家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来宾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4)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篇 2010年荆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绵阳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中考模拟阅读题:《最后一只蝴蝶》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4)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 奉港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7) 温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巴蜀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2)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1)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9)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8) 河南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6)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3)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高考散文阅读中的语句理解 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带答案解析)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题(2016)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