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潼阳初级中学苏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及答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沭阳县潼阳初级中学初二语文阶段性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9分)

kē( )捐杂税 hān( )然入梦yùn( )怒

liàng( )跄 惩罚( ) 祈祷( )

宛转( ) 蹊跷( ) 嫣红( )

2.默写填空。(6分)

①雪山低头迎远客, 。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③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 _ _______。

⑤孟子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写过与此相近的句子是:

, 。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填序号)(5分)

a.猝然 b.突然 c.依然 d.果然 e.显然

(1)他看不到连、营部队宿营地的影子,_________是夜里慌乱中迷失了方向。

(2)警卫员_________回身抱住战马的脖子失声痛哭了。

(3)刘少奇_________停下脚步,向前方望去。

(4)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_________陡极了。

(5)周团长_________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去……”

4.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划线处仿写,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4分)

亲情,就像一块指路牌,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

亲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温暖你的心灵。

亲情如发,细微而又浓密。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草地上,花丛中,蝴蝶翩然起舞。

B.“同意!”大家异曲同工地喊。

C.敌人中了我军的调虎离山之计,被打得晕头转向。

D.红军终于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走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

6.下面是上下联混合的两幅对联,请分别把上下联找出来。(4分)

①文章不写一句空②且喜六时长见书③未须百事必如意④板凳要坐十年冷

第一幅对联为 (只填序号)

第二幅对联为 (只填序号)

7.名著阅读: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外国语实验学校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 “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

(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分)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样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言:

二、现代文阅读

(一)飞越大渡河(15分)

水湍急, 安顺场边孤舟勇,

山峭耸。 踩波踏浪歼敌兵。

雄关险, 昼夜兼程二百四,

豺狼凶。 猛追穷打夺泸定。

健儿巧渡金沙江, 铁索桥上威风显,

兄弟民族夹道迎。 勇士万代留英名。

1.上面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 ______。(3分)

2.上面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诗的前四句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讲一讲长征的故事,向小朋友们讲述红军渡金沙江、安顺场渡江、打泸定、过铁索桥的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22分)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3)“不要掉队呀!”

(4)“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5)“我们顶着天啦!”

(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8)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根据选文(1)、(7)两节文字对“火把”的描写,请你用两个词分别概括老山界山路和山势的特点。(4分)

山路:________________ 山势:________________

2.对战士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章的原意?( )(4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3.选文第(8)节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限填一字)(6分)

4.选文第(8)节中的景物、声响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有层次,请你结合选文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向中国人脱帽致敬(27分)

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

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

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大拇指。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①。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现在还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呢!”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将他另一边屁股也挪上了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的:“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②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请说说倒数第三段中加点词“戳”在句中的含义。(3分)

2.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

①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一种突然冻结的沉寂。

②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4分)

3.“我”对教授的态度开始、后来和最后分别是怎样的?最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分)

4.“我”和教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说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5.文章的结尾段写两人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才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相同的话。在这“好一会儿”中,他们想了些什么?请你写出其中一人的心理活动。(5分)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 ) (6分)

A.文章主要以对话展开情节,在睿智的课堂问答和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尽显人的性格。

B.画波浪线句“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出台湾同学对课堂对话不感兴趣,懒得回答。

C.“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这里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他微妙的变化。

D.文章写教授,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侧面描写主要起到了反衬作用。

E.“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表达了教授对“我”不卑不亢、机敏应对的表现的由衷钦佩。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2 、3、略 4.示例:亲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你应走的人生。(2分,句式对给l分,比喻恰当并且前句的比喻和后句内容连贯相关给1分。没有写比喻只能给l分。).5 B 6、7、略

现代文阅读

(一)1.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 2.如“健儿巧渡”、“孤舟勇”、“威风显”、“留英名”等。 3.从侧面烘托红军的英勇机智。 4.略

(二)

1.曲折 陡峭[2’] 2.C 3.感 寒 视 高 听 静

4.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或:住宿条件恶劣……),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物,细听耳边声响,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镇定和豪迈,这正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具体体现。

5.如描写“火把”时,先写在山脚仰视,再写在山腰仰视和俯视。

又如描写冻醒后所见的景物时,由星星写到山峰,再写到四周的山,最后写到身边的战友,由上及下,由远及近。(任写一处即可)

(三)

1.这里形容“我”目光锐利,如同利剑般直刺教授,表现了对教授的愤慨之情。

2.①“冻结”通常表示液体遇冷凝结,文章移用至此,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教室里的气氛由原来的活跃问答一下子变得沉寂无声的情景,和“我”此时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与“落地玻璃”外默默飘着的雪花相呼应。 ②因为教授此时已为“我”的精彩回答所折服,“倏地”就表现了他的极度兴奋,“眼睛”“明亮”,“笑容”“灿烂”,都是教授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我”眼中教授的新形象。

3.开始:戒备;后来:愤恨‘最后:理解。因为“我”知道了教授原来也是一个正直的没有民族偏见的人。

4.①教授: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治学严谨、思维敏捷、正直热情、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 ②我: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他聪明睿智和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特点。

5.例:我真想和他一起去喝咖啡,但他是从台湾(大陆)来的,和他交往合适吗?会不会有什么麻烦?他会不会拒绝我?(想像合理即可)

6.B D

    相关推荐

    大路中学七年级(上)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2011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大路中学七年级(下)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江苏永丰初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中考语文阶段性试题检测答案 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2011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2017年八年级语上册期中阶段测试题(人教版)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淮北中学2012年九年级英语下册阶段性监测试题及答案 桐坑中学2010-2011八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上册阶段检测试题(苏教版) 桐坑中学2010-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1届初三语文上册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海州实验中学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潼南县2011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4)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阶段性考试题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初2011级八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暨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语文上册阶段性调研试卷(苏教版) 潼南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衡阳县蒸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平川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海州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阶段质量检测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第一阶段自我评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试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台阶》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2011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乐平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评价试题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5)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 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真理中学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浣纱初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测试题及答案 有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暨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德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江苏GSJY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潼南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济阳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检测题答案及解析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阜阳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仙居外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浣纱初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江苏泗阳实验初级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一中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