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b、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a、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b、“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失物招领—教学实录,失物招领—教案,失物招领,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 《失物招领》教学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七 失物招领(一)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七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五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八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六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五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八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六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失物招领》教学2 《失物招领》教学1 《失物招领》教学2 《失物招领》教学1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五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五 《失物招领》课文 失物招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