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课改断想

小编: :admin

在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探索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后,新课程期待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慰。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巧把金针渡与人”、“能探风雅无穷趣”呢?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然,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总有一些现象让我们为之担忧,现撷取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进行思考:

断想之一:课堂教学

——怎就一个“实”字如此难得?

镜头一:课改初我们所常看到的:不少教师课上穿来穿去,忙得不亦乐乎——有整课跑着发小红花的,有整堂课忙于奖红五星的,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将红五星贴在孩子的额头,导致这些孩子不知是激励还是别扭,整堂课和老师一样没能静下以来。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对了,师生马上发出掌声或“棒棒棒,你真棒!”的群体运动。

反思:有人说课堂是“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作主”,追求的是教师“动作”新理念,结果出现了以上许多出人意料的情况。试想这样热闹的课堂是活跃了,但给学生到底带来什么?如果我们只是如此机械单一地“行走课堂”,这样的课堂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态度想不浮躁都难。是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动静结合是好的,但可以从一些细节做起嘛。比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精彩,马上竖起大拇指;一个学生思想开小差了,悄悄地走到跟前摸摸后脑勺——万语尽在不言中。我想教学风格朴实一点、知识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教学评价真实一点,点点实在,收获的将是无限精彩!

断想之二:课改实践

——请别“一相情愿”

镜头二:在一次教学比武中,一位老师执教《称象》一课,她一心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课堂活跃起来。一开始便让小朋友看多媒体讲故事,看完了精美的动画,又让学生提出问题,接着又演示曹冲如何称象,让学生观察每一个步骤,然后让学生练习表演,最后进行小组讨论:你还能不能想到更好的称象方法?

反思: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她本以为,这样的实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高高兴兴,一定会是精彩纷呈。然,教师们的评价却让她汗颜:课堂实践不能为活跃而活跃,应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实践可别“一相情愿”。是啊,一堂课下来,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到10分钟,又没安排写字。课堂是十分活跃,热热闹闹,但却上“飘”了,把语文的“味”给丢了。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不敢想了。其实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至关重要。毛是附在皮上面的,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如果弄清多媒体,表演等仅是为教学服务的,也就不会越俎代疱,本末倒置了。

断想之三:尝试探究

——别让孩子“欲罢不能空悲切”

镜头三:一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上《坐井观天》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会天天坐在井里呢?一个同学忽然回答:“青蛙才不会坐在井里呢!”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当时老师一听,沉下脸来,说:“《坐井观天》这个故事流传已经很久了,怎能说青蛙不会生活在井里呢?以后回答问题应先想一想,知道吗?”那位小同学才边不服气地嘀咕着边沮丧地坐下,整堂课再没发言。因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执教老师也不以为意。课后,听课的老师想起课上的情景。便把那位同学叫来询问。在老师的鼓励之下,他才说出了令人吃惊的发现:“我常和爸爸捉青蛙,我们常在池塘里、小河边发现青蛙,却从没在井里发现过青蛙,住在井里的是蟾蜍或小气蛤蟆。我问爸爸,爸爸说:青蛙不会住在井里。”……

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口口声声新课标新理念,但是,真正运用于教学中却总是“涛声依旧”、“我行我素”。青蛙才不会生活在井里呢!这句话是不是正确是次要的,值得称道的是学生能把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学习。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课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不相符时,敢于大胆提出质疑,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品质啊!可执教老师却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扼杀了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他的创新精神………

断想之四:自主引导

——别遗失了“价值引领”

镜头四:在上《珍珠鸟》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关爱之情的:

师:同学们,珍珠鸟之所以能一次比一次接近我,后来甚至有些得寸进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你们想:当雏儿在书柜上乱啄时,如果我轻轻吆喝一声,它还会接近我吗?在雏儿低头喝我杯子里的茶时,如果我不耐烦地移动杯子,它还会接近我吗?在雏儿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时,如果我用力地挥手驱赶它,它还会接近我吗?

生:不会。

师:可见雏儿之所以能栖息于我的肩头,是因为我百般地呵护与关爱。你能给文中的插图起个名字吗?并说出理由。

生:小可爱。因为小鸟在人的肩头睡着的样子很可爱。

生:有趣。小鸟能在人的肩头睡着,太有趣了!

生:巢。小鸟把人的肩头当作它温暖的巢。

反思:案例中,老师一直试图给学生灌输一种情感,在学生毫无储备的情况下,教师试图运用一连串排比设问激发学生情感。从课堂的情况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确实是受到了感染。但细细琢磨,不难发现这仅仅是教师给的,是一种外在的感染。这种情感只是一时性的,甚至是一种为了应付老师的附和,它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因此,让学生给插图起名时,很多孩子并没注意“我”情感投入这条线,仅仅局限于从小鸟的可爱这方面来起名。这样的引领有价值吗?要想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必须让他们凭借文字通过自主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学生有了这么一个情感积累过程后,教师再用那一边串的设问引导,学生的情感升华才不至于显得空洞,甚至还能实现了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共振的效果

手掩卷宗,我这样想着:漫漫课改路上,理性诠释理念,朴实而又扎实的教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将会是简约而不简单、放松但不放纵、忙碌却不盲目!

——这样的课堂,你好、我好、大家好!

 

    相关推荐

    大题小做—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断想 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 “想象”断想_语文论文 《地下森林断想》课文题解 地下森林断想课堂实录 地下森林断想课文研讨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中心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主题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主题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中心思想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课文简介 《地下森林断想》的整合构想 《地下森林断想》的整合构想 《地下森林断想》课文背景知识 11 地下森林断想 趵突泉教学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课文背景知识 地下森林断想课后练习答案 《我有一个梦想》听课随感(略有修改) 高考改革的若干设想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 《“你们想错了”》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七颗钻石》片断想象 国殇断想-教师随笔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11地下森林断想(1)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晨读改革的创想与实践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丑小鸭的梦想──改写《丑小鸭》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1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课改故事 课改动态 《理想的翅膀》片断赏析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题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4 《地下森林断想》读后感 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 学习课改方案实现课改目标 《地下森林断想》读后感 把课“改”活 课改反思 一曲“爱”的乐章──教改汇报课《珍珠鸟》教学片断 《理想的风筝》课文片断3分析及答案 《理想的风筝》课文片断2分析及答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问题探究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1)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内容提要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杂谈 《敬业与乐业》的教学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学习指导 《地下森林断想》学法指导 《地下森林断想》内容提要 《地下森林断想》习题精选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研读赏析 《我多想去看看》片断赏析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说明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有关资料 《地下森林断想》反思体验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实录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我多想去看看》片断赏析 《地下森林断想》结构分析 《地下森林断想》习题精选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