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用爱去爱每一个孩子

小编: :admin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经验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一个人最初的学习行为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塑造人格的职责,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某种情感和观念。在情感上,教育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满子和愉悦;在观念上,教育应帮助学生建构起自主学习的意识。相比较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首先外显为学生的某种情感倾向和态度选择。简单地说,就是看教育过程和教育本身给学生的感觉是令人愉快的还是招致厌恶的;学生是接纳和亲近教育的还是拒绝和排斥教育的。如果学生在走出课堂、离开学校后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要想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学习,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爱,用“爱”去爱每一个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班主任工作中,爱事业、爱学生是师德之魂,是教育之根,教师要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和质朴的真情去对待学生,要以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处理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他们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们的心灵又是脆弱、敏感而又复杂的。现代学生不仅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教诲,更希望与教师之间实现一种精神交往和情感互通,他们对教师满怀着“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的渴望。教育心理学认为这种师生间的精神交往所带来的情感培育过程,对学生而言将意味着主体性的突现、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地解放,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

一、用关爱滋润心田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的爱应该不遗余力,应该毫无保留,这份爱应包括对“优等生”的精心培养、对“中等生”的积极引导以及对“中等生”的特殊关爱。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来读书,陌生的环境、内心的孤独,使他们的心里变得脆弱而敏感,如果再遇上一些挫折,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情绪,甚至一蹶不振。这时班主任的关爱与鼓励就如缕缕阳光温暖着他们的心灵,点燃起希望之火。其实,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与认可。在学生的心中,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更具魅力。学生对有爱心的教师会采取肯定、尊敬、信任、服从的态度,会自觉尊重他们的劳动,愿意接近他们,愿意聆听他们的教诲,愿意向他们袒露内心世界,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可望能够从班主任那里获得关爱,我们把爱心奉献给这些“特殊学生”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所有班集体成员的关心爱护。

二、用真诚打动心灵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应是发自内心的,这包含了教师给予学生的一种人格的尊重、情感的理解、行为的宽容和对他们未来的无限期望。

我班的小帅一向缺乏纪律观念,自由散漫,厌恶学习、无故旷课,与社会不良青年一起抽烟喝酒,甚至出现整夜不归的现象,最终他自己提出了退学的要求。其间我不断找他谈心。在交谈中,他告诉我,他觉得读书无用,他的梦想就是成为百万富翁。我便给他带来了《百万富翁的成功之路》一书,与他共同探讨现代社会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百万富翁。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热爱流行音乐,想成为一名歌星。于是在学校伊始节期间,我鼓励她报名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并积极地为他找辅导教师,告诉他“凡事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成功”,最终他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的第五名,我和全班学生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假期中我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上面有这样一段话:“谢谢您!您是我永远的路标!”

伊索寓言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太阳能比风更快地使你脱下大衣,而仁爱友善的方式以及信任,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人们的心意。”教育心理学也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许多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人格尚未定型,有较强的可塑性,“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较大关系。我们所提倡的新的教育观不是建立在服从的基础上,使人类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是尊重与要求的有机结合。

三、用赞赏激发动力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感人的琵琶声有这样的描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正所谓“情深方能意切,感人全在真情”。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感人的魅力,一定要做到“四分含情,六分叙理”。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给人以启示:学生接受教育离不开情感因素。作为学生,最关心的是班主任对自己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喜爱。有人说赞赏教育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的教育,没有人不喜欢赞赏。但是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却常常忽略了赞赏。因为我们习惯于把目光放在学生的缺点上,帮助其改正和克服。此时,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没有称赞他们,使他们失去了积累成功信心的机会。我们的一些班主任只关注到优秀生的进步,对其大加赞赏,而忽略了一般学生和“后进生”的表现,在他们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却没有给予赞赏。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充满真情的把自己的赞赏慷慨又适度的送给他们。

1、对“优秀生”的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优秀生”往往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待这类学生要适度的赞赏,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用较为含蓄的语言,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促其自省,从而使他们能够意识到教师的意图,从而正确评价自己,戒骄戒躁,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2、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在班集体中,“后进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大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待这类学生,要慷慨的予以赞赏,要用富有说服力的语言来启发他们。既要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让其树立“抬起头来走路”的信心,又要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寻找前进的途径和方法。切记,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赏!

3、针对“中等生”的无所谓心理——开启动力点。“中等生”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他们表现出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轻视心理”。对这部分学生不能采取居高临下、先入为主的说教,而应掌握分寸,适当鼓励和赞赏,做到“温而励,威而不猛”,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四、用民主培植自立

德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交流。训练是种心灵与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并且使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作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耳提面命”,不是役使,不是教训,甚至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地“改造”,而必须立足于民主、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达到直指人灵魂并改造人心灵的目的。

我的目标导向是“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宗旨是让学生做到:“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一定大胆去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自己解决”。我经常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探讨人生话题,一起研究社会现象,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有益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和学习意识。上学期,在学校迎接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组织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美术作品展览。从开始筹划到作品准备,再到作品展出都是由学生自己策划安排,展览获得了市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趁热打铁,精心组织,走出校门,在市书画院又成功举办了美术作品精品展,再一次获得了成功。班内各项工作民主开放,包括班委会改选都由学生自己有组织地进行,只有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都可以自由报名,上台竞选。这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我班现任班长原来是个默默无闻的男生,上学期他大胆地对劳动值日制度提出了整改方案,我专门开了班会讨论他的方案,得到全班学生的支持。接着他又积极要求做劳动委员,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机会,结果他任劳任怨,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这学期他自信地走上讲台竞选班长,最终如愿以偿。杜威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就是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他们的这种需要就一定能得到满足,他们完全可以在锻炼中培植独立人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都各自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班主任要想走进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只有怀着一份真情,寓理解于关心,寓爱和尊重于热情的鼓励,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唤醒精神,抚慰学生敏感而紧张的心灵,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便一定能催人警醒,促人奋进。

 

    相关推荐

    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灵 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让阳光温暖每个孩子 让孩子爱上读书 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发脾气的孩子 把爱心献给孩子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连用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作用? 让孩子学会爱别人 要爱你所教的孩子 孩子,需要爱心滋润 献给我最亲爱的孩子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教学随笔:好可爱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原文 让孩子们爱在口语交际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赏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让孩子们爱在口语交际时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凝聚每份爱点燃颗颗心 母爱让冰心享用一生 用爱心看世界 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一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谈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5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阅读答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要内容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4 六个孩子七个坑 六个孩子七个坑 六个孩子七个坑 直率、可爱的小女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及答案 高一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品教案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用心施教,关爱生命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 可爱的小鸽子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等待孩子去开发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之一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沙 《小狮子爱尔莎》 小狮子爱尔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语文,给我一个热爱的理由 让每个孩子都来做快乐的拼音字母_语文论文 每一个发现都珍贵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之一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一课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后练习答案 5《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我最爱去的地方》教学设计之一 新课标下如何让孩子会阅读爱阅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生用心感受父爱 教学生用心感受父爱 写给亲爱的玫子 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冬来春去的雪孩子 对一个特殊孩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