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

小编: :admin

许多事情做错了,可以总结经验重新来做,可孩子的成长期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只给我们一次机会。为此,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忽视,要尽可能将教育的失误降低到最低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题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家庭教育配合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一生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综合作用,在三者关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补充和配合作用。由于家庭是孩子性格、知识、能力形成的“第一加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就显得犹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工作呢?现作如下探讨:

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家长应要求孩子先完成各科作业,再看电视和玩耍,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孩子完成作业时,要求一定要专心认真,做到不分心,不走动,不拖拉,字迹规范工整,计算准确,力争一次性做对。作业完成后,必须交父母检查,实行检查签字过关制度,做到有错必纠,把听、说、读、写、计算、思维训练落实到实处,使孩子在指导中逐渐形成作业习惯。同时加强孩子各科的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养成大胆质疑,运用多种方法释疑的好习惯。这样,通过半扶半放的引导,孩子就会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给孩子进行课外收集的方式方法

学生获得的知识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还应引导孩子进行广泛的课外收集,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以获取更加广博的知识。就可引导孩子通过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进图书馆,走进新华书店,走进网络等方式收集和课本内容相关、相近的知识,以达到学习一个知识点,学习一篇课文收获一大片知识的目的,逐渐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孩子知识储备。当然,要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在收集过程中能事半功倍。如语文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作者简历和生平简介,收集作品的写作背景,收集作者其它各个时代、各个阶段的作品等。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定理、定义的来源、出处;搜集数学家的故事;收集一些典型的数学巧算方法等。

三、

引导孩子在实践体验中明白知识的过程

儿童认识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要多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和亲自实践,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建立直观映象,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如语文方面可引导孩子当小记者、小主持、小导游、小诗人、小播音员、小编辑等社会角色进行生活实践,使他们明白承担这一社会职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再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动笔演示“8+7”有哪些算法?引导亲自实践“一个长方形桌面,砍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等问题。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懂得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实践,增强了直观体验,培养了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就比直接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是人成才、成功的通行证。每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人,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创新生活、创新工作,才能使自己在同龄人的强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又特别是小学教育,是奠基工程,是孩子人生学业的起跑线,几乎每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小学教育这个起跑线上,毕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谁也不愿输,谁也输不起。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思

维能力呢?

1、引导孩子时时处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和分析,就能发现一些事物的不足之处和一些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反复思考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制出新产品,设计出新方案,想出新思路,这就是创新思维。

2、运用多结果问题对孩子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家长就应引导孩子想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了《司马光砸缸》一课,引导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可救落进缸里的孩子?学了《跳水》一课,让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救船长的儿子?再如:把48平均分有几种分法?

3、引导孩子学会克服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是学生思维的拦路虎,容易造成思维的错觉,使学生思维准确率降低。因此,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克服习惯性思维的训练。就可运用“脑筋急转弯问答”训练孩子思维的开放性和准确性,使孩子求异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总之,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工作,任重而道远,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不足够,还应从引导孩子不畏老师、家长,大胆质疑,善于提问;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等方面作不懈努力,才能配合学校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关推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改革的全新思路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台湾的教育改革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 人文教育——基础教育之本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 趣谈语文教育改革 新课标改革将加强语文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上)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下) 给一年级家长的信(三)感谢配合 入学教育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青岛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小学语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浅析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基础教育的使命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简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对问题家庭子女的教育 教育部部长周济:中高考都将改革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改革在稳定中求创新 改革语文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儿童家庭教育有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的“真”教育 试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改革观 从高考标准答案谈教育改革 从中小学校园文化看中国基础教育的前景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 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梅新林谈教师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需要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 高考作文改革需要教育体制的支持 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八大策略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德育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 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 改革高考:语文教育的出路_语文论文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语文教育批评的元基础与语文建设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谈高考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 “二十一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成果拾零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江西高考改革:对考生实行考前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学语文教学随笔: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现状堪忧 家庭教育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发展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 《母亲》两篇——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版第二册 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 《画家乡》素质教育新学案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运用美育操作原则 改革小学作文教学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兼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10大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一生 浅谈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 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一)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_语文论文 21世纪高中教育的理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撑一片温馨的天空——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教育新启示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基础:——谈班级管理中生本位的思考 全新的教育方法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家长会改革呼吁